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 瀅
榜樣教育作為德育方法之一,是一種歷久彌新的教育方法。好的榜樣是某種思想品德的具體體現,具有生動、鮮明的形象,使人們對行為準則、道德規范易于理解,易于效仿,能使人們受到感染和激勵,因而具有強烈、深刻的教育作用。聯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作用,紅色資源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不僅會使旅游者心靈深處受到震撼,精神上補充了營養,思想上也會受到革命傳統的熏陶,在領略豐富多彩的紅色資源帶來的唯美享受的同時,旅游者在潛移默化中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把握好紅色資源的含義界定,對于當今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保證、內容的補充以及實效性的增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所謂的紅色資源是我們黨在經歷過革命歲月的浴血奮戰以及建設時期的艱苦卓絕之后所形成的歷史性遺存,它是我們國家寶貴的財富,它是我黨革命傳統優勢的具體表現,更是一種高效、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體而言,紅色資源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及其載體。由此可見,紅色資源包括兩種層面:一是物質性的紅色資源;二是精神性的紅色資源。物質的紅色資源指的是載體,比如革命歷史遺跡、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公墓、旅游路線、文學作品等;精神的紅色資源著重指革命精神的傳承,比如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些精神折射出的頑強拼搏、堅忍不拔的高尚品質同樣值得當代人學習與傳承;建設時期形成的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這些寶貴的資源曾經帶領中國人民歷經革命戰爭年代的血雨腥風、和平建設年代的艱苦創業、改革開放年代的開拓進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勤勞勇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形成的民族精神、革命的傳統精神,更是凝聚和激勵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奪取革命勝利和建設成功的強大精神動力,成為中華民族團結振興的精神支柱。
紅色資源具有獨特的教育性,這種教育性主要是以旅游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革命傳統為目的,為人們營造一種自我啟發的教育氛圍;紅色資源所滲透的厚重的歷史感,能使人們體會到民族自豪感,通過實踐性的觀摩、瞻仰與研習等一系列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讓人們在充滿豐厚文化積淀的革命環境中體驗革命生活,以期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游的目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大學生乃至更多的人群的教育作用,如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等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資源作為當代一種先進、優質的文化形式,其榜樣教育能夠挖掘人的內在潛力,從而發揮人的創造激情和巨大才能,有利于個人的精神提升與品格完善,也有利于個人理想的順利實現,紅色資源的榜樣教育作用日益凸顯。
1、紅色資源的導向作用。這里的導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傳播和發散的教育內容的作用與意義,包括價值導向和行為導向等。作為一種先進的社會范例,榜樣從來都是具體的和歷史的。由于榜樣使理想具體化,賦予理想的東西以現實的特征使它成為看得見的東西,因此可以幫助人們在具體生活中正確明辨方向與判斷是非。通過參觀紅色資源旅游勝地,學習革命先烈的奮斗歷程,可以對受教育者施加價值觀念的影響,進而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價值導向亦會激發人們的行為動機,人們會對有感召力的先進的人物產生欽佩的心理,視其為楷模、榜樣,在精神、人格以及行為等方面加以仿效。因此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有極大的感召力和說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行為導向,通常以革命領袖、革命先烈等英雄模范人物作為榜樣來進行行為導向,常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紅色資源的保證作用。保證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為基本的作用。在殘酷的革命戰爭年代,不論革命形勢怎樣風云變幻,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意志頑強、敢于斗爭、不怕犧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各種考驗,立場堅定、不畏艱險,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對革命理想的無比忠誠,對共產主義事業終將勝利的堅定信心,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今天予以繼承和發揚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理想、信念是照明燈,是我們人生前進的動力,也是拼搏進取的精神支撐,通過榜樣教育,幫助受教育者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指導,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責任感和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3、紅色資源的育人作用。這里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現在確立人才成長的正確政治方向、培育人才的新思想觀念等。而所謂的政治方向,是指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品質等的綜合表現。人的政治方向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習得的,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和社會實踐過程不斷確立的。紅色資源所體現出來的紅色精神得到廣泛傳播、傳承也是紅色資源存在的重要價值,并且在現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拓展了育人空間。全國各地的紅色旅游資源基地、圖片、資料、實物、健在老紅軍戰士的親身經歷等,使得紅色資源具有直觀、貼近的優勢,這也為受教育者提供了廣闊的實踐體驗陣地和鮮活的教材,有效地解決了榜樣教育的方法論問題。
總而言之,積極開發并且科學利用紅色資源,寓榜樣教育于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文化、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于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中去。
[1]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2]劉虹,陳世潤.紅色資源: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資源 [J].教育評論,2008.3.
[3]李永弟.紅色文化與傳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熊輝,仰義方.紅色資源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功能與運用[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5]何其二.榜樣教育與榜樣審美[J].黑河學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