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露營 別貪美景
近日,一個由14名隊員組成的登山隊在四姑娘山景區失蹤后,經四川省有關方面多次進山搜救。10月12日上午,救援指揮部得到消息,14人團隊已經安全出山。
近年來,有關野外露營造成人生安全事故的新聞不斷發生。今年5月,兩名南京登山者也在四姑娘山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此次事件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野外探險、野外露營的關注。
“景色太美了,也非常危險!”提起四姑娘山的這條路線,很多驢友都會發出感嘆。資深驢頭李懷杰曾經多次帶隊穿越那條線。他介紹,這條線路由四姑娘山的海子溝進山,途經海子溝、熱水到達“龍巖”。龍巖位于四姑娘山深處,當地類似一個盆地,四周都是4000—5000米海拔的雪山環繞,山腰處數十條瀑布飛流而下,其中一處壯觀如龍吐水,故名龍巖。
他說“這條路常年大霧,非常復雜,當地人去了都容易迷路。”
四川山地救援總隊隊長高敏參與了今年5月對兩名南京登山者的搜救工作。他表示,“海子溝—龍眼—臥龍”線路在被封禁之前也并非常規的經典路線,“走的人并不多,只有少數喜歡挑戰自我的人熱衷走。這批驢友違規穿越這條線路,是對自己生命不負責的做法。”
此次,14名失蹤者是從四姑娘山景區進入,徒步進山的。四姑娘山管理局則表示,對方并未按照登記項目露營,而是違規穿越。且從目前情況來看,這批出事驢友存在瞞報人數、私自穿越等多項違規。
四姑娘山以及此前更多的安全事故提醒我們,露營營地的選擇非常關鍵。資深驢友建議營地選擇得注意以下事項:
近水:露營休息離不開水。因此,在選擇營地時應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因為一旦下暴雨,有可能發大水或暴發山洪,尤其是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
背風:在野外扎營,不能不考慮背風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選擇一處背風的地方扎營。還有注意帳篷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
遠崖:扎營時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面,這樣很危險,一旦山上刮大風時,有可能將石頭等物刮下,造成傷亡事故。
近村:將營地駐扎在村莊附近,出現突發情況時可以向村民求救,這點在沒有柴禾、蔬菜、糧食等情況時就尤為重要。近村的同時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隊伍的行動和轉移。
背陰:如果居住兩天以上的營地,應當選擇一處背陰的地方扎營,如在大樹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陽,而不是夕照太陽。這樣,如果在白天休息,帳篷里就不會太悶熱。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電區,營地絕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上。那樣很容易招至雷擊。
資深驢友還介紹,營地建設主要分以下步驟:

平整場地:將已經選擇好的帳篷區打掃干凈,清除石塊,矮灌木等不平整的東西。
場地分區:一個齊備的營地應分帳篷宿營區,用火區,就餐區,娛樂區,用水區(盥洗),衛生區等區域。第一個先落實宿營地。用火區應在下風處,距離帳篷區應在10~15米以上。就餐區應就近用火區,以便燒飯做菜及就餐。活動及娛樂區應在就餐區的下風處。衛生區應在宿營區的下風處,與就餐區、活動區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水區應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上下兩段,上段為食用飲水區,下段為生活用水區。
建設營區:如有數頂帳篷組成的帳篷營地區,在布置帳篷時,應注意:第一,所有帳篷應是一個朝向,即帳篷門都向一個方向開、并排布置。二,帳篷之間應保持不少于1米的間距。三,必要時應設警戒線(溝),可以在帳篷區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質圍帳篷區畫一道圈,這樣可以防蛇等爬行動物的侵入。
(本刊陳萌整理)
□ 編輯 陳 萌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