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實施后,教材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這套教材適應了現實的發展,思想體系更加完善、配圖優美,文字生動,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另外,教材的開放性更加突出,鼓勵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課改實踐中,教師在教學中也會面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新課改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教學資源不足。
一、班上學生人數過多影響學習效果。探究性學習要求小班額教學,師生可以在有效的互動中實現知識的對接。但是由于現實基礎的薄弱,學校還不具備這種條件。每個教學班學生人數都比較多,常常在課堂組織上難以控制,教師盡管把課堂的教學形式開展的豐富多樣,雖然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是學習的效果卻并不理想。由于學生人數較多,一部分沒有受到關注的學生開始趁機玩耍,不能有效的實現知識的互動。結果是課堂實踐課增多了,雖然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具有活躍的氣氛,卻最終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物理實驗教學的硬件設施不足限制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物理教學中有許多課程是實驗教學。學生通過實驗可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加深對物理理論的理解。但是,現實情況是中學物理實驗室數量并不夠,實驗儀器不配套、缺乏的現況比較突出。而新課改實施后要求教師開展探究性的學習,這就要求有更多的實驗,讓學生自己自主學習的機會更多,因此對實驗設施的配套要求也會很高。面對物理實驗教學硬件不足的這種情況,我們這些物理教師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些身心疲備,苦不堪言。
三、學校圖書及網絡設備的制約使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受到限制。新課改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這就要求有相應的學校圖書館和網絡數據庫便于學生查找資料,自主完成作業。而一般中學以前并不注重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僅有的也只是滿足教師的教學便利而配備一些教學參考書。學校圖書數量少、陳舊,校園網絡缺失或不健全,都影響了學生想主動獲取知識,查閱資料,探究學習的實現。
四、教學課時不足與教學容量大的矛盾加深了教師教學的難度。新課改實施后對教師的教學要求更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大問題是課時不足的問題。新教材的內容豐富、面廣、信息含量多,給教師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帶來了難度,而探究性教學更需要時間,這就造成了教學課時的不足。另外,新教材重視學生科學探究學習,一些知識結論要求學生自己進行歸納,使得不少學生難以適應,也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
其次,教學方式的改變,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新課改后物理教學增加了不少內容,多媒體這一新的教學手段也進入了課堂。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加快課堂節奏,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習興趣等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一現實背景下,部分教師完全利用多媒體課件來代替演示實驗和板書,這樣做也有不利的一面。
一、不能用多媒體模擬實驗代替實物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實驗方法,并且學會通過實驗得出科學結論的方法,這正是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因此,只要是能夠在實驗室做的實驗,都爭取要讓學生在參與實驗中去探究體會,避免用多媒體來模擬展示。多媒體只不過是用來輔助教學的工具,在教學中不應該讓其處于主導位置,教師尤其注意不能為了課堂的熱鬧或華麗一味使用多媒體教學。
二、不應過分追求多媒體帶來的直觀形象,忽略學生物理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物理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加直觀的形象,對學生進行物理思維活動是一個有益的幫助。但是,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一味追求形象、直觀、具體,學生的思維會因此而受到限制,對學生物理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妨礙。多媒體容易讓學生養成思維的惰性,反而束縛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不能為了教學的輕松,學生的輕松,忽視對學生抽象理解能力的培養。
在物理教學中只要對多媒體合理運用,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便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多媒體不過只是一種輔助的工具,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讓多媒體成為師生教學活動的“主宰”。
此外,新課改要求用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以課程內容為基礎,重在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在物理教學中也應該倡導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物理教學中,學生的觀察、實驗、調查、制作、討論、交流等活動都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疤骄繉W習”的倡導者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施瓦步教授?!疤骄繉W習”強調學生學習方法與過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疤骄繉W習”對教師的要求是教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在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點撥學生。教師要利用有利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時機,激發學生的創造探究能力,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實現。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要求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讓學生成為快樂的學習者,自主的學習者,使學生在學習中發展個性。面對新課改,教師只能迎難而上,在改變自己的同時改變課堂,在改變課堂的同時提升自己。
(作者簡介:王震,男,陜西安康人,漢濱初中分校教師,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