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翠
(廣西工學院圖書館,廣西 柳州 545006)
近10余年來,在國家教育部和文化部的相關評估政策影響下,各圖書館的紙質文獻數量趨于激增的狀態,加上原有館藏文獻,使得每個圖書館都在不同程度上積累了相當數量的低利用率文獻。大量的低利用率文獻占用了圖書館有效的存儲空間,使得圖書館的館藏空間顯得空前緊張,到館新書無法及時上架。低利用率文獻的大量儲存與館舍空間匱乏成為制約圖書館發展的瓶頸。筆者認為解決此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實現低利用率文獻的合作儲存,即通過多個圖書館或者與其他相關文化機構聯合,對各圖書館低利用率文獻采取不同模式、不同規模的合作存儲,以期實現資源共享。
在國外,隨著圖書館紙質文獻數量增長及用戶對信息共享空間的要求,圖書館館舍空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1900年,哈佛大學校長埃利奧特·查爾斯就提出一種新的文獻儲存模式,即根據書的利用率將其分為兩部分,那些低利用率文獻應以盡可能少的成本區域性集中儲存并且使人們很方便地利用它。[2]這一新的文獻儲存理論為解決圖書館館舍嚴重不足提供了理論基礎。文獻合作儲存作為應對圖書館館舍匱乏的良策,在國外圖書館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西方發達國家在合作儲存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理論探討和實踐,不同國家根據自己國情進行了大膽嘗試,具有代表性的國家主要有美國、芬蘭及澳大利亞。
1986年,哈佛大學率先建立了外部儲存庫。在哈佛模式成功實踐的影響下,美國國內加強了合作儲存圖書館的建設,到2006年已經建有34個儲存設施,其中2000年以后建立的有18個,[3]而且先前獨立的儲存設施逐漸被不斷加強的合作儲存庫所代替,尤以區域性合作儲存為主。芬蘭針對國土面積不大、圖書館館舍緊張的情況,采用了國家儲存模式,在1989年建立了芬蘭國家儲存圖書館。澳大利亞也建有3個重要的保存印刷性研究文獻的合作儲存圖書館。隨著建立的儲存庫數量不斷增加,儲存庫的建設和管理模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采取的合作儲存模式不一,有的采用全國集中式儲存,有的采用地區分散的合作儲存。雖然近幾年國外的儲存庫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國外真正具有合作性質的儲存庫僅占總數的20%左右。國外低利用率文獻儲存庫建設的快速發展,不僅引起了圖書館界的興趣,也得到了各國政府的普遍認同。
我國對低利用率文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文獻和外文文獻兩個方面,研究點主要是針對單個館如何進行合理儲存和剔舊。而對低利用率文獻的保存和處理問題,特別是合作儲存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通過在維普數據庫、中國知網(CNKI)和各種搜索引擎等檢索工具中檢索,只有10余篇相關論文,絕大部分是近3年發表的,現有研究論文都在理論上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低利用率文獻的合作存儲,國內目前還沒有開展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儲存實踐。
館舍空間緊張,低利用率文獻占用有效書庫空間導致新書上架困難等問題在國內外圖書館中是普通存在的現象,廣西目前尤為突出。筆者從5個方面充分論證了在廣西區域內實現低利用率文獻合作儲存的可行性。
國外調查顯示,大型科技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利用率較低的藏書占館藏總量的25%,這些文獻在5~10年內讀者才會利用一次。如果按國外低利用率文獻所占館藏25%計算,表1抽樣列舉了目前廣西地區圖書館的低利用率文獻基本情況。
從表1的數據可看出,各館都儲存著大量的低利用率文獻。各館的低利用率文獻數量不一,館藏數量的基數越大,儲存的低利用率文獻越多。在大量低利用率文獻中有的文獻數年或數十年鮮有人問津,有些文獻甚至存在著重復收藏的現象。大量的低利用率文獻占據了各圖書館的有效儲存空間,使得圖書館館舍空前緊張。雖然廣西許多圖書館10余年來擴建或新建了圖書館,想以此緩解館藏空間嚴重不足的矛盾,但每年大量購置的圖書及原有的低利用率文獻使得許多圖書館擴建或新建的館舍還不到幾年,就又書滿為患了,不得不再計劃籌建或擴建新館,但擴建或新建圖書館成本太高,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圖書館館藏空間的不足。國內外的實踐證明,不斷擴建書庫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藏書空間不足與文獻急劇增長之間的矛盾。只有合作建立低利用率文獻儲存庫,剔除共同的復本,才能在區域范圍內穩定地保存文獻的最低復本量,降低圖書館保存低利用率文獻的費用。[4]但儲存庫的硬件設備需大量的資金投入,只憑借一館之力建設儲存庫的哈佛模式顯然不符合廣西各圖書館的現有條件,因此,合作儲存已成為廣西各圖書館迫在眉睫的現實需求。

表1 低利用率文獻的館藏情況
通過WebOPAC調查,發現出版時間在10年以上的圖書中,各館購置的重復率大約在75%以上,其中無人問津的圖書幾乎占館藏總量的1/4以上。[4]大量重復的、利用率低的文獻不僅占據一定的儲存空間,影響新書上架及新的服務功能拓展,而且增加了運行成本,降低了文獻利用率,影響了館藏建設的質量。廣西各圖書館之間的文獻重復儲存率也不少。而通過合作儲存,既解決了各館文獻重復儲存、低利用率文獻大量存放和館舍緊張的矛盾,又能保存有價值的文獻,同時可對低利用率文獻進行合理的揭示、有效的匯聚及方便的傳播與共享,使用戶能夠方便地、自由地獲取各圖書館的低利用率文獻,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圖書館的低利用率文獻的使用效益,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并能達到區域內的文獻資源共享,構筑和強化區域內低利用率文獻的服務保障能力。
據調查,在美國,讀者從本地獲取的文獻占90%以上,而利用全國性網絡獲取的文獻只占小部分。這說明,即使在網絡時代,在求近心理的驅使下,讀者的大多數文獻需求仍要求在本地區解決。[5]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心理是相通的。在廣西區域內,因物理距離相近以及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圖書館之間更能拉近彼此的感情,容易溝通和相互信任。因此,在廣西開展低利用率文獻合作儲存,建立區域性合作儲存庫,各圖書館之間地域相近,交通便利,讀者獲取文獻的方式較多,實現文獻資源共享更容易。同時,距離的縮小使文獻的儲存與利用成本大為降低,文獻傳遞的空間和時間大為縮短,儲存庫的使用效益可得到有效的發揮。基于資源共享的目的,各館通力合作建設儲存庫不僅能永久性保存低利用率文獻,而且還能滿足本地區讀者個性化信息需求,保證子孫后代能看到我們現在擁有的文獻資源。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華南、東盟3大經濟圈結合部,堪稱中國——東盟區域合作的“橋頭堡”。廣西依托區位優勢,積極發展經濟。“十五”時期,廣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十一五”時期,廣西經濟總量比“十五”翻一番,保持和擴大了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經濟規模再上新臺階。[9]廣西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能為圖書館低利用率文獻的合作儲存提供強大的經濟保障。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們對信息資源以及相關信息服務產生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圖書情報機構的工作重點由重“藏”向重“用”轉變,工作目標轉為向用戶提供多樣化的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10]而現代圖書館服務工作重心的轉移,需要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和館舍空間來支撐。從圖書館發展的現實展望,無論是因為經費與空間的緊張還是基于功能拓展、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選擇合作儲存來解決低利用率文獻保存不失為一個良策,使圖書館有能力去拓展更多的服務功能,滿足讀者的個性化信息需求。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廣西各圖書館都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創建了本館的書目數據庫,對本館文獻資源進行了有效揭示。現在已出現了許多技術先進、性能優良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合作儲存庫可借助這種管理系統支撐其日常管理及運行。各館在送交儲存的低利用率文獻同時提交該文獻的書目數據。用戶可以通過儲存庫的聯合目錄及各成員館目錄進行文獻查詢、檢索,并通過聯機、電話、電子郵件、電傳等方式進行預訂服務。當儲存圖書館接到用戶的服務請求時,通過電子郵件、復印及文獻傳遞等免費服務方式滿足用戶需求,使讀者既能檢索和借閱儲存庫的文獻資源,也能便捷地檢索到各館的館藏資源,滿足本區域內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實現文獻資源共享。
圖書館未來的發展依賴于館際合作,合作才是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分析廣西各館的發展態勢,不難發現,合作儲存才是低利用率文獻儲存模式的選擇。廣西目前已經具備了建立合作儲存庫的各種條件,只要政府進行有效引導和大力扶持,加上各館的積極參與,構建廣西區域內的合作儲存庫是可行的。合作儲存庫既能節約存儲空間,降低文獻保存的成本,又可以通過聚合功能和完善的服務體系提高文獻使用率,實現區域內文獻儲存效益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地滿足區域內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增強區域內讀者的信息福利。
[1]王松林.電子資源的書目控制——Michael Gorman電子資源書目控制觀評述.中國索引,2004(2):3-6.
[2]符敏慧.寄存圖書館與文獻資源保存利用——以芬蘭國家寄存圖書館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05(2):109-111.
[3]Lizanne Payne.Library storage facilities and the future of print collections in North American.http://csul.net/storage/reports/oclc.pdf,2009-05-17.
[4] 趙伯興,盛興軍.網絡環境下我國合作構建文獻儲存庫的理論思考——兼論低利用率文獻的共建共享.圖書情報工作,2008(1):110-111,116.
[5] 韓潔.長尾理論下低利用率文獻合作儲存模式研究.圖書館學刊,2010(3):78-79.
[6]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十五”時期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系列分析報告之一.廣西統計信息網,2008-07-17.
[7] 廣西“十一五”經濟總量比“十五”翻一番.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0-11-18.
[8]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 廣西調查總隊.2009年全區經濟運行情況.廣西統計信息網,2010-01-25.
[9]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 國家統年計局 廣西調查總隊.2010年廣西繼續保持和擴大了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廣西統計信息網,2011-01-21.
[10] 黃悅深.上海地區文獻資源共享協作網發展研究.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