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平一
“網絡社會”的出現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網民帶來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的同時,也為各種非秩序化的網民行為提供了存在的平臺,因而,出現了諸如網絡色情、網絡暴力、網絡犯罪等大量的網絡社會問題。與物理社會中的社會問題相比,網絡社會問題在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上還較小,但隨著網絡社會的快速發展,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就有可能對整個現實社會的良性運行產生重大影響。因此,科學探索網絡社會問題產生的原因,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所謂網絡社會問題是在網絡社會環境中產生的一種客觀存在的非正常狀態。它不僅妨礙了網絡社會中一部分或大部分乃至全體網民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而且對部份乃至整個網絡社會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網絡社會正向變遷的過程,引起了公眾的普遍關注,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加以控制和治理。網絡社會問題大量產生的原因,本質上是由于在網絡社會建構與變遷過程中所出現的網絡互動關系的失調、網絡社會的規范脫節、網絡社會的整合錯位、網絡社會的功能障礙及網絡社會的法律滯后等社會性的原因所造成的,具體來說表現在:
網絡社會問題的產生終要落實到“人”自身這一最高層次上來,因為人才是問題的主體。傳統社會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熟人社會”,依靠熟人的監督,懾于道德他律手段的強大力量,傳統道德得到相對較好的維護。而在網絡社會中,類似于傳統“熟人社會”道德他律的種種“外力”,在相當程度上失去了作用,人們一旦進入網絡,那條由熟人的目光、輿論和感情筑成的防線便很容易崩潰,責任和義務在膨脹的個人權利面前變得軟弱無力。
任何技術都傾向于創造一個新的人類環境。網絡社會是沒有中心、邊際;沒有開始、結束的世界;也是一個沒有約束、沒有政府、沒有權威的地方,因此,對傳統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規范及其運行提出了挑戰,對人類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網絡社會的特點,很容易導致大量的不道德、反道德的信息侵犯人們的道德心理,抑制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致使群體道德水平下降。
網絡社會是一個全新的形態,至今還沒有完全形成系統的道德規范,其已經確立的部分價值規范和現實社會的價值規范無法完全磨合。現實社會中的傳統道德規范由于不適應網絡運行的新環境而受到嚴峻的挑戰,約束力明顯下降。于是,網絡社會中已經確立的部分價值規范和現實社會的價值規范之間的沖突和新價值體系的缺位就必然引發大量網絡社會問題的產生。
去個性化是指個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識下降,自我評價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現象。一旦人們處于去個性化狀態,個體就會表現出行為責任意識降低、行為與內在標準不一致等問題。在網絡社會中,網民基本上是在匿名的前提下與人交流,這種時空分離,使得現實的規則和個體的內在標準無法對個人行為進行監督。結果必然導致網民做出通常不會做的行為,甚至出現越軌。
自律道德是指人們進行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時,主要是受自己主觀的價值標準支配,而不是外部的規范。網絡社會不同于現實社會,現實社會中,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方式受制于各種條件,一定意義上容易規范和控制。而在網絡社會中由于網絡所采用的特殊離散結構,個人不受到任何組織機構的控制,每個個體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行為模式,因此,網民的主觀價值標準模糊和自主意識降低,自律道德弱化,并因此而出現各種非秩序化的行為。
“他律道德”是指人們在進行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時,受到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支配和制約,對行為的判斷是根據客觀的效果,而不是主觀的動機。在網絡社會中,類似于傳統“熟人社會”道德他律的種種“外力”,幾乎失去了作用。由于個體“現實身份”的喪失和“平等身份”的獲得,將不再受到原有社會規范的影響,因此,網民難以形成受制于外部規范的“他律道德”,常常會表現出與自己性格與現實身份不一致的行為。
首先在網絡社會中,沒有統一的、具有權威的機構來進行管理和監督,政府管理的權限分散,使得管理活動嚴重失序。所有的用戶都是自己的領導和主人,誰都沒有絕對發言權,但同時,誰又都有發言權。在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則(或不要原則)來行動,結果必然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其次,網絡社會的日益發展,使組織之間自主性、開放性大為增強。這里的組織不再具有物理社會中政治中心權威的管理機制,而只是具有隱性社會契約性質的市民組織,社會對個體的垂直約束力銳減,傳統組織的控制力量大大削弱。因而,為某些人的社會越軌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
網絡社會問題出現以后,各國政府為了加以控制,逐漸制定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但現行的法律在與層出不窮的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斗爭中,無論是立法、執法和司法,事實上都顯得蒼白無力。網上犯罪手段的易得性,使得傳統法律無法約束網絡犯罪的入口。一些不良行為主要是通過虛擬化的觀念和符號影響他人,所以就很難確定這樣的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另外,網絡法律滯后于網絡社會的快速發展,難以適應規范網上信息及打擊網絡犯罪活動的實際需要。
總之,網絡社會問題得以滋生的原因,就在于網絡社會處于一種失控的“脫序”狀態,即網絡社會的運行機制以及人們微觀上的網絡行動脫離了正常的網絡社會秩序的軌道。要使網絡社會合理、有序、協調、穩定地發展,就必須認真研究對策,通過全社會的力量來限制和控制網絡社會問題,從而達到恢復與維系網絡社會正常秩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