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高軍

日前,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新聞出版大廈召開“北京市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毛羽介紹了北京市醫改的進展情況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毛羽介紹說,北京市各級衛生部門以“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衛生事業得發展”為宗旨,努力實現“推進發展,提高效益,減輕負擔,促進健康”的醫改總目標。目前,北京市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全市一級和未定級醫療機構分別為571家和5640家,衛生室2972家,全市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年診療人次已達5908.2萬人次,家庭醫生式服務制度覆蓋率大幅提升。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成效顯著。47家試點三級醫院病區床護比例達到1 ∶0.5以上,陪住率降到了10%以下。2011年,北京市50%以上的三級醫院及區域醫療中心其優質護理服務將覆蓋50%以上的病房。不斷改善預約掛號服務專項工作,樹立“看病先預約”的新理念,改“窗口掛號,醫院候診”的醫療服務舊模式為“預約掛號,居家候診”的新型醫療就診模式。自2011年6月1日起,市屬21家三級醫院的全部門診號均納入預約掛號之列,7月1日起,全市66家三級醫院及區縣骨干醫院都將進入全市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開展預約掛號服務。計劃免疫接種走在全國前列。據統計,北京市每年接受預防接種的人數已超過1000萬人次,免疫規劃疫苗可以預防的傳染病已達到17種,是我國免疫規劃疫苗種類最多、第一個全面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的省市。至2010年,北京市已連續26年無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病例發生,連續16年無白喉發生,麻疹、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乙腦、流腦等疾病的發病率均呈歷史最低水平。
毛羽還就抗生素濫用、醫生多點執業、按病種付費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在談到如何規范使用抗生素問題時,毛羽介紹,今年起北京市衛生局將按照衛生部的統一部署,強化抗生素的使用規范。今年北京市將對醫療機構實行嚴格的抗生素使用限制,三級醫院使用抗生素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得超過35種。對醫生使用抗生素也做出了明確規定,住院患者用藥處方中抗生素不得超過60%,門診處方中抗生素不得超過20%,手術預防感染用抗生素不得超過30%且不得超過24小時。各醫療機構超出規定數量的品種應在今年6月底前清理完畢,全部限制措施將于年底前實行。
針對醫生多點執業的問題,毛羽說,自醫生多點執業政策實施以來,廣大醫生反應積極,目前已有100多名醫生提出意向。同時,醫生多點執業也存在一些障礙,致使部分有意向的醫生還未簽訂多點執業協議,如醫療責任險不普及,部分醫院沒有投保醫療責任險而使希望多點執業的醫生存在后顧之憂。
在回答本刊記者關于如果實行按病種付費后,如何避免重蹈歐美國家因按病種付費致使患者輪候就診時間漫長,造成另外一種看病難,以及因看病收入固定從而減少診療內容造成大病小看、小病不看的覆轍的提問時,毛羽強調,正是由于按病種付費在歐美國家出現了候診排隊時間太長等很多問題,所以盡管這種付費方式在歐美及其他發達國家實行了很長時間,也積累了很多經驗,但在我國還要進行試點。同時對于按病種付費,我們也不會照搬歐美模式,我們將通過績效考核等手段,避免出現歐美國家按病種付費所帶來的問題。此外,我國的大多數醫療機構特別是大型醫療機構都是政府舉辦的公益性醫療機構,為人民服務是醫療機構的宗旨,與歐美的醫療機構有著本質的區別,相信歐美國家由按病種付費所產生的某些問題不會在我們的醫院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