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芳
(臨沭縣水利局,山東 臨沭 276700)
自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開展以來,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要求臨沭縣水利普查工作如期展開。縣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級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普查人員認真開展工作,統一思想,明確任務,通過落實專人負責、經費保障、集中填報、三級審核等措施,嚴把進度和質量,圓滿完成了水利普查清查階段的工作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
水利普查工作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調查任務重,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一個運行良好、領導有力的組織機構是水利普查工作開展的基礎。為此,臨沭縣專門成立了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成員為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水利局,具體負責普查工作的業務指導、督促檢查、數據處理和綜合協調等。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也成立了相應組織,開展有關工作。為做好普查工作,縣政府多次召開工作會議,對水利普查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并將該項工作列入年度經濟工作重要考核內容之一。
各級落實了水利普查工作經費,縣水利普查辦設置了固定的辦公場所,購置了各類辦公設備。按照水利普查的內容分工,為保持工作的連續性,縣水利普查辦公室落實專項普查人員2人,做到專職人員1名,專業相對應的科室人員1名。各鄉鎮、街道、開發區配備了微機等必要的辦公設施,充實了辦公人員。通過加強機構建設和落實工作人員,為順利開展水利普查提供了基礎保障。
結合臨沭實際,制定了臨沭縣水利普查辦公室工作職責、水利普查工作制度、保密制度、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工作職責等各項制度。并根據國務院水利普查總體方案,結合臨沭實際,編制完成了全縣水利普查實施方案。在清查登記階段,進行了廣泛宣傳活動。一是舉辦全縣水利普查電視知識競賽,并利用廣播電視臺對競賽實況進行全程轉播;二是通過組織宣傳車、懸掛過街橫幅、在顯眼處粉刷固定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水利普查;三是制發水利普查工作周報,對水利普查過程中的組織領導、進展過程等進行宣傳報道,四是通過報紙、電臺和網絡等媒體全方位介紹水利普查工作進度,以報紙刊登專版文章、電臺新聞和網絡信息短訊的形式,及時更新,及時跟上,以最快的速度最準確的資料在社會上進行宣傳,積極營造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圍,從而有效地促進水利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是一項綜合性、全方位的普查,涉及內容多、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為切實搞好這項工作,臨沭縣前后共選聘17名業務技術骨干,參加了國家、省級培訓班。全縣共選聘水利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527名,做到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至少3名普查指導員,每個自然村至少1名普查員。以參加國家、省級培訓班人員為師資,在對全縣所有水利普查指導員進行集中培訓的基礎上,派出人員分鄉鎮、街道、開發區集中對村級普查員進行培訓。全縣共舉辦各類培訓20余期。與此同時,為保證水利普查工作進度和質量,先后3次組織全縣12個鄉鎮、街道開發區普查指導員集中到縣普查辦集中辦公,現場加強技術指導。有的鄉鎮也將普查工作集中到鄉鎮或工作區辦公,既提高了效率,又確保了質量。
為做好臺帳建設工作,局抽調人員共分4個小組對縣屬有關單位和個人,各鄉鎮水利站長對所屬鄉鎮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利普查臺帳建設表格發放工作,指導相關單位或個人建設臺帳。通過發放臺賬建設回執單,細化臺賬建設和落實相關人員責任。縣水利普查領導小組派出督導檢查組,對全縣各鄉鎮、街道、開發區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開展情況,包括臺賬建設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確保了該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1)合理劃分水利普查分區。按照“在地原則”,根據普查對象特點和縣域內行政分區情況,全縣共劃分縣直、白旄、臨沭等共13個鄉鎮普查分區,根據行政村劃分村級普查區,再根據自然村劃分村級普查小組。制作了縣域內普查區劃示意圖,明確各級清查范圍。
2)做好清查登記關聯文章。在搞好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初始名錄編制工作的基礎上,縣普查辦將準備好的水利普查有關資料逐級下發,普查員按普查分區進行“地毯式”清查,確保清查對象不重不漏;依據“清查初始名錄”采取走訪登記、檔案查閱、現場訪問等方式逐一清查。將清查結果與“初始名錄底冊”進行核對,重點核查變更、消亡或新增加的普查清查對象。
3)認真填寫清查表。在清查表填寫中,按照“誰管理,誰填報”的原則,清查登記時普查員確定普查表基層填表單位和組織填報機構??h普查辦負責發放、回收、審核、錄入清查表,并負責指導普查對象管理單位填報清查表?;鶎犹畋韱挝回撠煫@取普查數據,填寫普查表,并負責清查表的內部審核。正式清查表的填寫,要求做到填寫規范,筆跡清晰美觀,所填寫選項完整無誤無漏。
4)嚴格清查對象審核和分區抽查驗收。普查指導員負責對清查表進行人工審核,結合工作底圖,與清查初始名錄進行對比,重點核對發生變化的清查對象,對漏報的清查對象及不符合審核條件的對象進行及時核實、更正和補報。并采取交叉作業的方式,對全縣13個普查分區進行抽查驗收。區分清查對象,抽取部分清查區域,結合清查工作底圖,采用業內分析與外業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復核清查表,發現問題及時修正。未滿足質量控制要求的,進行重新清查、補正,直至滿足規定要求為止。
5)認真進行清查數據錄入處理??h水利普查辦審核完成的正式清查表,由普查人員按照專業分工分別錄入或組織錄入人員集中錄入。為保證數據質量,通過抽查8%的數據進行復錄比對。數據處理始終堅持全過程、全員質量控制,逐級、分類質量控制,定量為主、定性為輔的質量控制原則,全面建立了數據質量控制制度。嚴格按照數據接收審驗、計算機審驗、分專業詳審、跨專業聯審和數據終驗等5個步驟組織開展基層臺賬登記系統清查數據審驗工作,對錄入數據的完整性、規范性,關聯一致性、表內數據取值的有效性和邏輯一致性進行審查,最終達到清查數據齊清定的要求。
為使清查登記工作扎實有效,縣里按鄉鎮分片成立巡查工作組,定期不定期地對各鄉鎮級普查區域的普查工作巡回檢查,掌握水利普查工作開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從行政、業務和技術層面,有針對性地做好督促、指導和整改工作。同時,結合各階段工作重點、難點,適時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對于水利普查工作落后的鄉鎮,加大督導監控力度,促進全縣水利普查工作向縱深發展。
在省、市、縣三級組織的水利普查驗收中,臨沭縣因清查資料完整、內容齊全、格式正確、手續規范,清查表填寫規范、完整,清查數據錄入與紙質清查表一致,得到了省專家組的高度評價。這次共抽查了河湖基本情況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況普查、經濟社會用水情況調查、河湖開發治理保護情況普查、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普查和灌區專項普查、地下水取水井專項普查7項內容,經省專家組抽查驗收,臨沭縣本次5項普查清查內容和2個專項普查清查均做到了漏報、錯報率為零,清查表數據漏填率為零,清查表數據錯填率為零,完全符合《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質量控制工作細則》有關要求,省(市)有關領導給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