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娟,劉清元,劉云峰,陳 靜,趙 磊,姚晚俠
宮頸癌是中國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在《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被列為我國重點防治的十大癌癥之一[1]。宮頸癌是指發生于子宮頸陰道部及子宮頸管上皮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如果能真正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能達到治愈的目的。但如果就診時病情已發展到中晚期,此時不但治療效果不佳,而且在治療過程中和康復期病人的生存質量明顯下降。故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方法[2-4],探討促進宮頸癌病人早日就醫的因素。為針對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據,提高宮頸癌的治愈率和宮頸癌病人的生活質量。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立意取樣法,有目的地選取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陜西省腫瘤醫院住院的宮頸癌住院病人6例及其主管醫師3人和主管護士3人為研究的訪談對象。入選標準:知情同意;有完整的漢語表達能力,能用語言正確表達內心體驗。入選者年齡36歲~65歲,平均44.5歲。其中,住院醫師1人,主治醫生1人;主任醫師1人;護師1人,主管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1人;宮頸癌病人6例。在6例病人中病期為:早期宮頸癌1例,中期 3例,晚期2例;病程3個月~42個月;取樣時治療情況:單純放療 3例,放療加化療1例,放療加化療加手術 2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 2例,中學2例,大專及以上 2例;職業:工人 1例,農民1例,教師1例,工程師1例,會計1例,退休職工1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擬出提綱 在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訪談前研究者根據研究主題制訂出訪談提綱,內容包括:您認為目前我國宮頸癌病人的就醫狀況如何?您對宮頸癌病人及時就醫狀況的認識?從病人的角度(從您對你管理的病人的體驗中),您認為目前促進宮頸癌病人早日就醫的因素有哪些?對您(管理的病人)就醫有直接影響的因素?那個因素對您(治療病人)的就醫狀況影響最大?您(管理的病人)為何有癥狀時還不來醫院就診?當您(管理的病人)感到身體不舒服時為何不及時來醫院做婦科檢查?您(管理的病人)來醫院就診時有困難嗎?
1.2.2 訪談方法 采用半結構式和結構式訪談法[6-8],由研究者本人按訪談提綱進行訪談。訪談時,預先與被訪談者要好時間和地點,必須在獨立的房間里,時間大于40 min。首先向被訪談者解釋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然后獲取知情同意,并書面簽名。訪談時用錄音筆錄音,同時筆錄訪談對象的回答要點及伴隨的非語言表達(如表情、語氣)方式,獲取受訪者的真實感受和體驗。研究者都是以一個廣泛的問題開始,如您認為目前我國宮頸癌病人的就醫狀況如何?您對宮頸癌病人及時就醫狀況的認識?然后根據研究對象的回答逐步深入,縮小問題范圍,從而獲取受訪者的真實感受和體驗。每例訪談持續40 min左右。
1.2.3 資料整理 本研究的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同時進行,根據對訪談資料的分析,確定是否需進一步訪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Clolaizzi法分析資料[9,10]。研究者反復聆聽錄音、閱讀訪談記錄,尋找并提煉受訪者表述中與本研究有關的方面。通過登錄、編碼、歸類形成主題[11,12],如此循環直至飽和,即再沒有新的主題出現停止選取樣本。
訪談資料經過深入分析,歸納出促進宮頸癌病人早日就醫的因素主要有4大主題:掌握有關宮頸癌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就醫意識,糾正不良的傳統觀念;做好定期普查工作;有癥狀時及時就醫。
2.1 掌握有關宮頸癌相關知識 調查對象都認為宮頸癌病人缺乏正確的認識。被訪談6例病人中有5例在確診前對宮頸癌缺乏正確認識。N1說:“大概1年半前我就開始有癥狀了,但那時不知道,直到嚴重時才來看醫生,要是早知道這就是接觸性出血的癥狀,就不會拖到現在才來”。N2說:“如果能在沒有癥狀時,或者剛剛有癥狀時就來醫院做檢查,治療效果肯定不錯,那我的生活質量就不是現在的狀況了”。病人缺乏早期檢測的知識,不知道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有的病人有癥狀時也不知道去檢查。主要包括2個次要結構的副主題:①不了解定期檢查的必要性。病人根本就不知道為了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在中國35歲以上的婦女應該每兩年至少做1次婦科檢查,40歲以上的婦女應該每年至少做1次婦科檢查;如果有接觸性出血或者月經異常時要隨時做檢查。N3說:“其實,我家就住在西安的附近,我做檢查比較方便,我根本就不知道40歲以上的婦女應該每年至少做1次婦科檢查,要是每年我都做檢查,肯定早早地就發現這個病了,也不至于到了晚期才來醫院。”②不具備疾病相關知識。由于不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即使身體出現了明顯不適,也不愿意去醫院,歸結為年齡大了的必然結果。如 N12自述:“生病以前我總認為年齡大了,人有些不舒服是正常的現象,也沒什么,檢查反而費事”。N5說:“以前我總認為婦科有一些問題,那是正常的事情,畢竟年齡大了,都已經絕經了,月經不正常應該不要緊”。宮頸癌的高發年齡多為絕經期,在中國大部分人認為此年齡段月經不規則是正常的,而不去醫院檢查,因而沒有及時就醫,從而延誤了病情。
2.2 樹立正確的就醫意識,糾正不良的傳統觀念 由于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認為女性生殖器官應該是隱私的,婦科病往往是不潔的性生活引起的,是不光彩的事情,有的病人已經意識到有婦科疾病,但不愿相信,常用否認機制,不愿意去醫院檢查和正確的面對現實。有的病人因為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有婦科病而不去就醫,結果失去了就醫的最佳時機。N8說:“8個月前陰道開始有異常的分泌物,我知道我有病了,但我還是不敢告訴任何人,就連我的丈夫都沒說,后來出血越來越嚴重,丈夫勸我去看病,我又不好意思,怕鄰居知道后說三道四,就說問題不大,過幾天再說,這樣一等就是幾個月,等到大出血來到醫院時,已經是癌癥晚期了。”N7說:“半年來我給丈夫說了幾次我有接觸性出血的事,他說不要緊并讓我不要告訴別人,我和丈夫都怕別人知道。直到在醫學院上大學的女兒放假回家,堅決要求我來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患了宮頸癌。”中國傳統的觀念根深蒂固,不是一兩天能消除的,此觀念嚴重阻礙了我國宮頸癌的及時就醫行為。
2.3 做好定期普查工作 宮頸癌的發病年齡為中年女性,而在中國中年女性擔負著各種重要的社會角色:在單位是工作的主力;在家里上要照顧父母,下要管教子女。有的病人因工作忙、家務多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就醫。①工作忙。N10說:“我上班很忙,從周一至周五都要上班,我擔心不在工作現場時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只有在工作現場我才放心,因此很少請假。周日既要做家務,又要輔導孩子的作業,有時候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交流思想,到晚上睡覺時已精疲力竭,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醫院”。N8說:“我平時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我休假,不但我休假時留下的工作得自己干,還得扣獎金,因此脫不開身去看病,哪還有時間去體檢”。②在家庭承擔多種重要角色。N4說:“我今年43歲,丈夫和兒子都在外地打工,我既要下地干活、在家做飯,還要照顧常年生病的婆婆和癱瘓在床的公公”。N5說:“在婆家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在娘家要照顧81歲的母親,每天要做3頓飯”。我們要做好定期普查工作,以便那些沒有精力和時間的女性有機會早日發現疾病,早日按時的得到檢查,及時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2.4 有癥狀時及時就醫 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很快,但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交通和經濟問題,還沒有做到及時就醫的滿意現狀。本次訪談的6例病人中,有5例因經濟困難而延遲就醫。N6說:“去年我家蓋房子花完了所有存款,有病時我也不愿告訴家人、一般都自己硬扛著,只要是怕花家里的錢,后來大出血昏倒了,才來醫院。”N3說:“前年我兒子結婚,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當我身體不舒服看病時,100元錢也沒有,多虧今年政府的合作醫療政策,我才能來醫院看病。”N9說:“我是本病區的護士,我在腫瘤科工作了27年,前20年在我管的病人中,有80%的人來時都是中晚期,有些病人來醫院時已經是晚期,因大出血來就醫,要是能早點來就好了。近幾年來,隨著宮頸癌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政府部門的普查,病人就醫意識的提高,病人在早期即一期或者二期就被查出來,都得到了及時的救治”。我們要加強管理,做到有病及時就醫。
宮頸癌的發生嚴重威脅著中國婦女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影響其生活質量,同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和負面影響。如果宮頸癌病人能及早就醫,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就能達到治愈目的,但目前對中晚期宮頸癌的治療效果還不理想,尤其是晚期的病人,他們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機會。本次訪談發現,宮頸癌病人就醫的促進因素不僅僅要有“掌握有關宮頸癌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就醫意識,糾正不良的傳統觀念”;而且還要有“做好定期普查工作”和“有癥狀時及時就醫”等。知識貧乏、受傳達統觀念影響的心理因是阻礙宮頸癌病人早日就醫行為的主要因素。我國地大物博,人口基數大,需要加強健康教育廣度和力度,普及宮頸頸癌相關知識。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如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介大力宣傳宮頸癌相關疾病防治知識,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在社區、醫院等場所開展專題講座和提供專業咨詢,使防治宮頸癌的相關知識深入到家庭、鄉村、城鎮、社區等各個角落;同時指導35歲以上婦女每兩年至少做1次婦科檢查,40歲以上婦女每年至少做 1次婦科檢查;如果有接觸性出血或月經異常隨時做檢查,以提高宮頸癌早期篩出率,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定期普查和及時就醫都是促進促進宮頸癌病人早日就醫的因素;在減輕女性工作和家庭壓力的同時,呼吁社會關注這一特殊群體的人群。婦幼保健機構及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也要制定出合理合法的管理機制和保障制度。提高醫療水平,加強管理,建立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從宏觀上保障中國女性都能做到“定期普查,早日就醫”。
本研究顯示,宮頸癌病人及時就醫問題比較嚴重,各級衛生管理部門和醫務工作者都應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護理管理者要完善各項保障制度,呼吁全社會關心婦女這個群體,提高宮頸癌高發年齡段婦女自身的就醫意識。因此,護理人員應積極從自身做起,除在醫院、社區等工作場所加強健康教育外,還應去偏僻的地方不失時機地向身邊的所有對象宣講宮頸癌的健康知識,力爭使我國所有婦女擁有相關疾病知識和防病治病意識,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保證宮頸癌病人遭到三早,即“早日就醫,早日治療,早日康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EB/OL].[2008-07-12].http://www.xb2jk.org/ shequ/ uploadfile/200807/20080712125843967.pdf.
[2]李為民.HIV/AIDS病人配偶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8,23(11):57-59.
[3]彭幼清,雷靜,全金秋,等.護理特需病人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現代護理,2007,13(9):811-814.
[4]姚晚俠,姚明,胡敏華,等.中晚期宮頸癌病人延誤就醫原因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24(20):38-40.
[5]陳惠禎,蔡紅兵,毛永榮.現代婦科腫瘤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400-405.
[6]Walker W.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research designs involving quantitative measures[J].J Nurs Res,2005,10(5):571-582.
[7]周英鳳,袁曉玲.陪伴分娩產婦分娩過程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24(2):37-40.
[8]劉明.護理質性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1-62.
[9]Laverty SM.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and phenomenology:A 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J].Int J Qual Methods,2003,2(3):1-29.
[10]Wojnar DM.Swanson KM.Phenomenology:An ex ploration[J].J Holist Nurs,2007,25(3):172-180.
[11]周榮慧,黃人健,李春玉,等.護理質性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護理管理雜志,2002(1):12-22.
[12]Smith CA,Gallo AM.Applications of performance ethnog raphy in nursing[J].Qual Health Res,2007,17(4):52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