吳炳光
(廣東省廣雅中學,廣東廣州 510160)
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粵教版《物理》(選修3-5)中,筆者認為出現(xiàn)了兩處錯誤,建議更正.
(1)課后練習題沒有答案——第39頁練習2
原題是這樣的: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的波粒二象性學說徹底推翻了麥克斯韋的光的電磁說.
(B)在光的雙縫干涉現(xiàn)象中,暗條紋的地方是光子永遠不能到達的地方.
(C)光的波長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教參上的參考答案為(C).
很顯然,此道練習題中的3個選項都是錯誤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學說并沒有推翻麥克斯韋的光的電磁說,選項(A)錯誤;在光的雙縫干涉現(xiàn)象中,暗條紋的地方是光子到達概率小的地方,并非永遠不能到達,選項(B)錯誤;光的波長越大,頻率越低,光子的能量應(yīng)該越小,選項(C)也是錯誤的.
通常,物理選擇題的選項有4項,此道練習題只有3個選項,沒有答案可以選擇,而教參上的參考答案卻明確選(C),但沒有解釋.這道練習是編寫時出現(xiàn)錯誤嗎?如果將選項(C)中“光的波長越大”改為“光的波長越小”,或者是“光子的能量越大”改為“光子的能量越小”.此道課后練習題就有正確答案了,而且符合教參上的答案.
建議教科書的編者將此題(C)選項進行更改并增加(D)選項,以符合物理選擇題的常規(guī).
(2)湯姆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原因出錯——第50頁
粵教版《物理》(選修3-5)教科書的第3章第1節(jié)“敲開原子的大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由于發(fā)現(xiàn)電子的杰出貢獻,湯姆生在190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教科書這段話對歷史事實表述不嚴謹,湯姆生是電子的發(fā)現(xiàn)者,但獲獎原因并不是因為發(fā)現(xiàn)電子.
文獻[2]中羅列了每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獲獎原因,湯姆生獲獎研究成果是“對氣體導電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測出電子的荷質(zhì)比”.文獻[3]中記載,湯姆生因“在氣體放電方面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獲得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湯姆生最大的貢獻是發(fā)現(xiàn)了電子,但是這一發(fā)現(xiàn)具有劃時代的革命性,不能為當時的人們立即接受,因此在公布授諾貝爾獎的原因中沒有被提及.
建議教科書的編者將書中的那段話改為:湯姆生因“在氣體放電方面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獲得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或者直接刪去“由于發(fā)現(xiàn)電子的杰出貢獻”.
粵教版《物理》教科書每年都有新版,此兩處錯誤一直沒有更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失誤.建議課本再版時改正.
以上個人看法若有不正確之處,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1 保宗悌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
2 景長青,施秉忠.百年物理科學的濃縮.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1(12).
3 王恒,朱幼文.諾貝爾物理學獎百年百人.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