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紅
應用文寫作是一種以交流實用信息為目的的寫作形式,它以其特有的優勢在社會生活與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就曾說“大學畢業不一定會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會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在高等教育階段學校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讓學生學好應用文寫作是很有必要的,這是我們高校畢業生能否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的一個必備的前提條件。然而現階段高校應用文寫作狀況卻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專業化水平較低等方面。這無疑成了應用文寫作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瓶頸。如何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成了我們應用文寫作課程建設中的重要課題。
《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師絕大多數都是由中文專業的畢業生擔任的。據初步調查。大學中文專業并不單獨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而中文專業開設的基礎寫作課又偏向文學寫作。文學寫作與應用文寫作二者規律不同,寫作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中文專業學生不適合從事應用文寫作課程的講授,其他專業的學生則更不適合的尷尬境地。從而造成了《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及水平不高的局面。由于應用文寫作課程具有特殊性,這使得剛剛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感到無所適從。應用文寫作課程似乎誰都能教,卻又讓教者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隱衷。對于剛剛從事應用文寫作課程講授的教師來說往往只能照著書本講理論,依葫蘆畫瓢,無法將理論與具體的寫作實踐相結合。對于課程的講解更是無法講深、講透。學生則懵懵懂懂,理論似乎是懂了,動起筆來卻猶如千斤重。這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之間產生了很大的距離感。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我們接下來就來探討下如何打造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師的過硬素質。
一、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師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應用文寫作與其他寫作形式有所不同,應用文寫作與我們的實際工作緊密相聯。作為一名應用文寫作教師必須具備對客觀事物的較強的認知能力。通過對客觀事物的分析、研究、總結,把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片面的零星的認識形成條理性的認識,透過表面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間接地、概況地、更加深刻地認識問題、進而找到合理的途徑去解決問題。應用文寫作不是簡單的文字與文字的組合。更不是機械地套用格式和理論的寫作,它是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將我們的實際工作以文字的形態表現出來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作為一名合格的應用文寫作者,他必須能對客觀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使主觀符合客觀,同時運用嚴密合理的邏輯思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對問題的解決做出正確的決策。在應用文寫作過程中文章的寫作規律和寫作格式固然重要,但寫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知、寫作者具有的嚴密的邏輯思維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則更加不容忽視。作為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師來說,我們更應該注重提高對客觀事物認知能力的以及培養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學以致用。這樣做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明確了學生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才能寫好應用文。因此教師要講好應用文寫作課程首先就要具備良好的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師的理論水平及政策水平
應用文寫作是一種特殊的寫作形式,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引導者,應用文寫作教師務必要提高自身的的理論修養。要為學生“解惑”教師必須要做到“無惑”。作為應用文寫作的教師首先要精通應用文寫作的一般過程、掌握應用文寫作的特點以及應用文寫作所特有的寫作規律。諸如文章主旨的確立、材料的選擇、結構層次的安排、語言等各方面的要求等。同時要認真研究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以及《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等文件。對應用文寫作的相關理論知識做到融會貫通,使自身的理論水平得以提升。除此以外,應用文寫作教師還應廣泛涉獵社會科學、歷史、經濟、文化、法律等相關領域的知識作為必要的知識儲備。
應用文寫作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我國發布的相關方針、政策、法規。應用文寫作不僅僅是一種寫作形式,其最終是為解決我們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服務的。這就使得我們的應用文寫作不單單是一種寫作能力,更是我們在工作過程中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體現,是一種行政能力的體現。作為一名應用文寫作教師我們要教會學生的不光是寫作理論,更應該讓學生學會將寫作與具體實踐相結合。而要做到這些教師首先就應具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作為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師要充分認識我國所頒發的相關方針、政策、法規對我們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為目標。
三、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師的寫作能力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應用文寫作教師在組織教學的同時也要在理論的指導下多讀、多寫、勤于動筆、勇于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寫作能力,轉化為行政能力。在提高寫作能力方面,我們可以遵循“多讀”、“多寫”、“多改”的原則。正所謂“熟濱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在提高寫作能力方面“多讀”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登錄中國人民政府網或各地方政府網,閱讀規范化的優秀文章。在了解了國家政策導向的同時也學習了應用文優秀范文的寫作方法,可謂一舉兩得。通過閱讀可以使我們潛移默化地受到應用文寫作規律的熏陶和感染,從而獲得對應用文寫作的感性認識。在研習范文的過程中使自身的寫作能力得以提升。只有多讀才能收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良好效果。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假定一些情景。并根據情景進行寫作訓練。作為從事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教師一定要勤于動筆,多加練習,在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增加我們對應用文寫作的認識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除此以為,應用文寫作教師還應養成批改學生作業的好習慣。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既是對我們所掌握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的過程,也是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強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向學生學習的過程,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師的自身修養
我們常說“文如其人”,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很難寫出好的文章來的。我們的應用文寫作更是如此。應用文寫作是一種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特殊寫作形式。作為應用文寫作者必須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寫作態度,才能正確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使我們的應用文更好地為實際工作服務。才能寫出好的應用文來。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基礎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由于種種原因使得我們應用文寫作教師隊伍存在著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不高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我們的應用文寫作教師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來克服這一困難,改善我們的教學現狀。我相信在我們全體應用文寫作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將這一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