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永康 徐嬌 畢瑞 徐學武
阿片類藥物鎮痛效果確切是最主要的術后鎮痛藥物之一,但隨劑量增加,不良反應也明顯,雅兵是一種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抗炎鎮痛效果好,本研究觀察雅兵聯用芬太尼用于皮下鎮痛(PCSA)效果與不良反應。
1.1 一般資料 200例手術患者,ASA I-II級,年齡20~76歲,男120例,女80例,體重48~70 kg,近期無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病史,凝血功能障礙、哮喘、腎功能不全等禁忌證,皮下鎮痛分為雅兵十芬太尼(A組)和芬太尼組(B組)各100例。
1.2 麻醉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滯麻醉或神經阻滯。
1.2.1 鎮痛方法 A組芬太尼0.5 mg十雅兵8 m1,B組芬太尼1.0 mg+氟呱利多5 mg,兩組均用生理鹽水稀釋至100 ml行皮下鎮痛,背景劑量2 m1/h,PCA每次0.5 m1,鎖定時間15 min,術畢前30 min開始鎮痛,鎮痛部位選一側上臂,以套管針行三角肌皮下埋置接鎮痛泵術后患者自控鎮痛。
1.2.2 觀察術后4,8,12、24,48 h鎮痛效果,藥物追加按壓次數和有無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應。鎮痛評分采用VAS評分:0~10分(無痛-劇痛),鎮痛評分:0分,清醒,能環視四周;l分,嗜睡,與之交談能喚醒;2分,熟睡,輕眉間能醒;3分,鎮靜,難于喚醒,反應遲鈍。惡心評分:0分,無惡心;1分,運動時輕度惡心;2分,休息時輕度惡心;3分,休息時劇烈惡心。嘔吐評分:0分,無嘔吐;1分,嘔吐1~3次;2分,嘔吐4~5次;3分,嘔吐≥6次。記錄鎮痛期間各組發生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術后4,8,12,24,48 h的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鎮靜評分A組低于B組(P<0.01)(表1),A組患者鎮痛期間發生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B組(P<0.01)(表 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VAS、鎮靜評分(分±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VAS、鎮靜評分(分±s)
注:與B組比較*P<0.01
組別 例數4 h 8 h 12 h 24 h 48 h A組 100 2.70±0.52 2.40±0.33 2.39±0.42 2.32±0.38 0.97±0.30 1.25±0.45 B組 100 2.66±0.49 2.50±0.34 2.49±0.34 2.48±0.32 1.34±0.40 A組 100 1.15±0.30* 1.10±0.35* 1.21±0.34* 0.82±0.30* 0.61±0.22*B組 100 1.42±0.39 1.53±0.45 1.50±0.42 1.20±0.41

表2 兩組患者鎮痛期間不良反應(例,%)
兩組患者各有1例術后4 h內肌內注射呱替啶50 mg強化鎮痛,無一例發生呼吸抑制,自控按壓總數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術后鎮痛,皮下途經給藥,不僅操作簡便,患者術后活動方便,不適感輕微,有利于早期活動,其安全性和舒適性優于其他給藥途徑。阿片類鎮痛藥是最有效的鎮痛治療藥物之一,但其存在許多副作用: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皮膚疹癢、尿潴留等[1]。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雅兵通過環抑制氧化酶活性,從而阻斷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轉化產生鎮痛作用,其內所含的利卡多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皮下不適感,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與阿片類藥聯合應用進行平衡鎮痛已成為術后鎮痛的新方向[2]。兩者聯用降低了阿片類藥物劑量,減少了阿片類相關不良反應。
本觀察組結果表明,A組與B組術后各時點的VAS評分均小于3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鎮靜評分小于2分,兩組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而鎮痛期間的不良反應A組明顯少于B組。A組將芬太尼用量減半,聯用雅兵,取得了與B組相當的鎮痛效果,阿片類藥物鎮痛效果確切,但隨著劑量的增加其不良反應也明顯增加。阿片類藥物與雅兵聯用有效降低了前者的劑量,減少了與芬太尼相關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雅兵聯用芬太尼術后皮下鎮痛效果與單純芬太尼鎮痛相當,但明顯減少了與芬太尼相關的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舒適的可供選擇的鎮痛方法。
[1] 陳伯鑾.臨床麻醉藥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78.
[2]兀效懦,左文君,路曉東.注射用奈普生配伍芬太尼術后鎮痛的臨床觀察.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