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賽出人才 人才支撐發展—訪中國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總經理徐祥燕
中國石化浙江石油公司借助職業技能競賽和技術比武活動,鍛造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員工隊伍,為其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員工素質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浙江石油分公司也不例外。“十一五”期間,浙江石油分公司以夯實基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推動企業全面有效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經濟指標均位于中國石化油品銷售企業的前列,創造利潤總額和投入產出比排名油品銷售企業首位。正是由于擁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員工隊伍,才為浙江石油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為打造這樣一支精兵強將,浙江石油分公司按照集團公司和銷售公司的統一部署,認真抓好了職業技能競賽和技術比武工作。2010年,浙江石油公司持有職業資格證書人員與全部操作人員的比例從零增長到51%。在銷售公司組織的五年競賽比武決賽中,四次獲得綜合團體第一名,累計有86人次獲得金、銀、銅獎,員工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可以說,浙江石油分公司通過競賽比武實現了人才隊伍建設和經營管理的雙豐收。就此,本刊記者采訪了浙江石油分公司總經理徐祥燕。
記者:競賽比武活動要求企業員工全員參與、全員練兵。為實現這個目標,浙江石油分公司主要做了哪幾方面的工作?
徐祥燕:我們五年競賽比武是通過實實在在的全員練兵,從而促進了整個員工隊伍素質的提升,企業也因此實現了很好的發展。五年來,我們通過分級輔導,創新培訓模式,抓好競賽比武過程管理,取得了全員參與,持續提升的效果。
首先,我們完善了培訓體系,先后在加油站油庫,縣市,地市公司以及省公司建立了91個基層培訓站(庫),培養了480名兼職講師,自主開發39項課程,組織培訓班1843期,培訓5萬多人次,逐漸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機制。
其次,五年競賽比武過程中,我們堅持做到培訓和初賽參與率的兩個百分之百,從全面加強員工的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基本操作技能入手,克服勞務工流動性大、基本素質參差不齊等困難,確保培訓和初賽人員一個都不能少。
第三,我們還將培訓和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緊密結合,促進各專業線人才素質的提升。
經過五年的競賽比武活動,浙江石油分公司不僅夯實了“三基”工作,還促進了三支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了員工素質,培養和發現了一大批優秀管理人才和業務骨干。
記者:員工隊伍素質的持續提升反作用到企業經營管理上,起到了怎樣的促進效果?
徐祥燕:正如你所說的,競賽比武在促進員工隊伍素質提升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營銷業務的開拓。
針對經營管理的薄弱環節和短板,我們開展比武活動,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強化崗位培訓,強化員工崗位技能的提高,更好地服從于、服務于中心工作。各專業線在活動部署過程中,保證了上級政策和領導意圖的一傳到底,推進了企業的精細化和專業化管理,促進了經營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五年來,我們堅決貫徹總部的決策部署,發揚“團結、務實、進取、清廉”的作風,開拓市場、發展網絡、強化管理、打造隊伍,推動了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五年里,我們共新發展加油站257座,擴建庫容32萬立方米,建設管道250公里,優化了網絡,提升了競爭力。非油品業務從零起步,快速發展,目前開設“易捷”便利店1322家,非油收入達到4.2億元。
記者:您如何看待以競賽比武活動為抓手來提升企業員工素質,進而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徐祥燕:我認為“思想統一,認識到位”是保證競賽比武活動深入開展取得實效的第一要素。正是因為員工關心學習,對競爭的認知有了根本性的提升,才使得競賽比武成為開發員工職業生涯,維護員工根本利益的保障。競賽比武活動已經成為企業員工積極向上、自信拼搏,走向成功的人生階梯。
浙江石油分公司始終把競賽比武活動與員工成長緊密結合,與企業發展相結合,不斷夯實基礎。五年的競賽比武活動讓“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事業”真正成為了廣大員工的普遍共識。浙江石油油品儲運有限公司的李華琪原本是油庫一名普通的職工。他以比賽為契機,刻苦鉆研、勤奮學習,在2006年銷售企業組織的油品儲運比賽中獲得金獎,不但轉了原本勞務工的身份,還被破格提拔為油庫副主任,現在不僅是油庫的技術能手,而且是油庫的管理骨干。現在員工們“提高自我、完善自身”的意識空前高漲,許多人實現了“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性轉變。
記者:為激發廣大企業員工提升自我成長意識,積極參與到競賽比武活動中,浙江石油分公司是如何發揮獎勵效用的?
徐祥燕:為激勵和鼓勵員工,我們公司先后出臺了《技能競賽和技術比武獎勵辦法》、《浙江石油分公司職業技能鑒定實施意見》,將競賽比武和職業技能鑒定的成績與員工的聘用、薪酬、培訓、晉升緊密結合。同時,我們規定技能鑒定合格且在崗工作的員工,可以享受與聘用崗位相對應級別的技能補貼。
我們對于競賽比武獲獎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五年來累計有260余名復賽、決賽選手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晉升和重用,還有5名勞務工轉為了合同工。如2007年獲得銷售企業零售專業技能競賽金獎的陳輝,原是杭州分公司建德服務區加油站的一名勞務工,由于其表現出色和成績優異,我們也將其轉為正式工,并破格提拔為加油站站長。
優秀員工的提拔對其他員工起到了很好的榜樣示范作用,骨干員工的流失率也大大降低。競賽比武真正改變了許多普通員工的命運和人生軌跡,帶動和激勵了其他員工見賢思齊、發憤圖強,也大大提升了各級組織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記者:競賽比武為各類人才成長搭建了成長通道。浙江石油公司是如何引導員工走向成才之路的?
徐祥燕:我歸納起來就是“鑒定、培訓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為鼓勵廣大員工積極參與技能鑒定,浙江石油分公司本著“普及初級工、優選中級工、精選高級工”的原則,讓更多員工有機會參加技能鑒定,并為建立技能操作人才隊伍序列創造條件。
我們將競賽比武和學習培訓納入各級組織年度考核范疇,地市、縣市公司,區域、加油站,甚至班組之間也層層聯動。按照一般人員普遍培訓、骨干人員重點培訓、短缺人員抓緊培訓、優秀人員獎勵培訓的原則,開展好惠及全員的大規模培訓。各級分公司統一認識,加大投入,整合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方式,強化效果,持續推進員工培訓體系建設,五年內使各類員工培訓覆蓋面達到100%。
我們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獎勵辦法,將競賽比武和技能鑒定的成績與員工聘用,薪酬、晉升緊密結合。通過營造全員競爭的氛圍,將競賽比武要求層層傳遞,提高了員工的團隊榮譽感和凝聚力。骨干員工隊伍穩定,拴心留人的長效機制建設已見成效。
經過五年的競賽比武,廣大員工逐漸形成了敬業愛崗的氛圍,學先進、趕先進蔚然成風,也使企業逐步向學習型企業、和諧企業邁進,企業的競爭力、凝聚力大大增強。
本文圖片均由舒志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