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警方在線”網絡平臺自去年8月底開通以來,共解決現實問題510余件,接報線索200余條,查處違法犯罪窩點20個,抓獲違法犯罪人員25名,為服務群眾、打擊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撐。圖為“通州警方在線”舉辦網友觀摩活動。
“我的車窗早上被砸了……”
“小孩的身份證怎么辦理?……”
“X號院有個涉嫌詐騙的窩點……”
報案、問詢、舉報,每當我們遇到這些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困難,找民警。”如今,北京市通州區的居民,在網絡平臺上可以輕而易舉地與民警溝通,這一切都源于通州公安分局搭建了網站、博客、微博、空間“四位一體”的網絡公共關系平臺。
“求助,警察叔叔在嗎?我家窗子下面,有兩個男人說撬護欄,我現在非常害怕,家里也沒有其他人,急急急!”晚上十一點左右,一條新短消息出現在網絡平臺上,值班人員迅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回應。
“請您將地址發給我們,我們立即處理”。
“指揮中心,XX小區發現情況,請速調派警力。”放下電話,值班人員又迅速敲出一行字:“請您把門窗鎖好,不要害怕,民警馬上就到”。
據記者了解,通州公安分局注重從網站、博客、微博、空間“四位一體”的平臺上發現和收集群眾線索,為警務工作助添一臂之力。
去年一位網友通過“通州警方在線”新浪博客舉報:通州區云景里有一個涉嫌詐騙的犯罪窩點。網絡平臺立即將情況通報有關部門,一舉打掉了這個犯罪團伙。今年,“通州警方在線”新浪微博接報:北京籍8歲女孩劉某在通州區北苑楊莊路附近走失,網絡平臺管理團隊核實后,迅速在網絡平臺發布尋人啟示,被“粉絲”爭相轉發。幾小時后,有“粉絲”在鄭州市發現了女童,并協助警方將涉拐犯罪嫌疑人抓獲,女童被成功解救。
“愛撬門,愛翻窗,愛戴頭套,愛戴手套;也愛對老人說:我是您兒子的同事;也愛對小朋友說: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有時也說:我是推銷員;我不是神馬,也不是浮云,我是小偷,我一直在找你家,若你看見我就馬上撥打110。”
這就是通州公安分局采用網絡流行的 “凡客體”在“通州警方在線”微博上發布的防范提示。
記者在“通州警方在線”微博上看到針對入室盜竊、詐騙等高發案件,不僅有“凡客體”、“咆哮體”,還有以“決定體”等網友喜聞樂見的形式發布的預警信息和防范提示。
“現在的警察太有才了”、“這個值得推廣,贊一個”等,從網友們的跟帖評論明顯看出,“通州警方在線”微博從內容、文體和形式上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
據記者了解通州公安分局新浪微博“粉絲”近7萬人,其中,北京“粉絲”的比例占到65%。此外,微博重量級“偶像”較多,如“齊大偉”有140萬多“粉絲”,網友“潘冠”有14萬多“粉絲”,相關資訊經過一級“粉絲”傳遞至二級“粉絲”,產生了很強的輻射效果。
“通州警方在線”博客盡職盡責,默默守護著一方百姓。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時下最新的案情分析及防范提示。
《“花錢消災”欲騙百萬,警銀聯手成功攔截》講述了60歲的張女士,誤信了某女子口中的“血光之災”謊言,欲拿100萬元現金消災。隨后,某銀行通州支行在辦理手續時,針對這一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通州公安分局。民警隨即將這起詐騙案件及時堵截。同時,文章最后對此類詐騙伎倆進行了防范提示。
《警方揭秘常見假幣騙術》一文中講述了幾種常見使用假幣的騙術:借機調包、夾帶使用、趁暗下手、專找老弱等。該文不僅對各種騙術進行詳細敘述,而且還逐一提供了防范對策。
《“撿錢分錢”騙局再現街頭,警方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新型網絡購物詐騙防范七點提示》等文章都對時下容易發生的案情進行了防范提示。
博友“南北轉”在評論中寫道:防范措施給老百姓帶來安全感,很好!博友“橄欖新綠”用短短的五個字給予評價:神圣,辛苦啦!
據記者了解通州公安分局依托網絡博客平臺,先后開展了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網上調查、民警做客直播間網上直播、“與您相約,走進警營”網友線下交流等系列活動。在活動中警民互動達1200余次,收到網友意見和建議298條,通過梳理匯總形成民意分析報告,成為通州市公安分局黨委科學決策和職能部門有針對性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據。
平臺的建立,除了方便群眾報案、問詢、舉報,更重要的是發現民警工作中的問題,同時將整改情況及時向群眾反饋。
網友“百口”在“通州警方在線”新浪博客上留言:某派出所辦理戶口業務的態度有問題。
“對于網友‘百口’反映的情況,已及時通報相關單位進行整改。”“通州警方在線”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網絡留言反映的問題,相關部門都將及時回復并反饋結果。
有問題、有解答;有意見,有整改;有建議、有回復。這是“通州警方在線”針對每個留言的態度。“我們基本上24小時在線,晚上也值班,可以保證每條留言都有回復”,負責網絡平臺的小王告訴記者。
“每條都能及時回復?”記者問道。
“百分百回復,但不一定能都處理,因為很多留言、建議等涉及到眾多部門,甚至有些不是我們管轄的。”
“不屬于你們的怎么辦?”記者追問道。
“我們也會查詢相關材料,能解答的就給予解答,屬于其它部門的就轉交過去,比如轉交給市政、環衛等部門。”小王答復道。
據記者了解“通州警方在線”網絡平臺自去年8月底開通以來,共幫助解決戶口辦理、黑車運營、規范養犬、噪音擾民等現實問題510余件,接報線索200余條,經辦案人員核查,查處違法犯罪窩點20個,抓獲違法犯罪人員25名,為服務群眾、打擊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推進警察公共關系建設工作中,通州公安分局將“通州警方在線”網絡平臺作為收集民意、密切警民關系、展示公安機關親民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拉近了與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和距離,有力推動了網上群眾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了公安機關的公信力。
“再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采訪最后,網絡平臺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 編輯 于俊霞 □ 美編 王 迪
警民網絡情
□ 本刊記者 高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