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載新起點
每一次回顧,都是為了更好地開始一段新的征程。十年前的12月11日,中國人在雀躍中邁向W TO,期盼成就一番宏圖偉業。如今,十年已逝,“入世”帶來的變化自然是不言而喻。走到了十年這個歷史節點,延續過往的發展已經不是重點,尋求突破、謀劃新一輪變革與發展,才是紀念“入世”十年最大的意義。作為昔日對外開放的第一方陣,浙江人理應在“入世”十年之際,共謀大計,成就未來“走出去”的新起點。
從最早的勞務輸出算起,浙江企業“走出去”已有近30年的歷史。“入世”十年,對于浙江企業而言,也是收獲對外開放碩果的十年。“入世”十年來,浙江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入世”前的2000年,浙江外貿進出口為278.3億美元,2010年浙江進出口2534.8億美元,增長了八倍多。在近日召開入世十周年浙江開放型經濟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商務廳對“入世”十年的浙江發展作了如下總結:浙江在入世中獲得了較多的比較利益,浙江外貿、外資和境外投資發展速度都遠高于同期浙江經濟發展速度,更遠高于浙江人均收入發展水平;浙江開放型經濟對浙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大大增加、拉動作用增強。
隨著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浙江舟山群島新區三大國家戰略的穩步推開,浙江對外開放的領域將更為開闊,對外開放的步子將邁得更為自信。告別過去十年,浙江人與外部世界的對接與融合,也將迎來一個新起點。
——傳統“三外”轉向更廣領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浙江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仍有待進一步深化。傳統領域的對外開放,往往定位于外貿、外資、外經三大領域,未來,應向服務貿易等領域開放拓展,包括教育、金融、物流、運輸等領域。在此基礎上,引進更多的國外智力、技術、人才,實現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與外部市場的有效對接。
——知識密集替代勞動密集。浙江近十年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出口驅動。盡管隨著國際市場格局的變遷,擴大內需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基調,然而出口的作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然不可小視。在拉動內需的基礎上,理應對出口增長結構進行調整,以知識技術密集型出口替代勞動密集型出口,提高出口產品和服務的品牌附加值。
——境外投資培育企業品牌。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浙江境外投資額均居全國首位。浙江企業“走出去”的例子亦是不勝枚舉,先有萬向,再有吉利,無論是海外并購,還是境外設廠,浙江企業對于境外投資的熱情近年來可謂是有增無減。在未來的對外開放中,應當鼓勵更多的浙江企業參與境外投資,以此培育浙江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推進其由中低端向高端化發展。
——對外開放助推產業轉型。積極參與和深化對外開放是加速產業結構轉型的有效途徑。對于先發優勢逐漸弱化的浙江而言,除了以自身之力謀求產業轉型升級,借助外力提升產業層次也是重要的一環。未來,利用對外開放,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結構,將會是浙江謀求新一輪轉型的契機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