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日本人都對某些山有著崇拜之情,他們視這些山為神山,認為山上住著眾多的神靈。日本的神山都有著明顯的特征,比如火山,或者是有冰雪覆蓋的山峰等。
活火山的爆發,以它的可怕力量而被視為神跡。由于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帶頂部,因此就有很多火山被當作崇拜的對象而受到人們的尊重,富士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在日本,相對較高的山如富士山、白山、迦山、立山黑部等,都有被冰雪覆蓋著的山峰在和周圍環境的對比中脫穎而出,很是搶眼,因此,它們被毫無異議地奉為神山——這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如中國的珠穆朗瑪峰、新西蘭的魯瓦皮胡火山。在日本,這樣的山吸引了神龕和寺院的修建,苦行者的旅行也是在這些山中開始的。積雪蓋頂的高山使人們意識到了充裕的水資源,山神能在干旱時行云布雨,這在古代被人們深信不疑。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山體呈優美的圓錐形。富士的名稱發音來自日本少數民族阿伊努族的語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現在,富士山在日本被譽為“圣岳”,是日本的神圣象征。在富士山的山頂,設有淺間大社,用于祭祀富士山的神靈。淺間大社內供奉的神靈,傳說是在《記紀神話》中出現的女神“木花開耶姫命”。從江戶時代開始,人們對富士山的信仰逐漸增強,專門在各地堆起許多“富士冢”。
所謂“富士冢”,指的是在能夠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人工堆起的小山丘,在山丘頂部,還建有淺間神社供人參拜。在高漲的富士山信仰背景下,江戶時代誕生了許多以富士山信仰為基礎的神道教、佛教混合的宗教,這些宗教與現在的丸山教、扶桑教等都有著聯系,即使在現代,也有許多以富士山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組織。
立山黑部位于日本中部,有“日本阿爾卑斯山”、“日本最后秘境”之稱,自古被視為日本的靈山。每年除大雪無法通行的半年封山期,其他時間這里充滿了奇景:春日有氣勢磅礴的巨大雪墻;夏季時節層巒疊嶂;秋日滿山楓葉與峰頂初雪交相輝映,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前往觀賞。而立山黑部每年最令人期待的景致是春天的雪墻。經過一個冬天的封山后,在4月份,雪地中形成了一二十米高的雪墻,非常壯觀,身處其中,可以親手觸摸到如極地般的冰壁,感受抬頭僅見一線天的震撼,仿佛置身于一片白色的仙境。
白山是由于火山活動形成的,有御前峰、大汝峰、劍峰等,還有翠池、千蛇池等7個高山湖和雪溪、姥瀑等有名的瀑布,以及上百種高山植物,是登山愛好者十分偏愛的山。
除了這三大神山外,在日本,還有很多山被人們奉為神山,如位于日本熊本縣的阿蘇山、長野縣的淺間山等。筆者研究認為,要想被封為神山,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美麗并且有規律的比例(接近圓錐);位于一個合理的位置,在其附近的平原上有村落;被稠密的綠色森林覆蓋;附近要有一條河能使神靈們和塵世隔絕;周邊有一棵大樹或者巨大的石頭。
神山和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系,最典型的例子是比睿山,這里的延歷寺是日本天臺宗的道場。日本天臺宗的始祖是一位法號叫“最澄”的日本僧人,公元800年左右,他從中國將天臺教義帶回了日本。最澄13歲就出家,從小聰明過人,不但看遍寺里所有的經書,而且對于經書的內容也能深入理解,他最崇敬的人就是中國的鑒真和尚。后來,他來到中國浙江省的天臺山學習教義,天臺山是聞名天下的佛教圣地,也是天臺宗的發源地。最澄將天臺宗的宗教觀帶回日本流傳,比睿山的延歷寺則成為他傳教的道場,中國長期發展的關于神對自然萬物的庇護思想大大地影響了日本的佛教,比睿山也因此被日本人尊為神山。
神山已成為日本人精神歸宿的圣地,這不僅是對自然美景的單純贊譽和景仰,也體現出他們基于神話傳統的歷史觀和崇尚自然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