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常艷璐
生命,是人世間最美好的詞匯之一。從生命誕生之日起,人類就在為保衛生命,維護健康而戰斗。在這場戰爭中,永遠戰斗在第一線的就是我們敬愛的醫務工作者。在這個群體中,有人們最為熟悉的醫生,他們診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如戰爭中布局謀劃、運籌帷幄的指揮員。還有被稱之為“白衣天使”的護士,她們在第一線執行醫囑照料患者,堪稱戰爭中沖鋒在前的先鋒軍。然而,又有多少人意識到,除了醫生護士之外,在這個保衛生命、維護健康的醫務工作者群體中,還有一個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成員——藥師。
在很多老百姓的觀念里,藥師只是在患者看完病離開醫院前,負責發放藥品的醫務人員。藥師只是從事“照方抓藥”的簡單勞動,醫生怎么寫藥師就怎么做,只要把藥物發對就可以了。然而,這種看法雖然并非全盤錯誤,但至少是不全面的。作為醫生和護士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藥師所從事的,不僅是單純的調劑工作,他們同時還要審核處方,查對醫囑,參與治療。作為患者藥物治療的最后一道防線,藥師就像戰爭中的參謀,承擔著給醫生出謀劃策,完善作戰方案,與護士密切溝通,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執行作戰計劃的重要使命。可以說,保衛人類健康的這塊盾牌,是由醫生、藥師、護士共同來撐起的。
讓下面的數據來作為佐證:根據國外文獻統計,人的一生中因用藥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遠大于交通事故。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各國住院病人每10人中就有1人會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其中有5%的患者因為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而死亡。另有調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藥,而不是疾病本身。若以美國藥物不良反應死亡率占社會人口1/2200的比例計算,我國每年都有50余萬人因藥物不良反應導致死亡。由于我國與美國在醫療水平上的差距,這個數字事實上可能更高……像這樣的數據還有很多,而這些數據表明,與疾病相比,用藥安全居于同樣重要的地位。
藥是用來治病的,但不是隨便拿來就可以用。因為藥物具有雙重性,既有治療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果藥物使用不當,很可能產生不良反應,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還會給患者造成痛苦。如老年患者有聽力障礙,醫生如果不綜合考慮藥物的不良反應,就讓患者長期服用含有關木通的中成藥制劑,會導致患者腎功能嚴重受損;再如長期患有胃病的患者,出現高熱后,如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復方制劑降溫,會導致嚴重的消化道出血;還有一些患者,在使用需一日多次服用、有時間依賴性的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頭孢菌素時,沒有遵照藥品的特點服用,每天只服用一次,導致藥物不能保持有效的殺菌濃度,就會既耽誤治療又浪費錢。類似的情況,在人們每天的用藥中都在發生。雖然每次發生的情況不一樣,其后果也有輕有重,但無一例外的是會對患者造成傷害,這種傷害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每發生一次都是對生命、對健康的損害。
由于醫藥科學日新月異,藥物品種不斷增加,處方用藥也日見復雜,目前多藥并用已成為醫療實踐中的發展方向。多藥并用須注意更復雜的用藥禁忌,團隊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這個團隊的一份子,藥師已開始在這個團隊中承擔起重任。作為醫療主體的醫生,很難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用藥方面,醫生在很多情況下需要借助藥師所具備的不斷更新的藥物專業知識。相對醫生來說,藥師對于藥物的藥理學、藥動學、藥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應等方面了解更為系統深入。讓藥師參與到臨床治療中,讓他們對治療過程中的用藥予以審核并提出意見。如此一來,由不當使用藥物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傷害就會極大地減少。由藥師參與指導配合醫生臨床用藥,不僅可分擔醫生的工作壓力,也會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在從業前都會發出的誓言。作為這個團隊中的一員,藥師必將會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旅程,必定要由醫生、藥師、護士共同來護航。

▲北京天壇醫院藥師常艷璐在藥房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