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軍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加快推進海南文化改革發展
□范曉軍

《中國有個海南島》大型歌舞詩。
2010年,海南省召開文化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并做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決定》,對貫徹落實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及加快推進全省文化改革發展作了全面部署。如何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全省文化改革發展,筆者認為:
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目的。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政府是建設主體,應發揮主導作用,為公共文化事業掏錢買單是政府天經地義的責任,這種主體意識和主導作用必須強化。
近年來,海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加大,投入增加,步伐加快,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也要看到,公共文化服務的總體水平還不高,投入欠賬還很多,服務效能也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公共文體設施網絡還不健全不完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還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需求,城鄉、區域間發展還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居全國中等偏下位置,任務十分艱巨。全省各級政府要把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履行在文化領域的公共服務職能,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干,以全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建設國際旅游島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一要加快建立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網絡。要以大型公共文體設施為主干,以縣、鄉鎮和社區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目前,海南文化公園已建成省圖書館、省博物館、省歌舞劇院、市民文化廣場等項目,并取得明顯社會效益,要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要加快推進省博物館二期、中國南海博物館、南海水下考古基地、省體育中心、海口江東國家級體育訓練基地、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海南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海南東線廣播電視微波傳輸網等標志性重大文體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市縣文化館(群藝館)、圖書館及室內影劇院,并達到國家標準;加快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城市街道文體中心;加快建設行政村和城市社區文體活動室,使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得以加強和完善。規劃建設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陳列館、傳習所等。抓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工程建設,研究實施一批新的文化工程建設項目,啟動農村行政村文化室建設。
二要努力提升文化產品供給能力。要定期組織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充分挖掘海島文化、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等豐厚的文化資源,編創更多體現海南歷史文化和經典傳說的精品劇目。在文化精品的生產上要堅持百花齊放,不僅要推出像《下南洋》《達達瑟》《黃道婆》這樣的舞臺劇,還要推出像《解放海南島》這樣的影視劇。要建立和完善省級文化藝術評獎機制,更要提升改造《紅色娘子軍》等經典傳統劇目。要設立“省優秀文學藝術作品獎”。要堅持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提高公共文化設施使用效率。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和合理利用,使之成為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特別要加強對黎族織錦的保護利用,兌現我們向聯合國所作出的承諾。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深入開展“三下鄉”、“四進社區”、東西南北中廣場文藝匯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動,把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城鄉基層。
三要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實現各級財政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逐年增長,全省財政的文化事業費支出占一般預算總支出的比例要達到2%以上,確保對文化事業投入增幅不低于財政收入增幅。每年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1%用于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對轉企改制的文化事業單位,財政撥款基數不但不能減少,而且要有所增加,要形成“誰改革支持誰”的鮮明導向,幫助轉企改制的文藝院團解決練功、排練演藝廳,組織策劃旅游演藝節目,讓轉企改制文化單位義無反顧地走向市場。省市(縣)兩級財政要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按比例分擔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費用。要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資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要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推動政府購買文化產品提供公共服務的做法,對重要公共文化產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公共文化活動,都要鼓勵采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方式。對非盈利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用地,要采用劃撥方式優先保障。項目建設要納入省市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注意科學謀劃、合理布局。
從長遠看,文化產業必將成為支撐國際旅游島發展的戰略產業。因此,要按照“一區三帶九重點”的規劃布局和“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集約化發展”的戰略,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全力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為建設國際旅游島提供文化內涵和產業支撐。
一要抓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積極協作,在學習研究有關政策和調研的基礎上,抓緊制定《海南省“十二五”時期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制定《規劃》要因地制宜,順勢而為,突出重點,彰顯特色。該規劃要與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相銜接,與海南省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相銜接,與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相銜接,規劃要管用、可行。
二要抓重大文化項目落地。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應和產業推動作用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當前,要重點抓好文化旅游業、文化創意業、文化會展業、演藝娛樂業、出版發行業、影視制作業、動漫游戲業、體育健身業、休閑療養業等九大文化產業有關重點項目;抓好全球拳擊文化交流中心、中國(海南)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昌椰林書香小鎮、三亞奧林匹克灣、沃爾沃環球帆船賽三亞經停港、電影主題公園和影視風情小鎮等一批成熟度高、成長性好、具有先導性和重大示范效應的項目,帶動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布局的統籌規劃,堅持標準、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進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分工,對符合規劃的產業園區和基地,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使用、稅收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省委、省政府已將“一區三帶九重點”的文化產業布局寫入《決定》,有關部門要與國際旅游島規劃的六大功能組團相銜接,科學規劃、抓緊實施。爭取5年內建成5—8個國家級、8—10個省級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文化產業基地,使海南文化產業初步形成規模和特色。要抓緊建設一批省級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項目)和文化主題公園,確保將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和航天科技、海洋文化、熱帶雨林等主題公園列入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成為國家級重點文化產業大項目,爭取中央資金和政策的強力支持,把先行試驗區建成全國規模最大、開放度最高、國際一流的文化產業集聚區。
三是抓文化與旅游、科技的融合。文化建設是旅游要素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只有深入挖掘海南獨特的文化內涵,打造魅力獨特、國際化程度較高的旅游精品,才能營造國際旅游島特有的文化氛圍,才能創造出獨具海南特色的旅游文化產品,才能推動海南旅游要素轉型升級。因此,在抓旅游的同時不可不抓文化,要自覺在文化與旅游同步發展上尋找契合點。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廣泛運用于文化生產、服務、營銷、管理等各個環節,引發了新興文化形態的崛起,促進了傳統文化形態的更新,推動了文化傳播手段、方式和體系的改變,為文化內容和形式創新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技術基礎。我們要充分運用高新技術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改造,推動文化產業升級。要大力發展高科技新興文化產業,加強數字和網絡等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著力培育新一代網絡游戲、數字電視、新型媒體終端等產業,形成具有高端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加快構建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的文化傳播體系。
四是抓品牌打造。通過深入挖掘海南優勢文化資源,吸收有益外來文化,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化運作為基礎,創辦國際島嶼文化藝術節、國際流行音樂節、海南國際電影節、東坡文化節、黎族苗族“三月三”、冼夫人文化節、七仙嶺嬉水節等文化活動品牌。繼續辦好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金椰子”高爾夫公開賽等品牌賽事,申辦全國使海南成為部分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的集聚地。在海南試辦一些國際通行的旅游體育娛樂項目,加快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實施步伐。
五是抓市場培育。要打破文化市場行政壁壘,鼓勵支持文化產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參與全國統一開放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和規范演藝娛樂、書報刊、電子音像、動漫游戲、影視廣播節目、彩票、體育競技等各類文化產品市場。加快培育和繁榮大眾性文化消費市場、農村文化市場。抓緊建設文化營銷系統和現代流通組織形式,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程度。推進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建設,發展和完善經紀、代理、評估、鑒定、推介、咨詢、拍賣等中介機構,提高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市場化程度。支持辦好體博會、圖博會,使之成為展示海南省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六是抓政策落實。有關部門要加強與國家稅務、海關等部門的協調,盡快研究制定海南省文化產業稅收優惠措施,力爭對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重大項目、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在企業所得稅、營業稅、進出口關稅等方面給予減免優惠。要加快文化產業投融資平臺建設。省財政部門要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文藝精品獎勵資金和文化人才獎勵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和通過債券市場融資,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依法發起組建文化投資公司或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支持轄區內文化產業的信貸融資,加大對文化產業貸款的貼息力度。文化建設用地要納入省市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總體規劃。◎
(作者系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廳長)
[編輯:王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