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蘭,牛曉耕
(遼寧大學 經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在國際貿易、國際物流中商品檢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圖1 所示)。商品檢驗是指對貨物的品質、種類、數量、重量、包裝、標記、產地、殘損等進行檢驗分析和鑒定,并出具鑒定報告的過程。在國際貿易合同中通過商品檢驗條款,確定檢驗的時間和地點、檢驗機構、檢驗證明、檢驗標準以及檢驗方法等,這樣在發生爭執時就可以在合同檢驗條款的基礎上,依據商品鑒定證書、分清責任,向有關方面索賠。
(1)品質檢驗。品質檢驗亦稱質量檢驗。運用各種檢驗手段,包括感官檢驗、化學檢驗、儀器分析、物理測試、微生物學檢驗等,對進出口商品的品質、規格、等級等進行檢驗,確定其是否符合外貿合同(包括成交樣品)、標準等規定。如果不進行品種檢驗的話,那么買方就有可能抵賴從而造成交易的不連貫性。
圖1 國際物流中商檢體系概念模型
(2)數量和重量檢驗。在國際貿易合同中,因為商品的數量和重量涉及合同完成和最終結算,直接關系到合同雙方的直接利益,因此,商品檢驗是國際貿易、國際物流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數量的檢驗一般通過直接清點和長度、面積、體積等方式進行測度;對重量的檢測包括對凈重、毛重、以毛作凈等計量方式的檢測,檢測的方法包括:衡量計重、水尺計重、容量計重、流量計計重等方法。
(3)包裝檢驗。包裝檢驗是根據貿易合同、標準和其他有關規定,對進出口商品的內外包裝標志(標記、號碼等)以及包裝完好與否、包裝材料、包裝方式、襯墊物等是否與合同內容相符進行檢驗。此外,還要檢驗包裝的牢固性、完整性、干燥及清潔以及是否適于運輸和保護商品質量、數量的要求。運輸包裝檢驗主要包括跌落試驗、堆碼試驗、氣密試驗、液壓試驗等。包裝檢驗的方式一般是抽樣現場檢驗或在衡量器計重的同時結合進行檢驗。如果包裝出現問題,會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失。
(4)裝運技術檢驗。根據國際貿易合同的有關當事人(買方、賣方、運送人、保險人等)的申請,由檢驗機構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出口貨物的貨載條件、裝載技術等內容進行檢驗鑒定,以確保出口貨物運輸的完成。檢驗的內容包括:船艙檢驗、貨柜鑒定、積載鑒定、監視裝載以及貨載衡量鑒定等。對檢驗不合格的出具證書,甚至禁止裝載運輸。
(5)衛生檢疫。衛生檢驗工作主要內容就是出入境衛生檢疫、傳染病監測、衛生監督、衛生處理以及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檢驗的范圍包括:出入境人員、交通工具、集裝箱、運輸設備以及尸體、骸骨和可能傳播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
(6)食品衛生檢驗檢疫。食品衛生檢驗主要包括細菌檢驗、霉菌檢驗、農藥殘留物檢驗、食品添加劑檢驗、有害金屬元素檢驗、抗生素、激素等以及惡性雜質檢驗。此外,食品用具、文具、玩具、化妝品中的含鉛量等都屬于衛生檢驗的范疇。
(7)安全性能檢驗。安全性能檢驗是根據國家規定和外貿合同、標準以及進口國的法令要求,對進出口商品有關安全性能方面的項目進行的檢驗,如易燃、易爆、易觸電、易受毒害、易受傷害等,以保證生產使用和生命財產的安全。譬如2011年1 月19 日河南漯河豫田花炮廠爆炸,就是因為對安全檢測的忽視造成了6 死22 傷的慘重后果。
商品檢驗是使國際貿易、國際物流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是保護動植物以及環境而采取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更是保證一國經濟穩定、維護民眾健康、社會政治安全的技術規則和行政手段。在國際貿易中商品檢驗檢疫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經濟效用上:
(1)商品檢驗對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完善的商品檢驗體系,可以確保商品的質量、數量、包裝以及運輸標準,使得國際貿易買賣雙方可以在合同簽訂之時對貨物的規格、品質了然于心并用于洽談業務和合同簽訂,避免雙方因貨物的品質、規格等標準因為地區或國家的習慣不同而造成南轅北轍的現象發生,從而極大地縮短了談判的時間,加快了貿易的速度,活躍了市場。
(2)完善的商檢系統保障了物流的順利完成。商品檢驗檢疫內容包含了對交通運輸工具的檢驗檢疫,對集裝箱的檢驗檢疫,對貨物及其包裝物的檢驗檢疫,對進出口商品以及口岸、碼頭、倉儲等方面的檢驗檢疫。由此看出,商品檢驗滲透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各個環節當中,完善的商檢系統不會因此而影響了貨物流動的速度,雖產生了商檢費用但減少了風險,從而使國際貿易整體成本減少,避免了退貨、索賠的發生,保障國際貿易的實現和國際物流順暢快捷的完成。
(3)商品檢驗證書在國際物流過程中重要作用。商品檢驗證書是進出境貨物報關、通關的有效文件,是海關核查征收進口貨物關稅的重要依據文件,買賣雙方結算貨款的重要依據,并通常被列入貿易合同及信用證條款中。在法定商檢中所確定的貨物的質量、數量、重量或體積是托運人和承運人間計算運費的有效證件,同時也是港口倉儲部門計算倉儲費用、裝卸費用、理貨費用等的有效文件;在發生貿易爭議時,辦理索賠的重要依據,仲裁、訴訟舉證的有效文件。
過去商檢只是作為國際貿易中交割環節的一種安全手段,但是隨著貨物流通的加速發展,商檢已經不僅僅是代表貨物合格的一種紙面憑證,更是一種規則,是一種國際商業游戲手段。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規避,就很有可能使得其他國家對其出口國進行“技術性貿易壁壘”。只有提高對商檢工作的執行力度,才能更好地進行國際貿易交流,從而屹立于世界貿易強國之中。
物流是供應鏈活動中的一部分,是為滿足客戶需求而進行的原材料、半成品、商品合理流動的基礎性活動,其中必然涉及商品等物資質量問題。商品檢驗是商品流通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是物流活動中的日常工作。
(1)商品檢驗是商品貿易和物流管理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人類最早期的商品交易形式是物物交換,買賣雙方在交易的時候進行商品的感官檢驗(包括嗅覺、視覺、味覺、手及身體的觸感等),這是最初的商品檢驗形式。隨著生產力的迅猛發展,社會商品極大豐富,交易雙方需要比較完整的商品自檢程序。國際貿易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以第三方檢驗為主的商品檢驗體系,其主要方式是依據法規、技術標準和國際公約對出入境商品進行法定的商品檢驗。同時,商品檢驗的內容在國內物流的不同發展階段也有不同的發展。從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到銷售物流,都要進行商品出入庫的包裝、數量檢查。國際物流涉及多次裝卸和多式聯運,必然存在商品包裝損壞、品質下降、數量減少的風險,由此產生的貿易糾紛就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商檢機構對貨物進行檢驗,出具相應的商檢證明文件作為仲裁的依據。國內物流也會逐漸引入這一完善的商檢模式,適應不斷發展的供應鏈的需求。
(2)商品質量檢測存在于生產的各環節之中。商品檢驗的對象即包括貿易過程中的實物商品也包括物流過程中涉及的原材料、零配件、產成品及包裝等內容。從供應鏈角度出發,物流過程涵蓋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等階段,這些階段都需要對不同的貨物進行檢驗,其中商品質量是檢驗工作的重點。在供應物流開始時主要檢驗原材料、零配件的采購質量,在生產物流結束時主要檢驗產成品的出廠質量,在銷售物流中注重商品的包裝質量,而在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中主要檢查可循環利用的回收物資和防范對環境及人身安全的安全檢測。
(3)商檢存在于物流管理各環節之中。廠家通過采購原材料生產加工出產品,產品在出廠后經過包裝進入銷售渠道,這個過程使原材料成為產品并最終成為商品。在這一大環節中,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對相關的對象進行周到的養護工作,從這一方面上看物流是保證貨物在供應鏈中的安全、便捷、快速的流通。在這每一環中,我們都需要對貨物的品質、數量、重量、安全、衛生以及包裝等諸多方面進行商品的每一步檢驗,從而確保快捷、有效的物流活動。
(4)商檢安全性是物流中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倉儲、企業生產、物流配送還是擺架銷售,貨物從一點一點的原材料到變成可以銷售的商品,全部的過程都需要進行衛生、品質、數量、重量、包裝、及安全性能的檢測,如果在某一環節發生了事故,那么所有的鏈條都將受到重大的影響,甚至會有滅頂之災。例如日本雪印牛奶公司罔顧事實真相,故意變更生產日期,把過期牛奶當成新鮮牛奶出售,導致其公司破產。
商檢也是商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我們只有把貨物到商品,從原材料-半成品-商品這個流程上的每一個環節都牢牢的保障其完美的品質,這樣才能夠使消費者做到放心使用、食用。避免諸如“染色饅頭”、“瘦肉精”等諸多問題產品。也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夠做大做強。
商品檢驗是國際貨物貿易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也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買賣雙方對于商品檢驗這一環節的重視,如同合同雙方簽訂一樣,商品檢驗的順利進行,就可以使貨物買賣合同實現,否則,貿易失敗,物流成本也同時增加,對商家損失巨大。
國際物流在世界經濟活動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商品檢驗,并且都規定了嚴格的檢驗標準。但是,我國國內物流在此方面缺乏法律意識,既無完善的商檢檢測系統,更無有效的自檢自律的理念,商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就無法避免,甚至出現重大的經濟損失。
該模型(如圖2 所示)提出了物流各環節在建立誠信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商品檢驗檢疫子系統,運用“看板”原理,使上一環節在確保質量安全的狀態下,進入下一環節。不可否認,增加了誠信檢測系統和商品檢驗檢疫系統,會增加企業操作成本,減低流通效率,但質量安全風險是不能以成本和效率來評價的。一個有效的公共監測系統,對于自律較差的現狀是非常重要的。
圖2 物流系統中商品檢驗檢疫框架
(1)運輸(配送)環節的商檢。在運輸(配送)環節上貨物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在于包裝破損、滲漏從而對貨物造成了污損。在這一方面尤其是攝入人體的食品、飲料如出現污損那么將對消費者產生重大的安全隱患。如果是電子產品的話,極有可能使其電路短路,導致整批貨物報廢。其它的貨物也是有著種種安全的隱患,所以我們必須加強運輸環節的商檢檢測。根據運輸環節的動態特性,現有的商檢體系不能滿足需求,應構建運輸商檢系統,來保證商品在運輸過程中不被損壞,尤其是現實中食品物流量的日益增加,運輸環節的商檢就更為重要。
(2)倉儲環節的商檢。貨物在倉庫中的存儲環節上,極有可能出現的就是時間超期的問題。如果時間超期,那么大部分的貨物就會發生變質,污染環境、包裝破損導致與其它貨物混淆等諸多問題。這也是我們在倉庫貯藏時商檢檢驗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因為倉儲已經是固定的地點,現有的商檢部門可以充分發揮監督監管的職能,但應該更新檢驗標準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要求。
(3)流通加工的商檢。在流通加工中貨物原料需經過多個人的操作,多個環節的流程。這就極有可能對貨物的品質、包裝、數量、重量、衛生、安全等諸多方面造成影響。從而不利于生產者的銷售。商檢檢驗要做好每一個環節的監管工作,以保證商品質量達到市場要求。
(4)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商品檢驗環節。商品檢驗工作在環節的銜接中存在漏洞,如在貨物出口時,商檢是在貨物發貨和裝箱前進行,雖然在商品檢驗通關單上有貨號,但有可能在貨物發運前被調換,商品檢驗部門可以采用信息標識的方法來解決,如:在商品檢驗通關單上標記商品的條形碼,以便查驗校對。這種方法,既可以保證貨物的商品檢驗的真實性,也便于貨物的國際物流運輸和倉儲,從而縮短通關放行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構建物流誠信檢測體系以增加企業信用,使企業自檢和法定商檢相結合,減少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務效率,加快流通速度。同時在產業重組的過程中,起到促進物流業結構調整、升級、轉變經營發展方式的作用。在物流商檢系統構建過程中,給每個企業培訓誠信人員,讓企業自檢成為一項具有法律責任的行為。同時,建立物流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物流企業信用信息的查詢系統,更加直接地過濾掉不符合信用標準的物流企業,使風險的防范在最初階段就得到了加強,從而使商品安全在物流環節中得到保障。
加強企業和商品檢驗部門的合作,推行企業自檢、共同查驗和商品檢驗相結合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簡化作業流程,提高商品檢驗效率,而且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這種查驗方式還可以推動企業和商品檢驗部門的合作,加強雙方的相互監督,有效地降低人情查驗、漏驗的發生概率,大幅度的提高貨物的查驗率。同樣國內貿易和物流的貨物交接也存在相應的問題,為了保證商品的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在物流各環節加入商檢環節尤為重要,這就必定會產生部門溝通的問題,搞好各部門間關系是搞好物流商檢的重要前提。
總之,無論何時物料或產成品的損失都是經營者的夢魘,我們只有從點滴做起,將貨物從原材料到商品這一大環節中的每一個步驟全部嚴格要求,將它們的品質、數量、重量、衛生、人身安全等諸多方面嚴格控制在安全線下,避免它們因為以上標準中的某一項的差值最終導致貨物整體流動性不佳,只要這樣我們才能夠預計出貨物的預期成本,使得擁有者能夠在整個貨物的供應鏈中做到游刃有余,加快貨物的流通,最終大大降低產品的物流成本,增大收益。如果不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最終導致了貨物的損耗甚至貨物達不到要求致使貨物全部廢棄。這樣,貨主無法交付或經銷商無法售出商品。給擁有者造成財產上的損失和名譽上的污點。因此我們應以極大的精力來關注物流各個子環節上的商檢檢驗,確保貨物的良好完整。
[1]徐進亮.最新國際商務管理與案例[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張錦源.國際貿易法[M].臺北:三民書局,1989.
[3]姜圣復.國際貿易實務與法律[M].北京:中華聯合工商出版社,2000.
[4]朱京安.國際貨物買賣的法律調整[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
[5]王海蘭.后危機時代振興我國物流產業微觀路徑初探[J].財經問題研究,2010,(10).
[6]楊長春.我國對外貿易與國際物流關系的實證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1).
[7]付美林.我國對外貿易與國際物流關系的實證研究[J].知識經濟,2009,(18).
[8]過嫻.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9,(9).
[9]林青.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的促進機制研究—基于貿易成本的視角[J].現代商貿工業,2009,(9).
[10]姚樹琪.國際物流概述[J].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學術研究,2009,(1).
[11]于曉燕,李文婧.國際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以青島市為例[J].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
[12]劉素月.物流產業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7,(1).
[13]張寧.淺析現代物流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0,(1).
[14]侯方淼.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的加速器[J].財經科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