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波
農村能源發展要實現從單一的沼氣利用向沼氣、太陽能綜合利用的轉變,從戶用沼氣和小型沼氣建設為主向以農戶集中供氣的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為主的轉變,從追求傳統農村能源的數量規模擴張向注重現代農村能源的質量效益提高轉變

“ 十一五”期間,浙江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加快農村能源發展。截止到2010年,浙江已累計推廣戶用沼氣池15.4萬戶,各類沼氣工程1.5萬處,總池容達123萬平方米,形成年產沼氣1.7億立方米,年處理畜禽糞便污水5500萬噸,太陽能在農村得到普遍應用,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達到66%,農村能源成為“十一五”時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剛剛頒布實施的《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村沼氣建設,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以農村沼氣建設為重點的農村能源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浙江農村能源建設,要始終圍繞著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這一主線,著力推動農村能源發展的產業化、社會化、專業化、法治化,積極促進農村能源建設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努力成為全省清潔能源試點省和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成為全國農村能源發展的示范區。
一是農村能源發展要更加注重與農業“兩區”建設的有機結合,規劃建設一批重大農村能源項目。農業“兩區”建設是今后一個時期浙江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重點,“十二五”時期浙江要力爭建成5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400萬畝現代農業園區,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和生態化。農村能源建設必須始終圍繞著這一重點,在100個現代農業綜合區、200個主導產業示范區、500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區創建過程中,規劃建設一批以農村沼氣、農村太陽能為重點的重大農村能源項目,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二是農村能源發展要更加注重與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的有機結合,規劃建設一批重大農村能源項目。據測算,一個8平方米的沼氣池,一年可產沼氣385立方米,可滿足三口之家一年80%的生活燃料需求,節約燃料費300元左右,可為20畝耕地提供肥料,每畝節約農藥化肥支出100多元。因此,要抓住浙江被國家列入循環經濟試點省的契機,大力實施城鄉沼氣工程,積極參與“81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行動,圍繞著25個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基地、100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的建設,建設、謀劃、推進一批農村能源建設項目,力爭實現農村能源綜合利用工程和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的100%配套。
三是農村能源發展要更加注重與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的有機結合,規劃建設一批重大農村能源項目。農村能源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抓手,據測算,使用一個8平方米的沼氣池的農戶平均能省出1.5噸薪柴,相當于封育了3.5畝山林,保護了森林植被的同時還可減少15公斤二氧化硫和2.7噸二氧化碳。到目前為止,浙江已建成的沼氣開發利用,年可減排COD23萬噸左右,二氧化碳4萬噸。“十二五”時期,浙江農村能源建設要始終立足發展清潔能源這一根本,加強農村能源的技術創新,突出解決浙江沼氣工程、秸稈氣化工程和光伏發電工程成本問題,組織開展深層次開發利用生物質能的技術攻關,結合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利用,積極推進“三沼”綜合利用、太陽能光熱、光伏在農業生產、農村生活中的推廣應用,建設清潔能源示范村近100個。
四是農村能源發展要更加注重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機結合,規劃建設一批重大農村能源項目。發展農村新能源一直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戶用沼氣實現了庭院美化、廚房亮化、圈廁凈化,大中型沼氣工程則帶動了農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實現了養殖場畜禽糞污的“內循環、零排放”和向農戶集中供氣。截止到目前,浙江已累計建成近6萬處農村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各類沼氣工程1.2萬處,90%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排泄物采用沼氣工程治理模式。“十二五”時期,浙江將全面培育建設2500個左右的中心村,力爭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整治建設覆蓋全省村莊,要基本完成對規劃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個左右的一般行政村的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實施“百萬農戶沼氣利用計劃”,力爭早日形成年產沼氣1億立方米,惠及農戶100萬戶。
隨著生態文明的深入推進,新能源產業和技術革命的孕育爆發,新農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倒逼”和“順推”力量不斷增強,浙江農村能源面臨著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十二五”時期,浙江要著力推動一批農村能源重大項目規劃和建設,農村能源發展要實現從單一的沼氣利用向沼氣、太陽能綜合利用的轉變,從戶用沼氣和小型沼氣建設為主向以農戶集中供氣的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為主的轉變,從追求傳統農村能源的數量規模擴張向注重現代農村能源的質量效益提高轉變,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爭取達到70%左右。重點是:
一是著力提升一批農村戶用沼氣工程。在欠發達地區積極推廣以“一池三改”為重點的戶用沼氣工程;在經濟發達地區積極推廣“器、沼、池”為模式的生態能源工程;加快建設以秸稈和畜禽糞便為原料的聯戶沼氣工程;結合新農村建設,著力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高農戶生活質量,力爭新建戶用沼氣10萬戶。
二是著力建設一批農村生物質能利用工程。在嘉興等畜禽養殖集中地區、國家級商品糧基地和秸稈密集高的鄉鎮,建設30個左右的2兆瓦以上的并網沼氣工程;在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和秸稈密集地區,建設30座日產2萬平方米以上的沼氣站;要以養殖場沼氣工程、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農產品加工廢棄物沼氣工程為重點建設1000個大中型沼氣工程。
三是著力推廣一批農村太陽能應用示范工程。將農村地區推廣應用太陽能利用技術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太陽房和太陽灶等太陽能熱利用技術,鼓勵農村地區大面積使用太陽能屋項發電,規劃實施千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工程,到2015年農村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達到50%以上,戶均安裝面積達到2.5平方米,全省安裝總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
農村能源服務體系涵蓋了農村能源監管體系、產業發展體系、項目建設服務體系、政策保障體系等各個方面,是確保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工程順利推進并發揮效益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所在。針對浙江農村能源產業基礎薄弱、服務主體單一、機制不活等諸多尚待破解的問題,浙江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服務規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符合省情、覆蓋面廣、可持續的農村能源服務體系。重點要抓住三個著力點:
一是以培育農村能源建設主體為著力點推進產業化發展。進一步完善農村能源施工企業資格管理制度,全面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工程合同制、招標制、監理制等制度,大力推進農業能源生產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質量,杜絕無證無資質從事工程建設的現象;要積極培育和扶持50家左右的農村能源重點企業,引導現有農村能源企業向專業化、規模化、區域化方向發展壯大;要培育發展農村能源中介組織和實體,引導和鼓勵農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機構參與農村能源生產、建設和服務。
二是以健全農村能源服務網絡為著力點推進專業化服務。各地要積極探索服務模式,創新服務形式,認真總結專業合作社、物業化農民自我服務、依托型服務以及純市場化服務等各種服務模式的經驗,促進服務手段多樣化;要促進農村能源服務能力向中心鎮、中心村和重點領域延伸,在戶用沼氣集中地區,可采取合作社自助互助服務或由專業性公司開展專業化服務;對大中型沼氣工程由專業性公司提供物業化管理服務,實現農村能源生態建設重點縣后續服務覆蓋率達到沼氣用戶的100%,基本形成農村能源“零距離”服務網絡,逐步形成多模式、多元化、多渠道的農村能源后續服務服務體系。
三是以加強農村能源隊伍建設為著力點推進社會化管理。要按照監管與建設維護相分離的原則,切實加強農村能源管理、建設、后續服務三支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各類農村培訓教育資源,開展政策法規、專業技術培訓,實施職業資格準入制度;要突出抓好“省級指導員、市縣聯絡員、鄉鎮兼管員、村級輔導員”四個層次建設,省級要強化指導職責,加強整個農村能源行業發展規劃、制度建設和綜合監管等職責;市縣要強化聯絡職責,加強日常培訓、考核與行業管理工作;鄉鎮要強化兼管職責,具體負責本地的農村能源項目管理、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統計宣傳等工作;村級要強化輔導職責,負責該區域農村能源后續服務管理、輔導農戶正確安全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和推廣農村能源實用技術等工作,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