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周

商務部近日發布公告稱,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對原產于美國的排氣量在2.5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此案涉案金額大致為120億元人民幣。
中國向美汽車業征收雙反稅作為一種貿易手段,意義已經超過了汽車業本身,畢竟汽車業是美國當局最心疼的產業。
在12月16日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上,俄羅斯結束了長達18年的馬拉松式談判,正式獲準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迎來了對外經貿合作和自身經濟發展的嶄新起點。
俄入世不僅有助于俄羅斯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為俄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助力,也將為推動國際貿易發展和多邊貿易機制建設創造契機。
繼標準普爾把歐元區15國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后,惠譽也于近日將多個歐元區國家列入主權信用評級負面觀察名單,稱歐洲找不到一項全面的債務危機解決方案。而穆迪做法更加直接,把比利時的信用評級下調兩級。
在一些分析師看來,歐盟、歐元區各成員國各打算盤,難以實現合作,救歐元區于水火。因此,歐洲央行可能是歐元區乃至歐洲的最后“救命稻草”。
經合組織最新發布《主權信貸展望》稱,其成員國2012年可能面臨高于預期的融資需求,預計總額將超過10萬億美元,從而導致各國債務水平保持在高位。經合組織成員國整體公共債務2011年預計達34萬億美元,約占整體國內生產總值的72.8%;到2012年底,預計達到36萬億美元,比例提高至74.9%。
考慮到歐債危機的爆發已嚴重挫傷了投資人投資主權債的積極性,發達國家可能面臨巨大的融資挑戰。由此“,主權債”仍可能是2012年的最熱關鍵詞之一。
2011年1至11月,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87.68億美元,同比增長18.54%。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3.15億美元,同比增長7.56%。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金額占整體比重首次超過制造業,這是一個顯著的變化。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國內市場潛力逐步釋放,產業配套能力日益增強,投資環境不斷完善,中國吸收外資的長期優勢正在形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2011年12月12日發布的2012年《產業藍皮書》稱,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產業競爭力總體上進一步走弱。在對發達國家的競爭力出現下降的同時,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力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仍然保持弱勢,從而造成了總體競爭力的下降。
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情況和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大小這兩大因素會從宏觀上對中國的產業國際競爭力產生影響。
隨著2009年年初3G牌照的發放、三大運營商的網絡建設和業務推廣以及國內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統計顯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3G滲透率還僅為2%,而到2011年10月底已經增長至12%,中國3G用戶增長率領跑全球。預期2011年產業投資規模將有望刷新歷年紀錄。
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日趨豐富,在產業和資本的雙向因素推動下,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正引發新一輪投資熱潮。
財政部發布公告稱,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人民幣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但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此舉符合近期中國針對性地放松調控的做法,政府正在采取激勵措施支持特定經濟部門。難以從國家主導的銀行系統中獲得信貸的小型企業一直是這類行動的焦點所在。
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國將下調730類進口產品的關稅。這些商品主要分為能源資源性產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關鍵設備和零部件、農業生產資料、用于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的日用品以及與公共衛生相關的產品等五大類。
此次下調關稅,將會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生活水平、推動貿易平衡,但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貿易順差的格局。
12月17日閉幕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提出,2012年要著力優化投資結構,繼續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關鍵是要擴大內需,增強國內需求的拉動作用。“擴內需”設定的三條主要路徑是:促進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保持合理投資規模;加強煤電油氣運的運行調節,為擴內需提供有力支撐。
在消費增速大幅度提升有難度、出口形勢不樂觀之際,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是2012年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題中應有之義。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十二五”時期就業工作的主要目標: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4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所有勞動者,就業穩定性明顯提高。
面對“十二五”時期中國就業總量壓力將繼續加大、城鎮需就業勞動力年均比“十一五”時期增加100萬人的嚴峻形勢,要完成會議提出的目標,中國顯然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日前,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地稅局聯合出臺政策,在確保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基金不出現缺口且保持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中小企業實行社會保險“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
這將減輕企業負擔,幫扶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穩定就業局勢。

下放行政審批權限、優化用地指標、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伴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進,浙江首批進行“強鎮擴權”試點改革的27個經濟強鎮正加速“蛻變”跨入小城市的行列。
2010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決定開展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計劃通過3年時間把27個經濟強鎮培育成初具規模的小城市。
12月10日,浙江省委宣傳部和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在杭州市舉行了《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將在5年內為省內重點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項目提供不少于30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支持,同時對中小企業提供不同于大企業的金融服務模式。
浙江省與工行的合作對于扶持培育重點文化企業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推動浙江省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浙江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民營資本進入地方金融領域的重要途徑,小額貸款公司受到民營資本的爭相涌入。截止到2011年10月末,浙江省共設立小額貸款公司171家,注冊資本約合340.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了50.6%;累計發放貸款近1500億元,為上年全年貸款總額的1.5倍,提前實現全年發展目標。
浙江作為全國首個試點小額貸款公司的省份,三年來浙江省小貸公司為“三農”、小微企業和創業初期的企業提供了“雪中送炭”式的有力支撐。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12月7日出臺的《關于支持浙商創業創新用地保障的實施意見》明確,經省政府確定,由浙商投資建設并列入省重點的交通、能源、水利基礎設施項目,所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在省級重大基礎設施用地預留指標中統籌安排;對省政府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等浙商回歸重大項目,予以用地保障。
《意見》從用地指標傾斜、供地政策支持、用地報批服務等方面,支持浙商創業創新。
浙江省水路貨物運輸量、貨物周轉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分別占37.1%和76.95%,承擔了9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量。截至2011年10月底,浙江水運運力已達2033.41萬載重噸,其中海運船舶運力1691.53萬載重噸,位居全國各省市首位;沿海干散貨船舶運力突破1000萬噸,占全國沿海干散貨運輸市場總運力的1/4。
水運為浙江構筑環杭州灣、溫臺沿海和金衢麗三大產業帶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限制政府干預造成的負面影響,德國政府在經濟稍有好轉就及時制訂了退出策略
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國經濟一直增長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陷入債務危機。而同屬歐盟的德國則有一番不同的景象:經濟最早恢復并開始強勁增長,失業率由7.8%下降至7.2%,預計2011年的失業率將降到7%,這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德國失業人口首次回歸到300萬以內。可以說,德國有驚無險地闖過了世界經濟危機后的第一個難關。限制財政開支,采取適度的金融政策防止通貨膨脹的發生;保證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德國政府打出的上述”組合拳”,有效地挽回了經濟的頹勢。

南非:“半空還是半滿”?
非洲的潛在增長是一個從人均GDP300美元進入3000美元的擴展機會,而南非之于非洲就像香港之于中國
11月11日,南非國家計劃委員會發布了《2030年國家發展規劃》,提出在未來20年內實現減貧和社會公平。在這份發展規劃公布之前的兩天,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剛剛將南非的經濟前景評級由此前的“穩定”降至“負面”。穆迪預計,2011年南非經濟增長將維持在3%至3.5%之間,這無助于改善南非嚴重的失業問題。在穆迪做出下調南非信用評級前景的決定后,南非蘭特隨即貶值2.5%。未來兩年將是考驗南非政治行得通和經濟制度的關鍵時期。

約束“有形的手”,才是遏制權貴資本主義的有效手段
2012年,中共十八大將召開,2011年則是上一屆黨代會的最后一年。五年一次的黨代會對于中國經濟周期,有著顯而易見的影響。對于中國的改革事業來說,這個節點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年底各種論壇上傳達出來的信息看,各界人士對于加快改革有著很強烈的期待,用“改革饑渴”或“改革焦慮”來形容這一期待似不為過。大家意識到,社會輿論對改革的期待要快于改革的實際進程。改革滯后的主要表現是政府支配的資源過多,政府過分主導資源配置,政企不分、政資不分、政事不分,因此政府自身的改革應當成為最主要的改革目標。

當無數的“曾經”都漸次冷卻,被政府及政策迅速“催肥”的中國新能源巨頭,不得不獨自吞咽苦果
2011年初,許多新能源玩家們還處于大干快上、信心爆棚狀態,隨后一路滑落谷底,如今他們正守著積壓的風機、破敗的風場和成堆的電池片暗自發愁。資金鏈緊張,瀕臨停工停產甚至破產倒閉的危險……這些象征著沒落與頹廢的關鍵詞,首次被加之于曾經籠罩明星光環的新能源行業。產能過剩、行業增速迅速下滑,是可以看得到的新能源行業遭遇寒流的兩大主因。此外,它也與政府失去對新能源行業的熱情有關。經過“十一五”的狂飆突進,新能源行業正迎來艱難的調整期,內外交困。

9億農民,約40萬個行政村,構成了農村金融潛在的巨大市場
因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007年甫一成立,便一頭扎進農村分搶金融蛋糕;而彼時,農村金融的“老大”,全國農村信用社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改革。4年后的今天,郵儲銀行已成功吸引4900萬人通過其繳納“新農保”資金;農信社改革則漸入佳境,已在全國組建了155家農村商業銀行、210家農村合作銀行。而外資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及村鎮銀行等紛紛進入農村金融市場;已經撤離農村市場的國有大行,近年來也逐年增加涉農信貸。由此,農村金融市場形成了農信社、國有大行以及新生金融力量三分天下的格局。

如不迅速建立誠信體系,我們在入世后新建的規則體系可能就會坍塌。而要建立一個國家的誠信體系,首要的是政府的誠信。過去十年日子太好了,就沒有改革的壓力,沒有改革的沖動。入世的承諾并不是開放的底線,中國的開放度應該大大增加。
——龍永圖稱,國企是入世十年最大受益者
方太是有使命愿景驅動的公司,所有員工圍繞這個使命愿景而工作,而不只是圍繞利潤、規模、股民回報等這些方面轉。
——很多媒體一直關注方太為何不上市,茅忠群總裁如是回答
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是,如果沒有溫州的地下民間借貸,溫州的經濟體,溫州的所有企業,都缺乏必要的資本支持,這意味著今天看上去磅礴的溫州經濟不可能起步。
——學者蘇小和表示,指責溫州地下民間借貸的時候,人們不應該忘記,那么燦爛的溫州私人企業,那么具有先鋒性的溫州市場經濟,事實上都是民間借貸的結果
中國征地制度的最大弊端,就是農地城鎮化過程中,造成農民城市化進程滯后,造成大量“偽城市化”農民。
——在談到征地問題時,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稱,目前居住半年以上即按城市人口統計,但事實上沒有享受市民待遇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如同身體與翅膀的關系,實體經濟是身體,虛擬經濟分別為信息化和資本經營兩個翅膀,有了翅膀,就能從爬行上升為飛行。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稱
貨幣水龍頭打開,不是因為“農民”挨餓,而是“地主家”也沒余糧了。
——經濟學家馬光遠日前表示
對西方的失望使得很多人把目光轉向發展中國家,包括“金磚國家”甚至亞洲國家,但是回到現實面,人們不難發現,這些國家還遠遠沒有能力來拯救世界經濟。
——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稱,發展中國家或亞洲遠無法拯救世界經濟
物價回落及宏觀調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都是中國經濟的積極現象,但千萬要掌握好“預調微調”的度,不能重演2009年的強刺激政策。
——安邦咨詢稱,中國經濟承受不了再度“開閘放水”
現代產融結合強調金融與產業經營的協同效應,把金融視為業務系統的有機構成部分,借助金融手段,更有效地推動產業發展。
——清華大學教授朱武祥稱:中國大多數企業集團涉足金融機構,并沒有形成經營協同效應,僅僅屬于財務投資,并非真正的產融結合

被稱為國內“發展經濟學之父”的張培剛教授日前不幸逝世,享年98歲。20世紀40年代,張培剛憑借在哈佛讀書時的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獲得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獎“大衛·威爾士獎”,這也是迄今為止華人在經濟學領域所獲的最高級別獎項。改革開放后,他著書施教,培養了一批著名經濟學家和中青年學者。張培剛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學作出了杰出貢獻:創立了系統的農業國工業化理論,為發展經濟學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提出了建立新型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構想,為發展經濟學在當代的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11月4日消息,UC優視對外表示,該公司將正式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騰訊。UC優視CEO俞永福稱,這是“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的無奈選擇。從表面來看,這次起訴時間恰逢3Q大戰一周年。UC起訴騰訊,一來時間恰巧,二來現在趁著騰訊新聞多趁亂點一把火,再燒一燒。這次UC起訴的目標,應該是為自身用戶擴張和上市做準備。當然,他還在尋找伙伴。UC拉攏合作伙伴,共同破解騰訊的全產業鏈大局,對于反壟斷也好,對于公眾有更多選擇也好,都是功在社稷,不輸道理。UC起訴騰訊,意在混世為王。像騰訊這樣道義上漏洞百出的公司,未來預計還會遇到更多與他們抬杠的大佬,糾纏不休。

僅僅從外表看,曹擁有一個精明商人所具備的全部素質:冷靜、穩定、謹慎和富有心計。他已經進入新浪12年,在CEO的位置上也待了超過5年時間。他的那些著名的事跡,諸如一手設計了新浪的M BO計劃,新浪對分眾(未遂)與麥考林(成功)等多家公司的收購與投資,以及他的會計師事務所經歷和曾經的CFO身份,都會讓人感覺他就是數字與理性的化身。他不僅在這家股權極度分散、董事會有不止一次驅逐CEO先例的公司中成為任期最長的CEO,而且也維系了這家公司巨大的媒體影響力。特別是,他憑借微博,讓這家老牌互聯網公司重新進入“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