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孫澤群
堅決遏制煤礦事故反彈
文/本刊記者 孫澤群
近期,我省連續發生兩起較大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引起了國務院領導的關注。一起是3月3日發生的郴州嘉禾縣水花嶺煤礦瓦斯爆炸,造成6人死亡;另外一起是3月11日發生的婁底冷水江市金月二礦瓦斯爆炸,造成9人死亡。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緊急召開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要求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堅決措施,把當前煤礦事故反彈的勢頭壓下去。
這不是年內首次發生的較大事故。自1月13日衡陽常寧市天江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后,2月16日又接連發生了衡陽耒陽市洲里村一礦瓦斯爆炸事故,兩起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截止3月22日,全省累計發生各類煤礦生產安全事故17起、死亡38人,其中,較大事故4起。深化煤礦整頓關閉專項行動余音尚在,一季度工作才剛結束,較大事故就連續發生了4起,這是一個多么危險的信號!
從歷年煤礦事故發生的情況來看,2—3月份事故較為多發,節后復產、預防事故發生是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什么原因導致近期煤礦事故反彈呢?據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省煤礦安全整治辦主任李聯山分析,主要原因有五點:一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二是“打非治違”工作不到位,超深越界開采問題嚴重;三是邊技改邊生產現象比較嚴重;四是瓦斯治理不到位;五是安全管理混亂。
4起較大事故無一例外,起因都是瓦斯爆炸。瓦斯災害是我省煤礦安全生產第一殺手,事發礦井雖然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統,但有的沒有堅持“先抽后采”,有的“先抽后采”落實不到位,安全監控系統形同虛設。特別是嘉禾縣水花嶺煤礦,在沒有形成負壓通風系統的情況下,違反規程揭煤,電器失爆引起爆炸;而金月二礦存在多面作業,多處嚴重串聯通風等問題。瓦斯不治,礦無寧日。瓦斯災害是個禍患,但受利益驅使的無良礦主們違法、違規、違章生產的行為才是更大的禍患!
嘉禾縣水花嶺煤礦,事故當班安排作業人員在與事故作業地點大串聯通風的礦井老生產系統生產出煤。冷水江市金月二礦,事故當班安排67人下井作業,瘋狂生產出煤、超定員、超能力生產。據了解,發生較大事故的天江、水花嶺、金月二礦、洲里村一礦都是沒有通過技改驗收的技改擴能礦井。這些煤礦的節后復產,沒有嚴格按照技改設計和要求,在指定區域組織技改施工,而是在非技改區域組織生產出煤,屬于典型的邊技改邊生產、重生產輕技改。
省安委會在3月3日嘉禾縣水花嶺煤礦事故發生后,曾下發警示通報,并派出督查組分赴各地檢查。讓人痛心疾首的是,時隔僅8天,冷水江市金月二礦又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就在事發當天上午,冷水江市煤炭局組織4名技術人員對該礦進行復產驗收,發現井下存在重大隱患,當即責令全井撤人并下達整改通知書。井下67人中有31人隨檢查人員撤出,其余36人僅安全撤出27人,9人因撤離不及,全部遇難。
9位礦工遇難了,是9個生命的終結,也是9個家庭的悲劇。如果不是檢查人員及時發現隱患,要求全井立即撤人,那后果更不堪設想!事故充分暴露出煤礦企業主的安全意識薄弱和一味冒險蠻干,是典型的不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行為,他們對安全監管指令置若罔聞、對生命極端蔑視的態度讓人無法原諒!一季度17起事故中,又有多少礦井實實在在落實了國務院23號文強調的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呢?
在這樣一些背景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出現超深越界違法生產、現場管理混亂等問題了。在常寧市天江煤礦,礦工下井不戴自救器,長期不按規定統一管理、嚴格發放和維護礦燈,事后檢查全礦礦燈失爆率達28.6%;而耒陽市洲里村一礦借技改之名非法組織生產,一條巷道內布置三個采煤頭,工人違章班中放糊炮,最終導致瓦斯爆炸。
在專題會議上,冷水江市、嘉禾縣相關負責人作深刻檢討,并稱“作為地方政府,我們深感愧疚和自責”。年年遏制事故反彈,年年事故總是反彈。到底如何才能遏制事故反彈?關鍵在于政府安全生產監管主體和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兩大法定主體”的責任落實。主體責任不落實,生產安全只能是一句空話;主體責任不落實,“不出事故是偶然的,出事故是早晚的”。
副省長劉力偉語重心長地強調:“4起事故都是發生在技改煤礦,都是因煤礦違法、違規、違章生產造成的,說明我們去年開展的煤礦整頓關閉專項行動在少數地方仍未真正落實到位,若稍有松懈,形勢隨時可能逆轉。各級領導同志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今年,省政府繼續在非煤礦山和道路交通兩個重點領域開展大規模的專項整治,為控制死亡人數作重點突破。如何汲取教訓、努力破解安全生產重點難點問題,煤礦事故的集中反彈是一個警示,在當前具有十分深刻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黑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