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月榮 陳世新 韋國雨 楊杰林 梁德援 賴月斌 李培燕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中醫醫院,廣西 桂平537200)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是指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壓瘡的治療和護理一直是醫學和護理領域的難題。我院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自制解毒生肌膏聯合TDP照射治療Ⅲ期壓瘡,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患有Ⅲ期壓瘡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齡24~92歲,平均65.28歲。其中,骨折38例,骨折后癱瘓9例,腦血管疾病后遺癥13例,呼吸系統疾病9例,消化系統疾病6例,循環系統疾病2例,其他3例。壓瘡面積最小2cm×3cm,最大10cm×15cm。壓瘡分布:骶尾部52處,髖部27處,踝部13處,臀部9處,足跟部8處,背部7處,小腿外側2處,膝1處,肘1處。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對照組3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解毒生肌膏的配制 解毒生肌膏由白芷、紫草、甘草、乳香、沒藥、當歸等中藥經特殊加工而制成。
1.2.2 治療方法 (1)觀察組:局部進行常規清潔、消毒。清除壞死組織后,用TDP照射20min,再用解毒生肌膏涂敷于壓瘡表面,約1mm厚,涂敷范圍超過壓瘡創面邊緣0.5cm,外敷無菌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換藥、照射1次;(2)對照組:局部清潔、消毒方法同觀察組,用適合創面大小的無菌紗布浸泡慶大霉素覆蓋在創面上,外敷無菌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在局部治療的同時,兩組均予常規護理并積極治療患者的原發病。
1.3 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潰瘍愈合,痂皮脫落;顯效:創面干燥無分泌物,潰瘍縮小,有肉芽組織生長;好轉:創面滲出物減少,潰瘍面無擴大;無效:創面滲出物未減少,潰瘍面無變化或擴大。從治療開始,每7天觀察記錄創面愈合情況,創面愈合當天或治療4周后評價療效。治愈、顯效及好轉為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徹底清創 清創前,先對壓瘡進行評估,如大小、部位和外觀(肉芽組織、黑痂、腐肉、滲出物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清創,用無菌生理鹽水或3%過氧化氫溶液清洗創面后,去除壞死組織及分泌物,清創至創面新鮮。清創處理過程中,避免損傷創面正常組織,以利于基底肉芽組織生長。
2.2 TDP照射的護理 指導和協助患者充分暴露創面后用TDP治療儀對正壓瘡部位照射,距離30~40cm,并根據患者的感覺、局部對溫熱耐受程度及時進行調整,既要保證照射的應有效果,又要避免燙傷,以照射局部感覺溫熱舒適為宜。
2.3 涂敷解毒生肌膏的注意事項 每次換藥前應將原有的殘留藥物及滲出物拭凈,注意防止損傷新鮮肉芽;TDP照射后,要及時涂敷解毒生肌膏,保證創面處理工作的連續性,使創面照射后及時有藥物覆蓋,有效地阻止細菌的侵襲和繁殖,避免污染,加速創面愈合;解毒生肌膏涂敷要均勻,厚約1mm,在避免涂敷太厚、造成藥物流出敷料外及藥物浪費的同時,也要防止涂藥太少,達不到應有的治療作用。此外,要動態觀察藥物對創面的作用及不良反應。
2.4 加強基礎護理 減少局部組織受壓是防治壓瘡的關鍵,合理變換體位是間歇性解除壓力較為簡單的方法。根據創面的位置協助患者選取合理的坐、臥體位并1~2h變換一次,每種體位都以創面不受壓為前提,兼顧舒適度。也可以選用海綿床墊、氣墊床、氣圈等輔助用具,以減輕局部壓力。經床或輪椅搬移患者時,抬起后再移動,或者借助拉動床單來協助患者的床上移動。對于需要抬高床頭大于30°的患者,可在骶尾部墊氣圈,架空骶尾部,以減輕剪切力的發生和造成骶部的受壓。同時,保持局部清潔、干凈。在護理過程中,注意做到既保證已有壓瘡的部位不再受壓,又要預防其他部位出現新的壓瘡。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改善全身營養狀況等護理措施。
3.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例)
3.2 兩組平均治愈時間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平均治愈時間(d,±s)

表2 兩組患者平均治愈時間(d,±s)
t=6.17,P<0.001
組別 例數 治愈例數 治愈時間觀察組38 20 23.45±3.62 42 40 15.45±4.98對照組
中醫學認為,久病體虛、年老體弱者,氣血已虧,如長期臥床可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失于溫煦濡養,造成肌膚腐爛、染毒而成壓瘡[1]。解毒生肌膏為中藥制劑,方中紫草活血、涼血、解毒、消炎;白芷祛風散濕,消腫排膿,止痛活血;乳香活血袪瘀、消腫生肌,活血止痛、斂瘡瘍;當歸補血活血、通經活絡;沒藥消腫定痛、活血生肌;甘草解毒、抗菌、益氣補中、止痛。諸藥相伍,共湊祛腐生肌、消炎消腫、止痛、補氣活血、促進上皮生長之功效。它解決了傳統用抗生素治療壓瘡,在抑制細菌生長的同時也抑制了創面組織再生的問題。解毒生肌膏為油性膏,油性滲透強,使藥效迅速發揮于創面,其在局部創面可形成一層較薄的油膜,并保護創面在一個符合生理需要的濕度環境內再生修復。油劑可保護創面不被細菌感染,局部外涂既能營養局部創面,又能抑制細菌生長。且其油性成份可保持創面的濕潤,避免了換藥時引起的機械性損傷,有利于創面愈合。TDP照射具有消炎、止痛、止癢、疏通微循環通道、促進上皮生長、加速傷口愈合等效果,先用TDP照射壓瘡創面,再用解毒生肌膏局部外涂敷,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創面對解毒生肌膏的吸收,兩者相互協調,各顯其效。解毒生肌膏聯合TDP照射治療壓瘡,有抗炎和促進愈合作用,解決了抗生素類或非抗生素類單一防止感染或單一促進創面愈合而無法兩者協同兼顧的缺點,既整合了中醫藥及物理方法治療壓瘡的雙重優勢和特點,同時又具備了現代濕潤傷口愈合理論的優勢,使創面肉芽生長迅速且周圍上皮組織向瘡面中心生長,大面積缺損無需植皮,不經過痂下愈合過程,上皮蔓延修復快。臨床實踐證明,解毒生肌膏聯合TDP照射治療壓瘡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病人無痛苦,無不良反應,效果滿意,成本低,適應性廣。
[1]李秀芳,宮淑芝,呂軍娥,等.如意珠黃膏治療Ⅲ期壓瘡的臨床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8):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