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許艷文《子夜獨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張 鵬
(泰山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山東 泰安 271021)
自然妙趣 人間情懷*
——讀許艷文《子夜獨語》
張 鵬
(泰山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山東 泰安 271021)
許艷文的散文隨筆集《子夜獨語》用細膩的筆觸對普通生活的真情進行描摹,對世事如風的感嘆,對人間大道的體悟,對自然美景的深情透視,對山水勝跡的追懷流連,對友情親情的分外珍惜,對心路歷程的精細巡檢,彰顯出人文精神的溫情,真實的細節巧妙地嵌合在獨特的心路歷程中,發散出溫馨的光輝,表現了一位人文學者博大的人間情懷。
散文隨筆;自然妙趣;人間情懷
散文隨筆是自由灑脫的性靈文字,宛如閑庭信步,恰似風行水上,行于當行,止于不得不止。舉凡感悟自然風物、書寫日常生活、喟嘆世風人情、體驗友誼情感、追憶滄桑歷史皆可信筆寫來,文字游弋于開啟的心扉之后,性情自然流淌于筆端。評論家謝有順說:“散文渴望自由,它的無法歸類,正好為人類一切無法歸類的情感和心靈碎片提供了含混的表達方式——散文,許多的時候,其實就是散漫的文字。”近讀許艷文教授的散文隨筆集《子夜獨語》,深深沉浸在她對普通生活的真情描摹,娓娓道來的話語間浸透了她對世事如風的感嘆,對人間大道的體悟,對自然美景的深情透視,對山水勝跡的追懷流連,對友情親情的深摯珍惜,對心路歷程的精細巡檢。作為一名學者型女作家,許艷文用開闊的視野、唯美的文筆、細膩的筆法寫出了女性真實的感知、困惑、求索和幸福。她把寫作當作對生活的反思、追問、贊美,并從寫作中獲取信心和力量。
在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劇的都市生活環境里,污染加劇,生態失衡,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變本加厲。文學作品中對美好自然的描寫寄托了對天地萬物、自然風雨、春花秋月、四季變遷的深刻感悟和對天道自然的敬畏與尊重。當我們漫步于熙來攘往的街市,當我們躋身于琳瑯滿目的超市,當我們被層層事務性工作流程包裹得嚴絲合縫的時候,大自然卻以亙古的美麗展現給我們一個清新、素樸、寧靜的原生態的精神皈依的家園,誠如詩人海子所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許艷文《子夜獨語》一書中,我欣喜地讀到了許多描摹四季自然美好風物的文字,宛若自然本身一樣豐富多彩變幻莫測,滋養了久居都市的現代人的干渴心靈。在《春天,邀約風雨》一文中,許艷文用清麗的文筆描寫了春雨淅瀝、沁人心脾的意境:“斜風細雨是一道風景。你頭頂藍天,腳踩大地,踽踽獨行在靜寂的小徑上,空中悠悠然然地飄灑著牛毛細雨,慢慢兒地,浸濕了你的肌膚,浸透了你的心脾,你即刻感到一陣全身心的愉悅”。此番情景令讀者自然而然地聯想起“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清詞麗句,聯想起朱自清散文《春》中對牛毛細雨的經典描寫。女性摯愛鮮花,女性的美麗與鮮花是交相輝映的,許艷文沉浸在自然的懷抱,陶醉在茶花樹沁人心脾的馨香氛圍中。《花開的聲音》:“我從來是個愛花的女子,當然,愛花是女性所共同的特點吧?花開的季節,總是能夠給我們很多欣慰和遐想;花朵的綻放,總是能夠在你心的錦帛上織就一份賞心悅目的美麗。我懷著孩子般的童心在那些茶花樹前留連著,雨,漸漸的越下越大了,雨點打得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偶然落到花朵上,驚得那柔弱的花瓣微微地顫動起來,我的心不覺為之揪動著,似乎這雨點就滴在我的心上,慢慢地在我的心里淤積起來,然后逐漸蕩開了一池的心事。”作家那顆玲瓏剔透的未泯童心浸潤著晶瑩的雨珠,透射出對天地精靈的由衷禮贊。季節的變換,自然景物的變化歷來是生性敏感的作家的關注對象,著名散文家葦岸就曾以一年中二十四節氣的物候變化和自然景觀為書寫對象,表達對先民智慧的嘆服。許艷文在《四月,交給記憶》一文中寫道:“時令已是暮春,滿眼的亂花飛絮、落紅暈柳,天氣陰晴不定,反復無常,時而細雨紛紛,時而陽光燦爛;抑或剛剛春光蕩漾,瞬間又是細雨蒙蒙。淡淡的風,疏疏的雨,在這樣的風中雨中,我似乎覺察到了窗前那片惹眼的綠色對我的誘惑和吸引,它們之與我,猶如燠熱中的清風、黑夜中的朗月、昏睡中的好夢,一剎那間讓我殘花落葉般的愁緒煙消云散。”作家敏感的心靈一定是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融會貫通之后才寫出如此天人合一的文字。對天地自然的深情書寫,使得許艷文的散文呈現出一份濃郁的自然情懷和清新的自然氣息,這是一個鐘情于大自然的敏感女性依靠悟性和深情獲得的文學靈感。
文人學者深居于書齋之中閱讀和感悟,忘情于山光水色之中體會天地之妙和自然之趣。如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樣,許艷文感悟古人文化痕跡的篇章既有對自然的深入體察,又有對文明的感悟和追憶。“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旅途飄泊的勞頓換來心靈的豐盈。
西湖是中華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許艷文雨中游覽西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西湖一遇》:“太陽又出來了,我們的心情也開朗起來。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這時候,天驟然暗下來,銅錢大的雨點一大把一大把地摔下來,湖面上魚鱗點點,緊接著就是傾盆大雨,剛剛還很溫柔的風在大雨中也開始肆虐,小船正好劃到湖中心,船身在風中左右搖擺晃動。”桂林山水甲天下,許艷文的筆墨濡染了山光水色的靈氣,深情款款。《桂林記游》:“陽朔的水為漓江中的一段,景色特點大體相同,而我感覺遇龍河的山水是我所見景色中最美的!這里的水清澈透亮、纏綿柔和,猶如一位含情脈脈的女子;這里的山輪廓分明、峰如筍菇,仿若一個個盡顯愛意的男子。船在緩緩前行,山在慢慢后退;水波漣漪層層,山于水中倒掛。山的影子悠悠地蕩漾在粼粼碧波之上,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親密,我驚詫陽朔的山和水竟然剛柔相濟地融合得如此完美!”水的含情脈脈和山的剛健雄偉相得益彰,剛柔相濟的感悟水到渠成。中國文化的精髓在許艷文對山光水色的體悟中呼之欲出淋漓盡致。古代文人徐霞客以登山臨水和游山玩水的雅興遍覽了中國的名山勝水,黃山的天都峰和光明頂都曾經被徐霞客濃墨重彩地描寫過,許艷文的黃山游記融自然的風光和登山的感悟于一體。《黃山雨,黃山霧》:“穿行在霧和陽光之中,我們在耗盡了所有的力氣之后,終于到達了黃山之巔光明頂,在那一片碩大的青色禿石上,已經或站或坐了許多人,陽光正熾烈的照耀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意,大家一個接一個地靠在寫有光明頂三個紅色大字的石柱邊拍照”。只有沿著坎坷磨難不斷攀登,才會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成就感,這是人生的哲理。自然山水和旅途見聞,給予許艷文的文字一份走出書齋置身曠野的大氣,這種大氣是對傳統“小女人散文”的突圍和超越,這份人在旅途的感悟,濡染了自然界的清新空氣,在當代女性散文中可謂一枝獨秀。
親情是人類倫理學家園中最動人心魄的樂章,對父母的感恩,對家庭的守望,對天倫的品味,歷來是散文作品的重要主題。人到中年的許艷文歷盡了許多人生磨難,更深地體會到親情的力量,她的筆下,親情總是甘之如飴,給予人類心靈以呵護和軟化,用絲絲溫情構筑起抗拒人生風雨的大廈。
對父母的愛,不僅表現在物質上關心父母,還在于心靈上息息相通。《中秋,遙望父親》:“現在我的那位阿姨已經陪父親度過了七個年頭,我們之間的關系也處理得十分融洽,逢年過節凡是要給父親送上的禮物,我們總忘不了同樣給她也送上一份。每次回家她都將我們一家照顧得好好的,時間一長我們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濃了。我為我的父親能夠在肖姨的關懷和溫暖中安度晚年而深感欣慰。中秋佳節就要來臨,祝福!”母親去世之后,孤獨的父親因為有了肖姨無微不至的精心照料而獲得了晚年的幸福,作者感到了心平氣和的理解,這份理解是難能可貴的。許艷文深情懷念長眠于地下的母親,在清明節獻上濃濃的思念與深摯的追憶。《清明,遙念母親……》:“清明節前后的好些天里,我浮想聯翩,徹夜難眠,春天的季風輕輕地吹著,當空的艷陽暖暖地照著,母親啊,在這樣的大好時光里,您卻與我天上人間陰陽兩隔!那就讓我在幻夢中先為您梳梳頭發洗洗臉,再為您端上一杯您最喜歡的綠茶吧!”這樣的文字,是最能喚起對母親的美好情愫的,因為傾注了最濃郁的思念。思念是一杯茶,苦澀而清醇;思念是一首歌,美好而感人。許艷文對一位妹妹的思念同樣感人肺腑。《想念晴晴》:“病中的妹妹啊,我們多想為你遞上一杯茶,送上一首歌,但我們畢竟天涯一方,千山萬水,只能借春風送去我們的一聲問候,托明月捎上我們的一份溫馨,期盼你擺脫病魔早早康復,等待著你輕輕快快地來到我們的身邊”。
親情的書寫,是許艷文散文中感人至深的一部分,篇章中流淌出的真情與深意,流露出對親朋好友和家人長輩的深情祝愿和如縷思念,只有深切感悟了親情的偉大力量的作家才能寫出如此雋永的文字,才能喚起讀者的心靈共鳴。
許艷文的散文不僅僅停留于對自然風光和人情世事的敘述,還有對人情冷暖的深入洞察,對世事如煙的深沉感喟,對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獨特領悟。傳統女性是中國文化中贊美的對象,許艷文也對此首肯。倘若知書達理、又有才情的女孩子在言行舉止方面能把握好一定的度,一定能夠把自己的魅力表現得更加潤物無聲。自我與外在的關系,是每一個現代人必須面對的,我們如何把自我準確放置在社會和人生的舞臺上,許艷文對此也深入思考過。《“失語癥”的意味》:“在周國平先生的文字中流連了好大一陣功夫之后,怎么感覺眼前明亮了起來?抬眼看看天,原來已經放晴了,冬日的陽光好是溫煦,那片枯敗了枝葉的樹林也頓時精神了起來,難道僅僅是我精神上的一種過于自我的感覺嗎?不,太陽是真的出來了,而且真是那樣地熾烈。”從書本中走出來,精神一下子明亮了起來,精神的豐富來源于博大的人間情懷和深刻感悟。心情與自然交相輝映,許艷文善于在自然面前袒露自我的心理世界。《心情氣候》:“傍晚的天邊最為美麗,那抹紅霞燦爛得耀眼。預感在這樣眩目的美好景色中即將要有一場風雨。果然,下午天色漸漸晦暗起來,慢慢地開始起風,到傍晚時就開始飄雨了,溫度驟然下降,又沒帶傘,在風雨中疾跑感到一陣寒冷。”她還在《人在紅塵》一文中寫道,人的一生肯定會經歷過很多,有燦如云霞艷若桃李的美麗風景,也有風大雨急天低云淡的晦暗境遇,兩種情況我們都有可能遭遇,倘是前者自然鼓舞人心,倘是后者精神上要承受一定的打擊了。緣來時笑若春風,燦若桃花,明若新月,甜若蜜棗;緣去時輕若煙云,暗弱暈月,澀若青果,苦若黃連。可人生之路的變數太多,誰又能言盡自己是否完全可以把握住自己呢?風景的美麗與否因心而異,讓人生更積極一些,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追求。不管前面迎接我們的是什么,生命總有潮起潮落,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心態吧?
許艷文的散文語言有一種恬淡的柔和之美,但也不乏激情、智慧和深度。她的悲天憫人的深情書寫,表達了對人類文明和山光水色的摯愛,也是對天地萬物、人間大道的持守和確證。她的表達溫情脈脈、清雅從容,淡定自然、樸實謙遜,在聆聽天籟的幽靜中感悟自然哲理在喧囂的現代社會面前,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靜。她的寫作內斂、細膩而厚重。她的散文,是時代精神和個人心路歷程的雙重鏡鑒,對于重建散文的寫作倫理、追問心靈和現實的互動關系也深具啟發意義。她筆下的生活和理想,洋溢出一種令人心馳神往的真純和憂郁,而那些真實的細節,彰顯出人文精神的溫情,巧妙地嵌合在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發散出溫馨的光輝。她對生活經驗的歸納和結晶,對萬事萬物的深刻洞察,對親情友情的呵護和守望,表現出了一位人文學者博大的人間情懷。
I06
A
1008-4681(2011)03-0159-02
2011-03-07
張鵬(1974-),男,山東泗水人,泰山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責任編校:譚緯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