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職高專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準入的門檻日趨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源的質量,其中英語基礎薄弱是高職學生極為突出的現象,此外,學生對英語學習普遍存在厭倦、抵觸的心理,給英語課堂教學的管理帶來嚴峻的考驗,本文將對高職院校英語課堂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嘗試對課堂管理的方式進行有益的探索。
一、高職院校課堂管理的現狀分析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良好的課堂管理不僅能夠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遺憾的是在高職英語的教學實踐中尚未形成成熟的課堂管理模式,這導致英語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如下:
1.學生方面。(1)英語基礎薄弱。無論是普通高中的普高生,還是來自中專、技校、職高的對口生,高職的生源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薄弱的情況,具體表現在單詞儲備較少,語法知識匱乏,聽力存在障礙,羞于口語表達,閱讀和寫作能力較低等等,由于基礎薄弱,學生對學習存在厭倦或者抵觸的情緒,在課堂中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大為降低,加大了正常課堂管理的難度。(2)學習習慣欠佳。習慣是長時期形成的且難以改變的傾向或行為模式,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良好習慣的培養正是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易被忽視的問題,學習的隨機性較大,持久性不強,積極性不高都會成為習慣培養的障礙,這也是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很難融入到課堂管理中去的重要原因。
2.教師方面。(1)管理意識淡漠。管理是指由管理者通過協調他人的活動,以便取得的效果大于個體單獨活動效果之和的過程,作為管理者的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牢牢樹立課堂管理意識,積極協調好課堂內的各種人際關系,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然而許多老師并未正確意識到課堂管理的重要性,片面地認為教師的職責在于傳授知識,管理的任務應該由班級導師或者學生干部來承擔,因此,教師任由講臺下學生東倒西歪、七嘴八舌、進進出出等混亂的情況發生,使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2)管理方法不當。有效的課堂管理不僅需要先進的管理理念,更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在英語課堂的教學中,許多老師業已認識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但在選擇管理方法方面誤入歧途。(3)管理目標錯位。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的管理目標是課堂教學管理的內核部分,是指導實施課堂管理行為的根本法則,有些教師想當然地認為課堂管理就是維持課堂紀律秩序,而忽略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這一重要目標,實質上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認識,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堂管理模式的探索
1.樹立牢固的管理意識。課堂管理在課堂教學整個環節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計劃、決策、組織、監督和調節,英語教師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在頭腦中牢牢樹立課堂管理的意識,重視課堂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課堂管理能維持英語課堂教學的正常秩序,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課堂管理能夠優化課堂環境,營造一種積極、健康、師生和諧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有張有弛的學習情境中有效地學習。
2.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需要是個體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內部動力,是個體積極性的源泉,需要越強烈,由此引起的行為強度也就越大。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的需求。
3.制定有效的管理規范。課堂規范是課堂管理的依據,為了保證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需要建立統一的課堂規范,并使其固定化。需要注意的規范的效力來自于學生的廣泛認同并自覺遵守,因此,在制定規范時應充分發揚民主,動員學生參與,讓學生深刻理解到規范的內容及必要性,這樣才能使規范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起到預想的約束作用,一方面學生可以依據規范評價其他學生的言行。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據此懲戒不合乎規范的行為,并且營造一種以相互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自律的課堂氛圍。
4.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課堂心理氣氛通常是指是在教與學過程中師生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 一般認為,課堂心理氣氛是一種群體的心理狀態,不同的課堂籠罩著不同的心理氣氛,或壓抑或緊張或自由或活潑,這些心理氣氛是由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以及教室中的環境綜合作用所形成的,從英語教學的角度出發,積極、健康的課堂心理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助于實現比較寬松的管理環境,因而,師生應該努力形成優良的教風和學風,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
三、結語
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過: “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英語課堂管理是一項融科學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富有創造性的活動,更是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科學的課堂管理可以有效促進英語教學的質量,作為管理者的大學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自己的角色意識,積極探索符合教學發展規律的有特色的管理方法,把英語課堂的管理水平不斷地推向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王麗霞,郝志平,楊靜著.有效的大學英語課堂管理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9).
[2][美]小詹姆斯·H·唐納利,詹姆斯.L.吉布森,約翰·M·伊凡賽維奇著,李柱流譯.管理學基礎——職能.行為.模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
(作者簡介:戴遂(1984.8-),女,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人文學部外語系,研究方向: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