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李雪

近幾個月來,賣空者對數量空前的海外上市中國企業發起攻擊,指控其存在欺詐或其它不當行為。此舉已導致這些企業的股價出現暴跌,使一些非常知名的投資者遭受虧損。
Kobre & Kim律師事務所常駐香港的合伙人、美國證交會前執法官威廉?麥戈文表示,“這似乎發酵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給尋求在美國市場募資的所有中國企業蒙上了一團不幸的陰影,現在情況已變得讓投資者難以區分事實與假象。”
僅過去六個月,超過25家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要么被披露存在會計問題,要么其審計師辭職。“盡管這些中國公司中絕大多數也許是正當的企業,但事實證明,它們當中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存在明顯會計問題,或是存在明目張膽的欺詐行為。”美國證交會執法官路易斯?阿吉拉爾表示。美國證交會已對這些公司以及將它們推銷給公眾的美國審計師和中介網絡展開調查。
隨著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許多投資者開始拋售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彭博編制的通過買殼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指數,今年已暴跌近40%,市值縮水逾100億美元。
私家偵探公司Kroll的中國主管何越表示,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多數在根本上是靠得住的,即便它們有時候達不到美國的披露和公司治理標準。但他也警告,存在一些蓄意欺騙的案例,在被戳穿之前,可能多年受到市場追捧。
自《金融時報》

近日,在中國發生了支付寶股權轉移引發了爭議以及聯合利華漲價遭罰款,對此,企業界人士難道就不會抱怨監管標準的不確定?想要在華經營業務,企業和投資者仍然面臨巨大障礙。雖然某些地區的情況大有改善,但知識產權保護和政府干預仍是市場面臨的兩大障礙。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孟克文表示,“中國最近發生了很多重大有益的變化,現在你也享有追索權了。和10年前相比,現在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和詳細。”中國在合同的執行力度和證券法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外資企業在法庭上也常常能贏得起訴中國企業的官司。
孟克文也承認,大型跨國企業在法庭上抗辯時還是很占優勢的,但對小企業來說挑戰就大多了。然而,即便是大公司在中國也會遭遇問題。近日,微軟公司首席執行長鮑爾默說,該公司在中國獲得的收入只有公司在美國收入的5%,而中美兩國的個人計算機銷售量卻大體相當。其原因是:中國的盜版現象猖獗。
不久前對中國美國商會成員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它們在獲得商業許可證,繞開模糊不清的法律和監管障礙以及應對腐敗方面正在遇到更大的麻煩……美國公司對中國在政策制定以及實施監管方面態度感到擔憂,它們認為這種態度正以犧牲外國公司的利益為代價使中國公司受益。
自《華爾街日報》

由于美國政府減少了對科技領域的資金支持,經費短缺可能會迫使科學家,特別是年輕科學家向其他國家尋求機會。中國就是引人注目的一個。還有其他許多國家,印度、巴西和新加坡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沙特阿拉伯正為阿卜杜拉國王科學技術大學招募科研人員,資金支持有100億美元,比麻省理工學院的經費還多。
筆者在中國從事了近兩年的分子生物研究工作。中國人對待科學非常認真。在過去十年里,政府在科研方面的支出每年增加20%,即便在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科研投入依然很大。中國現在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000億美元。
中國的一些實驗室非常尖端,匯集了在東西方受過訓練的中國科研人員。這種鼓勵創新的環境加上科研人員的勤奮努力,一定會帶來重大科技突破。中國的大學都積極地聘請外國科研人員,啟動經費會很充足。中國將來或許會成為急需經費的美國科研人員的更好選擇。
如果我們流失一些科學人才,對美國來說會怎樣?吸收了美國人的聰明才智,可能會使中國這樣的國家迅速在空間技術或新型武器研發方面超越美國。我們的經濟成功和安全過去靠的是外籍科學家,譬如愛因斯坦、“氫彈之父”特勒和布勞恩等。如果我們的科學家決定去俄羅斯或中國搞科研,那我們還會像以前一樣有競爭力嗎?
自《華盛頓郵報》
中國新時代 2011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