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軍 寧波市教育局職成教教研室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實訓》課中的應用
林如軍 寧波市教育局職成教教研室
以前進行電子技術實訓操作時,僅注重學生對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檢測、安裝和焊接,而忽視了對學生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大部分學生只會依葫蘆畫瓢,缺乏一定的分析和創新能力。本文通過項目教學法的概念、實施程序并結合在《電子技術實訓》課中的實例,闡述了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展示現代技能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使學生能明確聽、看、做、思、練各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使電子技訓課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項目教學法;實施程序;電子技術實訓
《電子技術實訓》課是中職電子電工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能課。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做好某一個具體的電路,包括從原理圖,到畫印刷電路圖,一直到最后做好一個電路;學生則在教師提供具體模板的基礎上再模仿制作,那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被忽視了。面對這一現狀我們積極探討與實踐,一步步探索到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實訓課程教學中是切實可行、效果明顯的。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中出現的新思潮。由于新教學法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界與勞動界的專家所推崇。最初提出并推行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是在世紀之交的德國職業教育領域興起的一場學習領域里的改革。行為導向教學法是學生同時用腦、心、手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人的發展為本位)的教學,是全面的和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在課堂上,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決定要完成的行為產品引導著教學過程。
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大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項目教學法、文本引導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等。項目教學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種,更多地運用在專業基礎、專業課和實習課的教學中。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實現一個完整的項目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項目是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后應有一件可以看到的產品。
項目教學法成敗的關鍵是設計一項合適的工作任務。所以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1.項目活動能否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
2.項目活動如何幫助學生完成新知識的自主學習?
3.此項目能否讓學生感興趣?
4.如何讓學生之間加強溝通與合作學習?
5.如何讓學生把他們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6.項目內容是否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心?
因此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布置相應的任務并幫助學生理解該任務;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學哪方面的知識,練習哪方面的技能,達到怎樣的知識、技能目標。
(1)制訂計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般四人為一小組,各小組推選一個小組長。制訂計劃,明確各自分工,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與教師分析討論后最終得到認可。
(2)實施計劃。按照已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展開工作。教師觀看、指導、糾正學生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不足點,補充授課內容,并利用學生的優點,開展活動。
(3)成果展示。對實踐過程進行回憶,總結實施方法、步驟及存在的問題,編寫技術總結報告,構建知識網絡。
(4)項目評價。學生完成一個項目后,老師按照以下幾種情況:一“模仿”;二“改造”;三“創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及時的反饋和評價。這是學生對知識掌握和動手能力提高的重要階段,同時也能極大的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中,我們碰到一些實際問題,均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應為目標明確富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得到很好的激發。如電子門鈴、樓道延時開關設計、調光臺燈、穩壓電源的設計等。如圖1,以可控調光臺燈教學為例,探索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訓實踐課教學中的應用,實施如下:

圖1
1、確定項目任務
項目教學法的課前準備工作是教學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同時教師也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分析,幫助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正確的分析設計。這樣學生成了教學中的主角,而教師轉換為引導者、教學的服務者。首先確定任務:可控調光臺燈如何去實現控制。明確任務后,由于這樣的電路在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同學們的興趣非常高漲,有的說可以用按鈕控制,有的說可以用光線控制,有的說可以靠感應控制,也有的說可以用聲音控制,提問題聲此起彼伏,學習興趣高漲。同時充分發揮學生大腦去思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制訂計劃
首先根具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每組安排一名理論和實踐能力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采取組長負責制。由組長統籌安排其組員的分工。圍繞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研究。在建立一定思維方向的基礎上,就可控調光臺燈中如何去控制燈亮暗的問題,各小組形成初步設計方法。其次先按初步設計思路畫出電路圖,學生根據實際問題設計出的電路圖是五花八門的,但哪個是設計合理的我并不急著告訴他們,而是先讓他們自己介紹自己設計的思路。這樣在教學中,使學生手腦并用,互相學習,不僅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情況進行適時啟發。
3、實施計劃
(1)確定元器件
相同功能,同一類型的元器件種類較多,不同的公司,價格也不同。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先要確定下來而后再搞清所定元器件的外形、管腳分配,最終列出元器件清單如表1。

表1
(2)采購元器件
按電路圖所需要的要求,每個小組列出清單后,要求小組中各成員通過各種方式查詢各元器件的價格并分析性價比,相互討論后到市場上去采購,這樣一方面增加他們的專業知識,另外一方面也鍛煉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
(3)元器件的安裝與焊接
電路的安裝是人工的,所以在安裝之前,同學們先要熟悉每一個元件的管腳和性能檢測,比如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的大小、誤差以及二極管的極性、三極管、電位器質量的好壞等等;如果有些特殊的元件,給予適當的指導,然后使用;比如單結晶體管、可控硅等,以前沒有碰到過,我便畫出元件的內部結構、管腳示意圖,讓同學參考。
元器件的安裝必須要按照工藝的要求,盡量做到元件高低有序;美觀大方。如小功率的電阻要折成九十度兩邊留二毫米、大容量的電容盡量插到底、三極管的高度在6~8毫米等等。焊接的工藝要求,必須做到焊點均勻,焊點有亮澤,并防止脫焊、虛焊、拉尖等。電路安裝好后有是會存在問題,所以接下來就要進行電路調試和檢測。
(4)調試階段
大部分學生做好之后,都急于通電試驗,而很多時候電路做出來之后,并不一定成功,有時甚至會引起事故。所以通電之前的檢測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要求每個小組的組長必須先自己檢查電路一遍,看看有無短路現象,可用萬用表檢測輸入電源和地有無短路。然后再由老師檢查好之后方可通電試驗。當然為了增強學生的排除故障的能力,在一些不會有危險性的電路中我有時候也鼓勵他們馬上通電,希望他們通過在錯誤中發現問題,然后不斷地去改進電路;從而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通電以后發光管不亮,首先去查一下發光管的正負極性是否搞錯;若極性對,再查單結晶體管是否導通等,這樣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自己排除故障,從而真正提高的學生的檢修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能,感受成功,建立自信。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的能力。
4、檢查評估
最后我會對每一個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分,指出每個作品的優缺點,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并把好的作品進行展覽,從而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還要求學生一小組為單位,上交一份實踐報告,從而使他們從實踐中再升華到理論中來;最終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在電子技術實訓課中引入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創設項目活動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出發,討論完成本項目活動的方法和過程。整個教學過程中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掌握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個過程中人人參與創造實踐活動,通過實際操作,不但可以訓練他們在工作中與其他同學協調、合作的能力,還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動手能力和推銷自己等方面努力實踐。
總之,實施項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地展示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職業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
參考資料
[1] 林家和,主編.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參考叢書.北京師范大學. 2005
[2] 劉光然.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天津工程師范學院講義 .2007.12
[3] 李向東.職業教育教學模式于技巧.天津工程師范學院講義. 2007.12[4] 馮建中.項目教學在我校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初淺實踐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05.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