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37 上海西南模范中學 張太樹
中國古代的數學大師劉徽在公元263年的劉徽原理中闡明:任何一個多面體都可分解為長方體、塹堵、陽馬、鱉臑.本文就和大家一起辨“中國元素”,妙解高中立體幾何問題.
首先,來認識一下這些“中國元素”,塹堵是長方體體積的一半.

將塹堵沿以頂點到相對的一棱分割,便得到一個陽馬,與一個鱉臑.

本文大膽的古為今用,把平行六面體分割出來的組件都稱為塹堵、陽馬、鱉臑.

特征:三線兩兩垂直解題思路:補成正方體或長方體.
例1 過球O的球面上一點P作球的兩兩垂直的三條弦PA,PB,求球O的半徑.
解析 構造長方體,以P為頂點的三條棱PA,PB,PC兩兩垂直,球O就是這個長方體的外接球,對角線PD就是球O的直徑,設半徑等于R,則有2R=

特征:正四面體 解題思路:補成正方體.
例2 甲烷分子(CH4)由一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其空間構形為一個各條棱都相等的四面體,其中四個氫原子分別位于該四面體的四個頂點上,碳原子位于該四面體的中心,它與每個氫原子的距離都相等.若視氫原子、碳原子為一個點,四面體的棱長為a,求碳原子到各個氫原子的距離.

解析 顯然,四面體的四個頂點在以中心(碳原子)為球心,中心到各頂點(氫原子)的距離為半徑的球面上.
如圖,將此四面體ABCD補成正方體BD',其中A',B',D'也在球面上.設碳原子到每個氫原子的距離為x,則 2x=BD',BD',AB(a),AA'之間的關系是a=AB=

特征:直二面角 解題思路:補成正方體
例3 如圖4,把正方形ABCD沿對角線AC折起,使得平面DAC⊥平面BAC,求折疊后直線AB與直線CD所成的角.

解析 此題思路并不復雜,但按常規方法有一定的運算量,如果我們來研究如圖5的正方體EFCA-QGHP,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圖5中的平面DAC與平面BAC即為符合題意的圖形.
∴求直線AB與直線CD所成的角即求直線AF與直線CP所成的角,而正方體中CP∥QF,
∴直線AF與直線CP所成的角即為直線AF與直線QF所成的角.
∵△AFQ是正三角形,
∴直線AF與直線QF所成的角等于60°,
∴直線AB與直線CD所成的角為60°.
特征:直四棱錐 解題思路:補成正方體或長方體.
例4 如圖6,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側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點.(1)求證:PA∥平面BDE;(2)在棱PB上是否存在點F,使PB⊥平面DEF?證明你的結論.

解析 (1)略(2)原圖為正方體紅色部分,顯然黑色平面DGH⊥PB,故平面DGH與PB交點為F.
特征:正四棱錐 解題思路:補成正四棱柱.

由正四棱錐補成正四棱柱從而做題.
例5 如圖,求所有棱長為a的最“美麗幾何體的體積.

以上思路,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發,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