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裔曉菁
源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演變為世界經濟危機,作為已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我國也深受其害,其中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最為深重。而我中小企業在緩解就業壓力,改善經濟布局、維護市場競爭活力、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對GDP的貢獻率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率超過50%,為城鎮提供的就業人口就達到75%以上,并吸納了75%以上農村轉移出的勞動力。中小企業如何化解當前金融危機對自身發展下去抑或能夠生存下來的不利影響成為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嚴峻課題。
日趨嚴峻和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對我國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現在我國美元資產投資的損失、國際需求減弱影響我國的出口、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大、撤資和熱錢加速流入的風險并存、投資信心和消費信心受挫等方面。對于我國絕大多數行業的中小企業而言,金融危機帶來的主要問題是由市場需求量減少引發的矛盾,企業間競爭加劇、商品價格下降、庫存增加等,繼而連鎖反應是資金鏈緊張、斷裂;企業裁員;企業倒閉。
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最集中體現在融資方面。融資難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金融危機下這個問題更加尖銳,甚至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中小企業要想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手段進行直接融資十分困難,雖然目前證券市場開設了創業投資板塊,但只是針對部分高科技企業,大部分中小企業仍然是以銀行的間接融資作為首選和最主要的融資渠道。目前,國家已經實施了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了銀行貸款利率,調增了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還出臺了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但是,銀行對中小企業發展信心不足,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銀行為了降低風險,更加慎重對待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對中小企業“限貸”、“惜貸”、甚至“停貸”的現象仍然存在。而中小企業一方面由于自身營業收入下滑、庫存增加和貨款回收困難等,再加上融資渠道單一,導致企業資金緊張,其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另一方面由于投資規??s減,投資速度減緩,影響了對企業有利項目的推進,制約了企業發展。因此,中小企業要走出困境,依靠政府和外力的協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加強自身的建設,建立高效的管理機制,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
(一)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分析機制。中小企業應摒棄憑經驗管理的落后方法,將財務分析納入到企業管理的正常軌道中去。首先,用比較分析法對報表中的各項數據進行前后期對比分析,找出差距,并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以便改進工作;其次,用比率分析法來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并通過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找出本企業與行業先進水平的差距,以及企業不同年度財務比率的增長變動趨勢,從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再次,用趨勢分析法來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發展變化趨勢,以便更好地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
(二)預防資金鏈斷裂,加速現金周轉
1、對現金流量進行動態控制,預防資金鏈斷裂。編制現金預算表,確定現金收入,計劃現金支出,要時刻了解企業的資金狀況。企業每日要將收入和支出及時編制收支日報表,月末形成月報表,及時將現金收支的實際情況與預算數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調整現金預算,提早做好資金的統籌安排。
2、減少預付款項,提高預收賬款比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首先,應收賬款的事前管理方面,對客戶信用度以及經營狀態要事前、全面調查。調查不能局限于客戶提供的會計報表,還應調查客戶的電費單、稅單、海關進出口單,這些才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狀況。此外,還應調查與客戶有往來的企業對其信譽的評價。企業根據調查的結果制定賒銷政策,并盡量要求客戶使用銀行承兌的應收票據以減少壞賬的產生;其次,加強應收賬款的事中管理。在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減少企業的壞賬損失。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一般情況是由財務部門管理,銷售部門催討。部門之間應及時溝通,減少不必要的紛爭。財務部門對發生的應收賬款應定期與客戶對賬,要形成合法有效的對賬憑據,并將對賬結果實時反饋到銷售部門,以便及時追討以及制定下一步的賒銷政策。以制度的形式規范相關人員的行為,做到責權分明;最后,應收賬款一旦逾期拖欠,企業應該高度重視,認真分析是自身的產品服務問題還是客戶的信用問題。一方面加強催討,另一方面應與客戶進行交流溝通,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對于惡意拖欠、品質不良的客戶,可以聯合其他被拖欠的企業訴訟于法律。此外,還可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將應收賬款質押以盤活企業資金。
3、加強存貨管理,努力防止資金沉淀。企業要適時關注分析市場動向,科學制定內部存貨數量,堅持以銷定產,調整產品結構,以有效平衡與控制存貨的風險。比如,原材料的采購周期可以由原來的定期采購改為根據生產的安排進行靈活的不定期采購,并積極降低采購成本,以此降低存貨的成本,節約資金。
(三)控制成本費用
1、拓寬進貨渠道,降低外購成本。降低外購成本不僅體現在減少現金流出方面,更直接地反映在產品成本的降低、利潤的增加上。面對金融危機環境下的市場價格波動,要求業務人員在采購前必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工具了解進貨渠道,爭取合理價格。對采購價格的審核人員,應該加大詢價的密度和力度,通過電話、網絡等信息手段貨比三家,制定基準價,對采購價格偏離基準價一定限額的進貨,要求供貨商做出解釋或價格折讓。對大宗商品要采用公開招標等方式,增加進貨的透明度,盡量消除價格波動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降低采購成本。
2、全面預算,加強對成本費用支出的控制。成本費用控制要從小處著手,體現于每一細節中。生產部門編制標準用料設定表、標準人工設定表和標準制造費用設定表時,要依據產品的市場價格、目標利潤和原材料、人工、制造費用消耗定額等確定目標成本。把目標成本分解到產品開發和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目標責任落實到人,嚴格考核成本指標,嚴格兌現獎懲。職能部門應采用零基預算,不受以往預算安排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影響,將一切預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和可能來編制預算。對一些管理費用,如業務招待費,應參照企業全年按銷售凈額的一定比例實行總額控制辦法;如業務人員的辦公差旅費,應采取與其業績相掛鉤的方法等。各部門每月應對當月費用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各種問題,并總結經驗提出建議,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3、改進技術,降低成本。成本控制并不是一味地壓縮成本支出,不能因急于削減成本而忽視了某些重要的技術改進機會。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改進現有產品的功能成本率,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大量的實踐證明,通過技術創新,在產品質量、款式、性能和工藝裝備上不斷改進,以達到技術成本領先的戰略,是企業得以長足發展的一大法寶。還有,在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中,實現自動化管理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手段。此外,在籌資管理中,雖然融資環境困難,企業仍應密切關注并利用政府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積極主動地與中小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建立銀企合作關系。在投資方面,此時應該采取穩健的投資策略,對增長潛力不大、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業務要及時退出,增加企業現金資產以用于優勢業務,適時進行產業結構升級。
(四)以對內投資為主,加強投資風險防范。根據我國中小企業投資決策中存在的缺陷,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筆者主張中小企業投資應以對內為主,面向市場,進行科學合理分析,努力降低投資風險。
1、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對內投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新產品試制的投資;二是對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的投資;三是人力資源的投資。目前,應特別注意人力資源的投資,從某種角度說,加強人力資源的投資,擁有一定的高素質的管理及技術型人才,是企業制勝的法寶。
2、分散資金投向,降低投資風險。中小企業在積累的資本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經營,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從而分散投資風險。
3、應規范項目投資程序。當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實力之后,可以借鑒大型企業的普遍做法,規范項目的投資程序,實行投資監理,對投資活動的各個階段做到精心設計和實施。另外,要注意實施跟進戰略,規避投資風險。
[1]尹建榮.淺談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J].商場現代化,2008.9.
[2]謝榮雄.金融危機考量下的中小企業財務模式創新[J].發展研究,2009.6.
[3]蔡榮芝.在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應對財務困境的幾點建議[J].消費導刊,2008.9.
[4]張凝.中小企業發展中的財務管理問題及解決之道[J].中外企業家,2008.8.
[5]劉雙越.關于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討與對策[J].財經界,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