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研
(遼寧省阜新市中心醫院B超室,遼寧阜新 123000)
三維超聲是在二維超聲的基礎上,利用電子容積探頭使掃描晶片在探頭內規律擺動,順序采集二維圖形進行三維重建而得到立體圖像。本研究應用實時三維容積成像技術對附件區囊實性包塊進行掃查,初步探討三維超聲在婦科囊實性包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2007年8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46例附件區以囊性為主的囊實混合性腫塊的門診及住院患者,年齡16~69歲,平均45.6歲。術前進行二維(經腹部及陰道)和三維超聲檢查,將所有數據均存盤,且全部病例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同時采集術后腫瘤標本。
儀器采用PHILIPS公司的IU22彩色多普勒診斷儀。二維探頭頻率為2~5 MHz;實時三維容積探頭頻率為2~6 MHz。重建模式采用表面成像模式。對患者進行常規二維(經腹部及經陰道)檢查后,記錄腫塊的位置、大小、內部回聲、附壁乳頭大小、有無腹水及周圍臟器浸潤情況,在獲取最佳二維圖像后,啟動三維程序,調整好感興趣區的位置、大小以及確定感興趣區裁剪線的位置,然后探頭固定于體表不動,囑患者屏住呼吸,進行圖像采集。
本組46例附件區以囊性為主的囊實混合性腫塊,在獲取最佳的三維圖像后(圖1),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其中,良性病變39例,惡性病變7例。病理類型:巧克力囊腫5例,黃體血腫6例,卵巢冠囊腫2例,盆腔膿腫6例,輸卵管積液4例,卵巢囊性畸胎瘤7例,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2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卵巢交界性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3例,術前三維超聲均探測到腫物內壁的實性突起(圖2),三維診斷符合率為100.0%(3/3),二維診斷符合率為66.7%(2/3)。實時三維超聲在對婦科盆腔囊實性腫瘤容積進行測量中(圖2),與腫瘤實際容積進行比較,誤差為(0.94±2.1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較準確地反映了腫瘤的實際容積。

圖1 卵巢交界性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Fig.1 Ovarian borderline seropapillary cystadenoma

圖2 盆腔囊實性腫瘤容積Fig.2 The volume of pelvic cystic-solid masses
三維圖像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幅,前3幅分別為3個互相垂直的切面:A平面為探頭直接掃查后顯示的水平縱斷面,B平面為橫斷面,C平面為冠狀切面,第4幅為綜合前3個切面后冠狀面的空間立體圖像。拉動B平面內的縱向綠線從左向右任意切割,與之對應的B、C平面及第4幅立體圖像亦隨之變動,顯示不同平面、不同方位的立體圖像。
常規二維超聲雖然已經能夠查出病變及其內部的結構特征,但不能顯示其立體結構,在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三維表面模式成像接收聲束方向距探頭最近的回聲,由于組織結構與液體灰階反差較大,因而適合于觀察含液性附件區囊實性病變的內表面結構,并且實時三維容積成像技術通過多切面觀察和旋轉可更細致地評價病變內表面的異常回聲結構及其與周圍組織結構關系形成立體再現。本組3例三維超聲診斷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應用三維表面模式重建可以準確分析腫瘤的內表面結構特征、瘤體內的實性乳頭狀突起、瘤體內分隔以及內壁是否光滑。超聲提示臨床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并且經病理證實,符合率為100%。對于卵巢囊實混合性腫塊的診斷,三維超聲評價瘤體內部細節結構方面要優于二維超聲,尤其是對于小于3 mm的小突起的顯示,有學者應用三維超聲評價卵巢腫瘤的表面及內部特征,認為約有58%的病例,三維超聲可以增加更多有價值的臨床診斷信息,本組中3例卵巢交界性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術前三維超聲均探測到腫物內壁的實性突起,三維診斷符合率為100.0%(3/3),二維診斷符合率為66.7%(2/3)。
提高診斷能力:①三維超聲可以從水平、冠狀、矢狀三個方向對病變進行任意切割,觀察其切面的形態及結構,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病變。二維超聲成像無法顯示人體結構的冠狀面,而三維超聲成像可對三維數據庫進行冠狀面切割,從而顯示冠狀面(C平面)上的立體形態。②三維超聲較二維超聲能更準確地測定婦科盆腔囊實性腫瘤容積,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可靠的定量依據。
卵巢腫瘤體積測量是指導臨床選擇手術方案以及療效判定必不可少的參數之一,因此,準確測定腫瘤體積,將會為臨床提供可靠的定量信息。采用二維超聲測量腫瘤大小及其在疾病過程中的變化情況,有文獻報道其測量距離的準確性與實際相比誤差為2%,對形態規則的腫瘤容積測定誤差為5%~20%,對形態不規則的腫瘤,二維超聲測量容積則可能更不準確,三維成像運用獨特的方法計算臟器容積,不需對臟器或病灶的形狀進行幾何假設。在測量過程中,不受臟器或病變幾何形態及圖像采集部位的影響,它可以從任意方位對臟器及病灶進行等距離的平行切割,并對所選的切面進行勾畫和標記,因此操作較簡單,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綜上所述,實時三維容積成像技術在婦科盆腔囊實性包塊診斷中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彌補了二維超聲成像的不足,豐富了臨床診斷的信息量。同時在卵巢腫瘤體積測量方面為臨床提供了更為可靠的定量依據。
[1]賀玲,向紅.三維超聲在卵巢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8,24(1):14-16.
[2]常才.超聲新技術發展對婦產科臨床的影響[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8,30(1):122-123.
[3]馬麗麗,張艷,郭玉芬.卵巢腫瘤的三維和二維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的臨床價值對比研究[J].濰坊醫學院學報,2009,31(2):143-144.
[4]王琨,郭琳娜,焦彤.三維超聲成像技術在卵巢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9,15(3):497-499.
[5]Kurjak A,Kupesic S,Sparac V,et al.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elvic tumors by Doppler and three dimensional sonography[J].J Ultrasound Med,2001,20(8):82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