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林峰,梁植榮,劉光輝,謝曉燕
(1.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農科所,湖南 婁底 417000;2.婁底市農業局,湖南 婁底 417000)
葛是衛生部認定的藥膳兩用植物,既可以作藥用,特別是對冠心病、心絞痛有奇效,又可以作天然保健食品,副產品還可以作優質飼料帶動畜牧業的發展。由于國內外研究發掘葛的多種開發利用價值,引起了醫學家、營養學家、農學家、企業家們的濃厚興趣,葛資源的研究開發方興未艾,成績斐然。廣東番禺、廣西寧明、江西葛源、重慶合川等地葛產業的開發時間較長,在品種選育、栽培措施、深加工技術、市場營銷等方面各具特色。湖南省的湘西、張家界研制出葛粉、葛奶、葛晶等旅游產品,利潤十分可觀。
葛是豆科葛屬多年生藤本植物,分布在亞洲東南部。葛類植物共有20個種,其中原產我國有12個種;經濟價值高、商品價值大的2個種為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和 甘 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在婁底市中低山區野生分布廣泛。婁底市是葛類植物的原產地,據婁底市農業局1986年中藥材資源普查資料,當時全市轄區內葛的蘊藏量達2 000 t。
近年來,筆者等人深入新化、漣源等地山區開展調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婁底市葛類植物的地理分布、種類、生物學特性等情況;運用營養系選種的方法,篩選出栽培性能好、含粉率高、纖維性弱、適合婁底市環境的優良品系;同時利用葛類植物根系發達,抗逆性強,繁殖容易,能固氮保肥等特性,開展礦山固體廢棄物生物治理工作,探索煤矸石農業利用的新途徑。
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國內外開發動態、市場信息;深入山區向有經驗的藥農、林場工人請教;實地觀察分析,采集標本,拍攝照片;采取營養系選種的方法,選出適合婁底市栽培的優良品系(單株)。
在地域上以漣源龍山,新化大熊山、古臺山為重點;種類品種方面以甘葛為主要對象,附帶調查野葛、三裂葉野葛等野生資源;生物特性方面圍繞葛植物栽培性狀來進行,通過分析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性狀的相關性,判斷某一單株或群落是否具有大面積栽培的可能性。
葛在婁底市民間方言稱作“jue”或“jue麻藤”,漣源龍山的農民把甘葛稱為“楠jue”,把野葛稱為“苦jue”,而新化大熊山的農民分別稱其為“粉jue”和“面 jue”。
婁底市民間利用葛的歷史悠久,在漣源龍山和新化瑯瑭一帶有少量零星栽培。利用的途徑有4種:①挖取甘葛塊根蒸熟或者煨熟充饑。②洗凈搗碎過濾提取淀粉。新化大熊山的農民認為,葛粉中摻入少量的蕨根粉,柔韌性增加,口感更佳。③葛的嫩梢葉片營養豐富,是馬、牛、羊、豬、魚的上等飼料。④切片曬干出售給藥材企業作中藥用。近年來,婁底市許多單位和個人為葛產業開發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冷水江響蓮公司葛系列產品開發于2005年5月列入國家星火計劃。
葛類植物的適應性強,在婁底市山區丘陵田頭地角叢林深處隨處可見,在海拔1 200 m以上的漣源龍山桃樹坪仍有個別單株生長良好。尤其以路旁田邊、林地邊緣、土層深厚的空曠地帶生長更為茂盛。據調查,有人在大熊山腳下的株梓村挖到一根重達60 kg以上的長條狀葛根;在漣源龍山腳下的梳莊村,2004年在一彭姓農戶旁廢棄的紅磚窯里,挖出一根重達70 kg以上的圓桶狀葛根。
目前在婁底市發現了葛屬植物的3個種,即甘葛、野葛和三裂葉野葛,以前2種分布較為普通。野葛的莖葉顏色比甘葛深,在生長季節,劈斷葛蔓,甘葛的斷口傷流較稠并帶白色,而野葛的傷流較清。葛花的顏色,甘葛以白花為主,也有藍紫色花,野葛則反之,以藍紫色為主,偶見白色花。三裂葉野葛的葉片較小較薄,葉裂較深。野葛藤蔓的攀緣性更強,在密林深處,仍能攀附在喬木的樹冠上,枝繁葉茂。甘葛藤蔓則以匍匐蔓生為主,莖節的生根萌芽力極強,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就可以把一大片土壤嚴嚴實實地覆蓋起來。
品種選育是葛類資源產業開發的關鍵環節,周邊省區葛類生產企業都有他們自己的招牌品種。例如廣東番禺的南豐一號,江西宜春的贛葛三號、木生葛根等。經過努力,筆者等人在漣源龍山一帶發現了3個比較好的甘葛優良品系(單株)。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葉色較淺,花量少或無,塊根膨大部位靠近根頸部,成紡錘狀或近圓桶狀,挖取容易,纖維較少,含粉較多。
葛的生產期較長,在漣源龍山鳳凰寺附近,3月上中旬開始萌芽,6~7月開花,8~9月結果,11月上中旬,葉片和嫩梢逐漸枯萎死亡,地下部分和老熟的莖蔓可以安全越冬。
葛的塊根是由吸收根演變而來的,具有再生生長、逐年增粗的特性。萌芽以后,塊根先年貯藏的營養物質分解供植株生長,味道變淡變苦。7月份以后塊根逐漸膨大,9~10月為營養物質積累的高峰期,直至11月上中旬,葉片枯萎,塊根貯藏的淀粉最為豐富。從塊根的橫切面可以看出,葛塊根的皮層和表皮明顯,從里到外有類似樹木年輪的同心環排列,顏色較深,纖維較多。環與環之間顏色淺,多為薄壁細胞,是貯藏淀粉的組織。
總的來說,葛的根系發達,抗旱抗踐踏抗病蟲能力強,在野生半野生條件下,沒有發現大的病蟲危害現象。在夏秋連旱年份,丘崗平地區紅薯植株衰黃,葉片枯死,而附近的葛仍然枝葉繁茂。相當比例的葛植株的葉片有形狀不規則裂缺現象,沒有看到食葉害蟲或害蟲留下的排泄物,估計金龜子危害的可能性較大。漣源龍山戴家排上一肖姓農戶住宅旁的葛塊根,受甘蔗象甲危害,有隧道樣空洞。漣源茅塘鎮蕨坪村彭姓家戶屋前的葛植株的藤,被瓜棚天牛危害,外表可見鋸末狀排泄物。
為了充分發掘利用婁底葛類資源,加快農業經濟轉型步伐,建議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繼續開展營養系選種,在現有基礎上篩選出適合本地生態環境的地方良種。到周邊省、市、區引進優良品種,進行品種對比試驗,研究高產穩定優質配套栽培技術。
搜集整理葛類產業開發前沿科技信息,把握最新市場動態,確保婁底葛類產業開發技術新、起點高。
婁底市山區農民葛粉加工技術原始粗糙,設備簡陋,效率低下。要盡早引進葛粉加工新技術,包括機械設備、葛粉沉淀工藝,葛粉保健產品深加工等。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利用婁底農機制造業發達的有利條件,對工藝流程進行研究和改進,開發出有婁底特色的設備、工藝和產品。
鼓勵引導現有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參與葛類資源產業開發,在農業項目投入上給予適當的傾斜,支持他們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婁底葛類產業實現后發趕超。
婁底市是湖南省能源原材料重要產區,礦山廢棄物日積月累,已成為影響生態環境的一大公害。可考慮利用葛類植物頑強的生命力,超凡的營養繁殖力,發達的根系,改造利用礦山固體廢棄物,探索出一條煤矸石生物治理和農業利用的新途徑。
[1]范子南,蕭華山.具有開發前景的葛屬植物 [J].植物雜志,1998,(6):4-5.
[2]田智勇,于培明,李振國.中藥葛根研究新進展[J].中華醫藥雜志,2004,(4):10.
[3]田啟建.湘西自治州葛根資源利用現狀及產業發展策略[J].湖南農業科學,2010,(3):111-114.
[4]熊力夫,熊勁雅,劉益群.葛根規范化栽培技術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0,(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