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長春師范學院歷史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高校學生人數的不斷攀升,高校學生黨員人數逐步增多。加強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管理,已成為高校各級黨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從學生黨員特點出發,探索后續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已成為擺在高校各級黨組織面前的重要課題。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青年,青年大學生更是黨關注、關心的重點。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骨干,是青年學生和黨組織聯系最緊密的橋梁和紐帶。他們的表率作用發揮得如何,會對高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秩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積極做好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胡錦濤同志指出,應“堅持任人唯賢、廣納人才,以事業感召、培養、造就人才,不斷增加新鮮血液……”可見,人才資源是推動黨的事業發展的第一大資源。大學生黨員是黨政管理人才和干部的后備力量,也是企業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來源。因此,加強大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培養大量優秀黨政后備干部的需要,同時可以通過學生黨員的個人魅力來影響和凝聚周圍更廣泛的非黨人才。這對于以人才強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實際意義。
(二)積極做好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黨對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對青年寄予厚望。青年學生作為擁有較多科學文化知識、富有發展潛力和奮斗激情的群體,肩負著黨賦予的重大歷史使命。為此,黨要發揮其組織優勢,培養教育青年,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青年學生凝聚到黨的隊伍和事業中來,以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持續發展。
(三)積極做好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胡錦濤同志指出,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要求我黨“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是黨執政最直接的基礎和資源。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加強大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理所當然是加強黨在高校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工作,只有包括大學生黨員在內的全體高校黨員充分地發揮了先鋒作用,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力才能增強,黨組織的執政能力才會提高。
(四)積極做好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重視加強大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確保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質量,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不斷加強大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強化大學生黨員的黨員意識、先進意識和責任意識,才能充分發揮他們在大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和引領作用,從而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發揮他們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五)積極做好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是促進學校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學校黨組織及時把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入黨并長期保持其先進性,發揮他們在群眾中的引領和模范作用,對于促進學校做好改革、發展和穩定工作,促進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各項工作的有序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當前,高校學生黨員在全體黨員中所占比例較大,人們期望學生黨員在大學生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然而,現實情況是部分學生黨員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服務意識淡化、組織紀律性下降等問題。這種現象的存在不但嚴重影響了學生黨員在群眾中的整體形象,也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高校對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管理不到位等隱性問題。
(一)高校有關部門對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問題重視程度不夠。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高校面臨巨大的科研和就業壓力,校領導越來越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此大背景下,有些高校雖然建立了相應的黨員教育管理機制,但教師普遍認為教學、科研等工作是實實在在的,黨務工作是務虛的,這就直接導致了有些部門領導在思想上不夠重視黨務工作,或只注意黨建材料方面的整理,忽視了黨建工作的實踐,尤其是忽視了對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管理問題。
(二)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的形式單一,方法落后。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往往以學文件、學政策為主要內容,以聽報告為主要形式,在內容上很少能與學生黨員身邊的現實問題和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緊密地結合起來,因而很難調動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部分學生黨員只重視理論學習,對各種實踐活動的參與熱情不高,加之實踐活動的載體較少,致使校內外各種實踐活動只有少部分的學生黨員參加。
(三)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的主體力量相對薄弱。在高校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教師大多是年輕的黨務工作者,他們雖然富有工作熱情,但存在著人生歷練不夠和經驗不足的問題。隨著學生黨員人數的增加,學生黨建工作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黨員教育管理機構人員有限、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就會使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大部分落在輔導員和少數黨員教師身上,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學校對學生黨員的培養和管理工作往往做得不夠深入、細致。
(四)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的監督機制不健全。當前,高校學生黨員的考評機制往往是事后行為,考核過程偏重于民主測評和年終總結,主觀性較強,一般不犯大的原則性錯誤,都能合格,很難真正判斷學生黨員是否充分發揮了在大學生中的先鋒作用。況且考核通常放在學期末或年底集中進行,缺乏階段性監管。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出現的問題,不能客觀、全面地對學生黨員進行監督和評價。
針對高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解決。
(一)高校黨組織要加強對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的重視程度。首先,校級領導班子要把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管理工作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從上至下明確具體的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各院系、黨總支領導各支部的層層負責的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體系,形成學生黨員時時處處被監督、被要求的良好氛圍,讓學生本人和周圍的大環境都意識到學生黨員的“與眾不同”,提醒其時時處處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而不是只戴著學生黨員的光環卻不發揮任何積極作用,只要這樣,才能形成常抓不懈的良性循環機制。其次,各級領導要加大對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在人、財、物方面的投入,重視一線黨務工作者的選派,將思想覺悟高、正派、原則性強的干部穩定在一線,并給予一定的待遇。在經費分配過程中,應將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活動經費單獨劃出,不能隨意擠占。再次,各部門在開展中心工作的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大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并按照既定的目標開展工作,最終實現黨政齊抓共管。
(二)建立健全組織生活制度,豐富組織生活內容。抓好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管理,是學生黨員健康成長的保障。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第一,分層次加強黨員教育。倡導“分層次、有重點、多角度”的教育理念:對高中入黨的新生黨員,要把培訓的重點放在強化黨員意識教育上;對低年級黨員的教育則側重明確黨員義務及如何在學生中發揮表率作用;對畢業班黨員則可以結合畢業教育,從敬業、創業、文明離校及步入社會后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等方面加強教育。例如,針對畢業生黨員離校后可能碰到的新問題,可以嘗試建立“畢業班黨員教育培訓”制度,每年5月對畢業班黨員進行一次集中培訓,對學生在畢業環節、擇業就業、畢業離校中發揮先進作用提出具體要求,對他們離校走入社會后如何接轉組織關系、盡快融入組織,如何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揮黨員先進作用、樹立良好形象提供具體指導。這樣就通過培訓,把學校黨建與社會黨建有機地銜接起來。第二,搭建實踐平臺。從服務群眾的角度出發,鼓勵并引導大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如樹立黨員學習標兵,要求學生黨員直接參與學風建設評比工作;通過建立黨員之家或黨員模范寢室等形式明確學生黨員的責任;選派思想成熟、品學兼優、責任心強、工作熱情高的學生黨員擔任輔導員助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三,豐富組織生活的內容。動員學生黨員結合上級文件、社會時事,積極對高校建設、改革和發展提出合理性建議,豐富組織生活的內容;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使民主生活會真正起到“敲警鐘”的作用;與教工黨支部、社會基層黨組織聯合開展活動,使學生黨員在與身邊現實問題的緊密接觸中增強黨性修養,提高綜合素質。
(三)構筑一支穩定的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各高校應建設以專職為主體、專兼職相結合的大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形成院系黨總支書記、副書記、組織員、學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各司其職,黨員班主任和廣大黨員教師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第一,高校可以通過選拔那些熱愛黨的事業,熟悉黨建基本理論和政策,學歷層次較高,政治素質和思想作風好,原則性強的專職黨政干部、黨員教師進入組織員隊伍。第二,要加強組織員隊伍的培訓。學校黨校要定期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通過崗位培訓、講座、支部工作經驗交流會等多種形式提高黨支部書記的理論水平和黨務工作水平。第三,院系黨總支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組織員,并根據工作任務量給予一定的工作補貼。第四,高校黨委負責人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帶頭講黨課,以增強黨校的影響力和教育效果。
(四)建立健全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監督、考核和激勵機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完善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必須建立一套監督、考核和激勵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黨員后續教育有一個良好的保障機制。第一,建立公共監督機制。黨支部應設立黨員監督意見箱,及時召開群眾座談會,廣泛聽取普通學生對黨員學生的意見,通過自律和他律的方式促進大學生黨員自我完善。第二,健全榮譽激勵機制。通過樹優秀典型,將社會上和學校里涌現出來的優秀典型作為學生黨員的學習對象,通過互相帶動,形成積極向上、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另外,對學生黨員中涌現出來的優秀分子要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使得涌現出來的優秀大學生黨員真正地獲得實惠。第三,健全黨員考核制度。學生黨員的考核主要從參加組織生活、專業學習、工作業績與社會實踐、寢室文明、群眾評議等方面來進行,通過自評、群眾評議和支部評議等方式,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依據。
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許多新挑戰。高校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更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充分認識高校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努力探索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機制,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工作,努力開拓學生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才能提高并保證學生黨員的質量,為高校的改革、發展與穩定提供有力的保障。
[1]呂靜,張建國.高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略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8):23-24.
[2]任玉萍.對加強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0(2):177-178.
[3]孫宜芳.大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