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挺,羅 琪,王繼偉
(本文編輯:孫軍紅)
軍隊醫院在確保履行根本職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發揮自身優勢,適度開展對外有償服務,既有效緩解部分群眾“看病難”問題,也促進了軍隊醫院自身發展。在區域醫療協同平臺上,大力開展雙向轉診工作,既加快了軍隊醫院床位的周轉率,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同時,雙向轉診通過對患者進行分流,“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在一定程度上對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
1.1 軍隊醫院雙向轉診現狀 目前軍隊醫院雙向轉診尚處于起步階段,雙向轉診模式與制度的建設也處于探索階段。有報道軍隊醫院進行了與軍隊療養院合作的聯勤保障雙向轉診模式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醫院老干部病房的床位緊張得到緩解,療養院的床位使用率得到提高,康復治療技術水平有所提高[1]。由于軍隊醫院的特殊性,其雙向轉診工作起步晚,與地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軍隊基層衛生機構雙向轉診工作開展較少,在建設過程中面臨很多矛盾和問題,因此加強和改進雙向轉診工作是軍隊醫院的重要工作和任務,也是軍隊醫院適應國家醫改的重要舉措之一。
1.2 我院基于區域醫療協同平臺的雙向轉診工作開展情況 2009年2月,廈門市“軍民協同共建醫療服務示范工程”正式啟用,我院作為廈門市唯一一所軍隊中心醫院,參與了該工程的設計與建設[2]。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實現了雙向轉診、網上預約掛號、電話預約掛號、信息查詢等功能。雙向轉診信息平臺的建立,簡化了軍隊醫院與駐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軍隊基層衛生機構的轉診流程,同時信息的共享與交換提高了醫療服務的質量。
2.1 社區及基層醫療機構與軍隊醫院協同困難軍隊醫院雙向轉診包括與地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軍隊基層衛生機構之間的轉診。就目前情況來看,軍隊醫院的雙向轉診工作大部分是與軍隊基層衛生機構之間展開的,與地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交流合作較少。其原因在于與地方雙向轉診協同存在很大困難。為了更好發揮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廈門市于2007年實施醫療重組計劃,建立新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3]。體系建設過程中,對二級醫療機構進行轉型,一部分二級醫院并入三級醫院,變為三級醫院在社區開辦的醫療中心,人員與三級醫院人員定期輪換。這樣實際上建成了幾個醫院集團。醫院集團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共享促進了患者在社區醫院與三級醫院之間的流動,但是由于集團利益的一致性,雙向轉診也只可能在集團內部開展,集團外部的醫院就被排斥了。軍隊醫院作為集團外的醫院,無法參與到集團內部的雙向轉診中。
2.2 雙向轉診信息平臺使用率未達到預期水平信息平臺建成后,許多醫生依然沿用過去開展雙向轉診通知單的辦法進行雙向轉診工作,沒有借助醫療協同平臺現代化的便捷高效手段。這與醫院對該信息平臺的宣傳推廣不夠有關,平臺運行一年多來仍有部分醫生不知道該平臺的功能作用。另外,由于雙向轉診制度建設滯后,缺乏與信息平臺相關的規章,轉診流程中也尚未明確要求信息平臺的使用,這也導致了平臺的利用率不高。因此該平臺自正式運行以來,效果不明顯,使用率未達到預期水平。
2.3 雙向轉診“轉上容易轉下難” “轉上容易轉下難”是我國雙向轉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社區及軍隊基層衛生機構醫療技術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轉上容易轉下難”;另一方面,受利益影響,社區及軍隊基層衛生機構缺乏轉診動力。軍隊基層衛生機構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軍人,而軍人看病是免費的,也就意味著越多的軍人到軍隊基層衛生機構就診,其消耗的醫療資源就越多,而其衛生資源是有限的,這導致了軍隊基層衛生機構為了減輕自身負擔,不愿意接納過多的病人。因此軍人到軍隊基層衛生機構就診,很容易會被上轉到軍隊中心醫院,而在疾病的恢復期卻很難被下轉回軍隊基層衛生機構。同樣,社區醫療機構也存在類似問題。
3.1 加大雙向轉診宣傳力度 對雙向轉診制度全面、正確的認識與理解是軍隊醫院順利開展雙向轉診工作的前提。軍隊醫院應該對醫務人員進行雙向轉診的教育與培訓,通過開雙向轉診專題講座、發雙向轉診學習資料等形式,使醫務人員充分認識雙向轉診的意義,積極主動地做好雙向轉診工作。同時,軍隊醫院應該加強與社區或軍隊基層衛生機構的溝通交流,提高基層衛生機構醫生對雙向轉診的認知度。通過宣傳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雙向轉診,積極配合雙向轉診工作。
3.2 健全完善雙向轉診制度 雙向轉診制度應該與時俱進,與社會的發展同步,與醫學的發展同步。在信息化手段設施更新的同時,相應制度建設也應該及時跟進。在轉診信息平臺建立起的同時,軍隊醫院應該在相應的雙向轉診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信息平臺的使用,如“下級醫院將急、危重病人上轉至三級醫院時,須通過信息平臺填寫相關信息,做好上轉標記”、“上級醫院將處于疾病恢復期、平穩期的病人下轉至下級醫院時,須通過信息平臺將相關資料上傳,做好下轉標記”等,使區域信息平臺在制度上成為雙向轉診工作中的重要工具[4]。
3.3 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 軍隊醫院應該調整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軍隊基層衛生機構的利益關系。在雙向轉診中,應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建立雙方能夠接受的轉診利益規范,提高轉診雙方的積極性。尤其是在軍人看病免費的特殊背景下,軍隊醫院與部隊基層衛生隊之間更應該明確責任,分配好利益關系。軍隊醫院可針對軍免患者雙向轉診制定一些措施,如軍免患者在疾病的恢復期轉回部隊基層衛生隊的,所用藥品費由軍隊醫院承擔,同時給予部隊基層衛生隊床位費等補助;軍隊醫院定期派醫生到基層衛生隊講課,幫助基層衛生隊醫生提高醫療業務水平等[5]。
3.4 加強雙向轉診監管工作 軍隊醫院應當定期對雙向轉診工作進行評估與考核,并根據考核情況給予一定的獎懲,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醫院指派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雙向轉診考核的工作,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是否符合標準進行轉診、是否出現達到標準未轉診、轉診效果、病人滿意度等,將考核結果納入科室綜合考評。監管工作不僅能保證雙向轉診的正常運行,更是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的有效手段。
[1]顧春紅,尹寶玉,薛 強,等.聯勤保障體制下“雙向轉診”模式初探[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6,13(9):705-706.
[2]魏培德,夏 挺,應可滿,等.軍民區域協同醫療服務的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3):43-45.
[3]閆 龑,呂惠棟.廈門社區醫療衛生:兩個中心守住健康大門[EB/OL].(2009-03-18)[2011-4-27]http://medicine.people.com.cn/GB/133263/8979224.htm.
[4]陳海東,宋 斌,余賽玉,等.區域醫療信息系統的設計[J].東南國防醫藥,2011,13(1):82-84.
[5]凌小明,沈建坤,程欽安.為部隊網絡醫療服務新模式的創建[J].東南國防醫藥,2009,11(6):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