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國靜 王曉晨 賀薔

▲炙枇杷葉
枇杷葉為雙子葉植物薔薇科枇杷的干燥葉。葉片長橢圓形,長12~30cm。寬4~9cm。上表面淡棕綠色、黃綠色或紅棕色,有光澤。下表面灰綠色或棕黃色,密布黃棕色絨毛。葉脈呈羽毛狀兩側斜生,中間主脈呈棕黃或棕紅色,顯著突起。葉先端漸尖,周邊有疏鋸齒。葉柄極短,被黃棕色絨毛。葉革質,質脆易碎。微有清香氣,味微苦。歸肺,胃經。功能與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枇杷葉用毛刷或鋼絲刷去葉面上的絨毛,用水洗凈,稍潤,切絲,曬干即可。《雷公炮炙論》曰:采得枇杷葉后,粗布拭上毛令凈,用甘草湯洗一遍,卻用綿再拭令干,每一兩以酥一分炙之,酥盡為度。
顯微鑒別:粉末為紅棕色。①單細胞非腺毛大型,多彎曲,有的折合成人字形,先端鈍圓,基部狹窄,完整者長至1260μm,中部直徑17~55μm,壁稍厚,微木化,較粗者壁有網狀紋理。②纖維細長,完整者長162~360μm,直徑7~18μm,壁厚2~8μm。有的纖維束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不均勻增厚,微木化。③草酸鈣方晶短柱形、菱形、雙錐形、方形等,直徑3~27μm。④草酸鈣簇晶直徑10~30μm。⑤上表皮細胞表面觀垂周壁略呈連珠狀增厚,角質層厚約至14μm。⑥下表皮細胞表面不規則形,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7個。另有黏液細胞。
偽品為五椏果科植物大花五椏果的干燥葉。呈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40 cm,寬7~15 cm,先端鈍圓,偶有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疏小齒。上表面棕褐色,僅葉脈疏被短毛;下表面棕色,被淺棕紅色短粗毛,主脈明顯突起,側脈羽狀;葉柄長2~4cm,被淺棕紅色粗毛。革質。氣微,味微澀。歸經:心,大腸經。功能主治:解毒,收斂。主治腫脹,痢疾。
北京太洋樹康中藥飲片廠嚴格執行《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規定,取煉蜜,用適量沸水稀釋后,淋入枇杷葉絲中,拌勻,燜潤2~4小時,置熱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每枇杷葉100kg,加煉蜜20kg。蜜炙枇杷葉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燥或肺陰不足,咳嗽痰稠。
炮制中藥材的蜂蜜須煉制方能使用。其目的是除去其中的雜質,蒸發部分水分,破壞酵素,殺死微生物,增強黏合力。
煉蜜前應選取無浮沫、死蜂等雜質的優質蜂蜜,若蜂蜜中含有這類雜質,就須將蜂蜜置鍋內,加少量清水(蜜水總量不超過鍋的1/3,以防加熱時外溢)加熱煮沸,再用4號篩濾過,除去浮沫、死蜂等雜質,再入鍋內加熱,煉至需要的程度即可。優質蜂蜜就無需濾過這一環節。
煉蜜程度分嫩、中、老三種。這三種程度的確定,過去老一輩的藥工是采取眼觀、手捻、冷水測試等“看火色”的方法,沒有多次的實踐是難以掌握準確的。現在加用檢測煉蜜溫度的方法就容易了。
嫩蜜:系指蜂蜜加熱至105 ℃~115℃而得的制品。嫩蜜含水量在20%以上,色澤無明顯變化,稍有黏性。
中蜜:系指蜂蜜加熱至116 ℃~118℃,滿鍋內出現均勻淡黃色細氣泡的制品。煉蜜含水量約為10%~13%,用手指捻之多有黏性,但兩手指分開時無長白絲出現。
老蜜:系指蜂蜜加熱至119 ℃~122℃,出現有較大的紅棕色氣泡時的制品。老蜜含水量僅為4%以下,黏性強,兩手指捻之出現白絲,滴入冷水中成邊緣清楚的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