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我們經過多年努力和各相關單位部門的支持配合,先后制定了《合肥市城市橋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橋梁設施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合肥市橋通管理所冬季橋梁應急處置預案》《合肥市城區市管橋梁低溫雨雪天氣應急工作預案》等城市橋梁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使橋梁應急工作基本框架初步形成。這些預案的制定,對加強城市橋梁應急預案框架體系建設,提高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力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充分依靠廣大干部職工,以保障城市橋梁安全為根本,以落實和完善應急預案為基礎,以提高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能力為重點,逐步建成覆蓋城市橋梁方方面面的應急預案體系;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行政領導責任制,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處置隊伍建設;構建統一指揮、反映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制定和完善應急管理措施辦法,建設突發事件預警預報信息系統和專業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管理保障體系,形成單位主導、部門協調、職工參與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城市橋梁應急機制,對于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預防和減少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應急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性較強工程,為此,我們應該結合實際,立足長遠,多措并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做好城市橋梁應急預案編制修訂和管理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和完善橋梁應急預案,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處置程序。盡快構建覆蓋橋梁管養各方面的預案體系,并做好各級各類相關預案的銜接工作。加強預案編制質量,增強預案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要根據突發事件分級標準,明確各專項預案的操作規程。加強對預案的動態管理,進一步明確預案修訂、備案、評審、升級與更新制度。建立處、所、基層班組三級預案庫,提高預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狠抓預案落實工作,經常地開展預案演練,不斷提高實戰能力。
1 )建立健全城市橋梁應急管理組織體系。處屬相關部門是橋梁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構,其下屬所隊是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工作機構,應依各自職責負責好相關類別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各專項應急指揮機構要進一步強化職責,充分發揮在相關領域應對突發事件的作用。設立應急管理辦公室,作為統籌應急管理工作的辦事機構。各所隊要進一步明確專(兼)職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履行值守應急、信息匯總、綜合協調等職能,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發揮運轉樞紐作用。2)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協調聯動,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應急管理聯系工作機制,研究應急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加快突發事件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應急處置及調查評估等機制建設,建立工作例行報告制度。各單位都要設立相應的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履行組織應急、信息匯總、配合協調等職能。加強各級各類應急管理機構的協調聯動,進一步明確應急指揮機構職責,充分發揮其在相關領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作用。要建立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構建統一指揮、反應敏捷、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制定和完善我局應急管理的相關制度,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預報預警信息系統和專業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管理保障體系,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調、條塊結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1 )加快推進應急平臺建設。應急平臺建設要統籌規劃,切合實際,注重實效,要依托政府系統資源網絡,規范技術標準,充分整合利用現有專業系統資源,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滿足值守應急、信息匯總、指揮協調、視頻會商等基本功能,要積極推進城市橋梁應急聯動系統建設,按照“信息統一接報,分類分級處置”的原則,實現應急信息接報平臺的整合。同時,盡快制定缺項的應急專案,補充前期的應急框架體系。2)強化突發事件的信息報送和預警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制度,明確信息報告的責任主體,確保重大突發事件及時準確上報和妥善處置。設立基層信息員,不斷拓寬信息報告渠道。要抓緊建設各類突發事件預警系統,建立預警信息通報與發布制度,充分利用電子屏幕、內部網絡平臺、手機短信息、電話等各種載體和手段,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以實現橋梁結構安全的動態監測為目標,積極推進橋梁設施的網絡化、信息化的工作,加強數據積累工作,為橋梁設施的預測、預警、預防提供科學化的管理手段,完善橋梁結構安全的監測和預警機制。3)健全城市橋梁應急處置隊伍體系。建立充實城市橋梁應急處置隊伍,開展橋梁應急處置演練演習,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專家庫,完善專家參與橋梁應急管理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橋梁專家的專業特長和技術優勢,提高應急處置輔助決策的支持力度。4)加大橋梁應急處置工作力度。進一步規范橋梁應急處置工作程序,明確突發事件發生后,及時掌握、準確判斷突發事件發展態勢,啟動相關預案,組織調動應急資源和力量開展處置工作,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態發展,應急處置結束后,及時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督促相關單位落實整改措施。要以橋梁及附屬設施的管理的基層管養單位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橋梁應急管理工作。要求基層單位針對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制訂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經常性地開展橋梁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增強橋梁安全意識,努力提高職工的處置能力,做到有預案、有隊伍、有聯動機制、有善后措施。進一步加強因外部影響引發突發事件的管理,危險品運輸及超載車輛上橋、交通事故引發的設施損壞和氣象災害等,都有可能引發突發事件,我們要加強與安全監管、交警、消防及車輛管理等部門溝通,建立聯動機制,確保最快時間處置突發事件,確保橋梁結構安全,減少對交通的影響。5)抓好橋梁風險隱患普查和監控工作。對可能造成橋梁突發事件的危險源、危險區域、安全隱患進行普查登記、分析評估、治理整改和統計匯總。同時建立各類風險隱患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對重大風險隱患,要進行實時監控。進一步加強各部門、重點部位安全管理的監督檢查,嚴密防范各類安全事故。對已存在隱患的設施要制定有效的、針對性的措施,威脅到車輛通行安全的橋梁,應立即封橋,專題研究確定維修方案,組織實施結構加固或改建,避免突發事件。6)統籌管理各類橋梁應急資源。建立應急資源儲備制度,在對現有各類應急資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礎上,統籌規劃應急處置所需物料、裝備、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資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對現有的應急物質(設備、車輛等)進行梳理,并登記造冊,保障應急工作正常開展。開展應急設備需求的專題研究。為降低應急成本,小型機具設備盡量兼顧日常和應急兩用;大型機具設備使用頻率低,建議由政府建立儲備庫,統一調配使用、資源共享,提高應急設備使用率。
1 )積極開展橋梁應急管理培訓。要將橋梁應急管理培訓納入教育培訓體系,制訂培訓規劃和培訓大綱,明確培訓內容、標準和方式。加強干部職工和應急處置隊伍安全知識、處置技能和操作規程的培訓。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強化培訓考核,確保安全培訓普及面達100%。2)大力宣傳普及橋梁應急知識。要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傳播手段,開展有關橋梁應急防護知識教育,深入宣傳各類橋梁應急預案,開展現場宣傳、知識競賽等活動,全面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知識和技能,擴大橋梁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蓋面。3)做好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工作。要高度重視橋梁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輿論引導和輿情分析工作,為積極穩妥地處置橋梁突發事件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堅持及時準確、主動引導的原則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橋梁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
1 )進一步加強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成立橋梁應急處置的工作責任制度和處置領導小組,認真研究和把握橋梁應急管理工作的內在規律,不斷總結、完善和推廣橋梁應急處置工作后的經驗,增強處置能力。同時,要建立并落實橋梁應急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對橋梁處置過程中出現的失職、瀆職等行為要追究相關責任。2)建立橋梁應急管理投入機制。建立健全橋梁應急管理保障資金投入機制,保證橋梁應急管理工作經費,并納入年度預算,適應應急隊伍、裝備、交通、物資儲備等方面建設與更新維護資金的要求。建立安全生產經營的長效投入機制,增強橋梁安全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3)加強評估和統計分析工作。有關部門要針對橋梁突發事件的處置及相關防范工作做出評價,對年度橋梁應急管理工作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并形成工作評估分析報告。加強橋梁應急管理統計分析工作,完善分類分級標準,明確責任單位和人員,及時、全面、準確地統計各類橋梁突發事件相關情況,建立事件檔案,為提高處置能力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為以后的處置工作提供依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預防和處置各類橋梁應急工作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物質和技術準備,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體制,不斷提高預防和處置橋梁突發事件的能力,為橋梁應急管理工作可持續的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保證了橋梁設施安全受控、運行正常,使市民出行安全和暢通,為合肥的和諧崛起添力增色。
[1] 王 亮,史永恒.淺論橋梁結構鑒定評估與加固[J].山西建筑,2009,35(20):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