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媛
(嘉峪關市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甘肅 嘉峪關 735100)
宮內妊娠物殘留多發生于藥物流產、人工流產和自然流產后。近年來,藥物流產的廣泛應用使宮內妊娠物殘留病例不斷增多。人工流產術后宮內少量殘留病例,往往陰道出血量不多,若再次清宮,勢必增加患者痛苦。近2年,筆者對人工流產術后宮內少量殘留、出血不多、無明顯腹痛及宮內殘留傾向的患者采用雌孕激素序貫法治療,以期使宮內殘留物完全剝脫排出,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服務中心行藥物流產或人工流產,術后14 至43天不等,均有不規則陰道流血史,B超提示宮內有少于1 cm 的不規則條索狀回聲或點片狀強回聲光點的病例69例。患者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況
(1)預防感染。選用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聯合用藥,多采用口服,用藥療程5天。
(2)雌孕激素序貫法。模擬正常月經周期,用藥療程14~16天,乙烯雌酚1 mg,每日一次;服乙烯雌酚的后12天加安宮黃體酮12 mg,每日一次,停藥后等待子宮內膜的撤退性出血。
(1)治愈。服用藥物后陰道流血明顯減少或停止,停藥后撤退性出血少于10天。B 超檢查提示,宮腔內膜線清晰,宮內無異?;芈?。(2)失敗。服藥后陰道流血多于10天,或流血量明顯多于月經量。B 超檢查提示,宮內仍有不規則條索狀回聲或點片狀強回聲光點,須行清宮術。

表2 患者治療效果[n(%)]
6例患者服藥后陰道流血量明顯減少,淋漓至停藥后,撤退性出血少于10天,不影響治療效果。3例患者停藥后撤退性出血多于10天,未繼續等待,及時行清宮術。
口服雌激素[1]可使子宮內膜迅速修復,出血停止,利于與殘留物粘連處子宮基底膜增生修復。殘留物與子宮壁分離,同時雌激素使子宮收縮力增強,使子宮口松弛。口服孕激素使增生的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停藥后由于雌孕激素迅速撤退,模擬正常月經,子宮內膜完整剝脫,殘留物隨之排出,這在臨床上稱為藥物刮宮。藥物或人工流產后出血主要系妊娠物殘留所致,以往主要采用刮宮手術解決這一問題,而藥物刮宮避免了手術損傷和痛苦。筆者分別對59例藥物流產和10例人工流產不全病例采用藥物刮宮治療,治愈率分別為95%(56/59)、100%(10/10)。所以,藥物刮宮治療少量宮內妊娠物殘留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此方法只適于少量宮內殘留物且陰道流血量較少的病例,治療前應常規B 超檢查,且盡量選擇在術后15天內開始行藥物刮宮治療,以避免感染及宮內殘留物與宮壁的粘連,治療效果較好。而對于藥物刮宮治療失敗的病例要及時行清宮術。
[1]樂杰.婦產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