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兵,孫永竹,劉心力
(1.臨沂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臨沂276000;2.臨沂市園林局,山東臨沂276000;3.蒼山縣林業局,山東蒼山277700)
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是唇形科薰衣草屬多年生亞灌木植物[1],其莖、葉、花能釋放出宜人的濃郁香味,花穗中提取的精油香氣清爽,具有抗菌、抗驚厥、鎮靜催眠、解痙、鎮痛等作用[2-4],廣泛用于日用化妝品工業中[5]。孟士德薰衣草(L.angustifolia Munstead)精油含量高,應用廣泛[6],在我國主要依靠進口種子繁殖,存在種子價格高、繁殖數量有限等問題[7]。通過離體培養建立植株再生體系進行無性繁殖,但組培苗易出現莖稈細弱、節間過長等現象,不易生根,移栽成活率較低。
本試驗將矮壯素(CCC)用于孟士德薰衣草組培苗的繁殖中,研究了CCC對其組培苗生長、生根及移栽的影響,以期為找到培育孟士德薰衣草壯苗的有效途徑提供參考。
2009年5月,于上海青浦縣現代農業園區引進孟士德薰衣草幼苗,以其嫩莖作為外植體進行離體培養,建立植株再生體系。
1.2.1 壯苗試驗 以MS為基本培養基,附加BA 1.0mg/L,NAA 0.1mg/L,蔗糖 30g/L,瓊脂 7 g/L。設 CCC質量濃度分別為 0,0.1,0.5,1.0,2.0mg/L的5個處理,10次重復。每瓶接5個外植體,培養28 d,調查試管苗繁殖系數、嫩梢長度,同時觀察其形態特征。
1.2.2 生根試驗 以1/2MS為基本培養基,附加NAA 1.0mg/L,蔗糖 20 g/L,瓊脂 7 g/L。設置CCC質量濃度分別為 0,0.5,1.0,2.0mg/L的 4個處理,10次重復。每瓶接5個長2 cm的嫩梢,培養20 d,調查生根情況。
培養溫度(20±3)℃;光照強度2 500 lx左右,每天光照10~12 h。
對調查所得的試驗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如果處理間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然后對其進行多重比較。
培養28 d后,調查薰衣草試管苗的繁殖系數及嫩梢長度(表1)。

表1 CCC對薰衣草試管苗繁殖系數及嫩梢長度影響
試驗結果經方差分析表明,薰衣草試管苗的繁殖系數處理間差異顯著。多重比較結果表明,處理1與處理3,4,5之間的差異極顯著,處理1與處理2之間差異不顯著。其中,以CCC質量濃度為1.0mg/L的繁殖系數最高,培養28 d繁殖系數為5.45。
薰衣草試管苗的嫩梢長度試驗結果經方差分析表明,處理間的差異顯著。多重比較結果表明,處理1與處理3,4,5之間的差異極顯著,與處理2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不加CCC處理的嫩梢長度最大,而繁殖系數最小,其長出的嫩梢葉間距離較長,苗弱,對于生根移栽不利。加CCC 0.1~1.0mg/L的處理,嫩梢長度稍低于不加CCC的處理,繁殖系數大于不加CCC的處理,但葉片厚實,葉色也更深綠,植株健壯,長勢旺盛,有效嫩莖數量多。隨著CCC質量濃度的增加,薰衣草試管苗的莖稈變粗,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越明顯。當CCC質量濃度達2.0mg/L時,薰衣草試管苗的生長受到嚴重的抑制。
CCC對薰衣草試管苗生根的影響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CCC對薰衣草試管苗生根的影響
經方差分析可知,不同質量濃度的CCC對薰衣草試管苗生根影響的差異顯著。多重比較結果表明,處理1與處理2之間的差異顯著,與處理3,4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由以上試驗結果可知,不加CCC的處理試管苗生根率僅為45%,加CCC 0.5mg/L的處理最好,生根率達65%。當CCC的質量濃度超過1.0mg/L時,試管苗生根率下降,這就說明高質量濃度的CCC不僅可抑制薰衣草嫩梢的生長,也能抑制它的生根。經適量質量濃度的CCC處理,薰衣草的生根數量增多,根的長度雖然略有降低,但根比較粗壯。因此,在薰衣草試管苗生根時,生根培養基中加入0.5mg/L左右的CCC對提高生根率有利。
用不同質量濃度 CCC(0,0.5,1.0,2.0mg/L)處理的薰衣草,試管苗的根系長達1 cm時便可移栽。在移栽前3 d將瓶口打開進行煉苗,然后移栽到蛭石中。移栽初期保濕、保溫,適當遮陽,移栽后25 d統計移栽成活率(表3)。

表3 CCC對薰衣草生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加CCC處理的薰衣草生根苗移栽成活率都比處理1高。處理2,3,4之間移栽成活率差異不顯著,但以CCC 2.0mg/L的處理移栽成活率最高,比處理1移栽成活率提高40.7%。可見,用CCC處理熏衣草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由于CCC處理抑制了頂端優勢、促進了腋芽的生長發育,可有效提高繁殖系數,對嫩梢長度有抑制作用,但葉片厚實,葉色也更深綠,植株健壯,有效嫩莖數量多。從總體上看,CCC處理的質量濃度為0.1~1.0mg/L時,有利于薰衣草形成壯苗及有效嫩莖的比例提高。
經適量質量濃度CCC處理,薰衣草的生根數量增多,根的長度雖然略有降低,但根比較粗壯。因此,在薰衣草試管苗生根時,生根培養基中加入0.5mg/L左右的CCC對提高生根率有利。
試驗結果表明,CCC處理薰衣草可有效提高其移栽成活率。本試驗中,薰衣草的生根率和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還是不高,可能是由于不同種類及不同質量濃度的外源激素促根效果不同[8-9]所致,同時栽培基質、空氣濕度、溫度、移栽季節也是影響試管苗成活的關鍵因子,充分的煉苗也是獲得高成活率的必要條件。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薰衣草試管苗的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黃詠琴.中國植物志:第65卷,2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248-250.
[2]劉勇民.維吾爾藥志[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2:905.
[3]沈莉納,陳惠芳.含木賊和薰衣草的復方治療皮膚真菌病[J].國外醫藥:植物藥分冊,1995,10(5):230.
[4]劉樹升,李明磊.薰衣草花聞香治療神經癥50例的臨床分析[J].西藏醫藥雜志,2001,22(3):32.
[5]張群,扎靈麗.薰衣草的研究和應用 [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6):1312-1314.
[6]郝俊蓉,姚雷,袁關心,等.精油類和觀賞類薰衣草的生物學性狀和精油成分對比[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6,24(2):146-151.
[7]張艷玲,高遠,王維鵬,等.孟士德薰衣草愈傷組織誘導和植株再生 [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8,26(1):25-32.
[8]何家濤,王會,董珍文,等.薰衣草莖段再生體系的建立[J].江西農業學報,2006,18(4):91-93.
[9]王佳佳,鄭鳳英,王康,等.新西蘭薰衣草快速繁殖技術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0(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