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剛剛聽到的笑話:說是英國留學生群里聊天,有愛國青年義憤填膺道,咱們趁著騷亂,去把大不列顛博物館里的中國文物都給搶回來還給故宮吧,那么多的瓷器青銅器啥的!群里人紛紛響應,出謀劃策。然后有個人幽幽地說了句:搶回來又被故宮摔碎了怎么辦……于是群里頓時安靜了。
老曹:現在故宮曝出來的還只是一些蠢事,就擔心接著會曝出什么盜賣、私吞,那就徹底完了。
四川省宜賓市副市長徐進:“我去過60多個國家,深深懂得規劃先行對于城市發展的至關重要。”有網友跟帖:“去過60多個國家,這錢都是誰出啊?”被質疑后,宜賓新聞網刪除了“去過60國”內容。
老曹:原來徐副市長是當代馬可·波羅,看來有五糧液墊底,再遠的地方都去得成哪!
@中國秦火火:經多方求證,現在得到柴靜的幾點消息:一,她于7月6日同白巖松、劉建松、棋哥一起吃過飯;二,她7月22日于寧波采訪紅色特工朱楓后代;三,她于7月27日和同事陳曉卿一起吃過飯;四,她于7月31日與姚晨合影留念;五,棋哥和沈浩波證實她在籌辦新欄目《看見》,將于8月播出,證實完畢,我們大家可以放心了 。
老曹:一個優秀的電視人一段時間沒見人影,就會引起眾多的擔心和猜測,這是她的榮耀,卻是另外一些人的恥辱。
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尹韻公:我們的輿論監督與西方的輿論監督不同,西方的所謂輿論監督就是出丑,是嘩眾取寵,我們的輿論監督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實際工作。
老曹:人家西方都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咱們的一些學者倒是與人家的很不相同。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李慶平11日在滬出席“第四屆滬臺民間論壇”時就兩岸青年交流提出“新五識運動”的概念,并稱交流應產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合作”的新思維。
老曹:兩岸有共同的利益基礎,這是兩岸年輕人日后交往最實質的基礎,也是身份認同的關鍵。
日本前外務大臣前原誠司8月5日從北海道出發,以國會議員身份前往日本與俄羅斯存在領土爭議的島嶼之一擇捉島訪問。這是日本前外相首次訪問“北方四島”、即俄羅斯所稱“南千島群島”。
老曹:俄羅斯讓前原誠司登島,凸顯了對這些島嶼的主控權。
@王文的感悟:現在中國一線記者太年輕,基本與美歐記者平均差10歲。常見某些小青年采訪國際名流,問得很簡單,屬ABC層面。對方常會客套地笑,像打發自己家小朋友一樣給出敷衍的回答。所以我強烈建議,做國際報道的媒體一定要多派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記者外出采訪,那代表著你們媒體的水平,也代表國家!
老曹:這樣的記者哪兒來?經驗從哪兒來?人家的資深記者也是從年輕做起的。等白巖松們一直做到華萊士那樣的年歲(88歲退休),能不成熟?
香港《文匯報》報道,“韓流”襲港日現象多年后,日本最近出現“反韓流”,大批民眾于8月7日在東京臺場的富士電視臺總部外聚集,抗議該臺播放大量韓國節目。主辦單位稱有2500人參與集會。韓國網民對于“反韓流”怒不可遏,不少人聲稱會抵制日本,令日韓關系進一步繃緊。
老曹:這些日本人夠無聊的。人家電視臺喜歡播放韓國節目,一定是因為喜歡看的人多,收視率高,你們管得著嗎?只是今天日本居然也出現“哈韓”,有點叫人意外。一個國家經濟社會長期呆滯,也會影響到大眾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