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消息:據科學家權威預測,從現在起到公元2050的39年間,全球的海洋珊瑚將徹底滅絕。或許有人會覺得,39年太過遙遠,而自己深居內陸,海洋里發生的事能和自己有多大關系呢?
這樣的觀念確實錯得太深。因為珊瑚礁和陸地上的熱帶雨林一樣,都是極其精致、復雜的生態系統,是大自然億萬年演化的結果,它們哺育了海洋中四分之一的物種。珊瑚礁就像一片片肥沃的耕地,海洋生物在里面日復一日地生長,為人類提供著大部分海產品。如果珊瑚滅絕,我們的餐桌將變得索然無味——蠔油、蝦醬不見了,甚至常吃的魷魚、帶魚也會消失無蹤,許多海洋物種將面臨著滅頂之災。
科學家指出:珊瑚滅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慢慢累積的結果,導致珊瑚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使海洋溫度上升、海水酸化,一系列的災難也因此顯現……珊瑚在消失的同時,也見證著人類的劫難。
破壞珊瑚無異于自掘墳墓,遺憾的是這么多年人類就是這樣做的:填海造陸、石油開采、大肆捕撈等行為,都在破壞著珊瑚的生存環境,在今天的大陸近海,80%的珊瑚都已死亡。惡果當然是立竿見影,2004年印度洋海嘯,島國斯里蘭卡遭受重創,損失慘重……事后,專家分析后不無痛心地指出:如果斯里蘭卡外海的珊瑚礁不受破壞,那就會大大遲滯海嘯的推進速度并削弱其威力,更多的人就能幸免……
盡管珊瑚的現狀已無法讓人樂觀,但造物主總是心懷憐憫。時至今日,世界上仍然有5個地區的珊瑚礁幾乎未受打擾,保持著原始的面貌,它們是:加勒比海博奈爾島、埃及沙姆沙伊赫、印度尼西亞科莫多島、馬爾代夫、巴西阿波羅荷斯群島。這些地方的珊瑚斑斕、絢麗,生機勃勃,看著它們,迫在眉睫的滅絕實在難以想象……
在本期有關珊瑚的策劃中,我們以《最后的珊瑚美地》為題,推出了上述5處珊瑚景觀,以饗讀者。這既是對可能將逝美景的提前緬懷,更是對珊瑚保護的大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