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高軍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王智彪直言我國目前醫療器械特別是高、精、尖醫療設備已被進口產品統治。面對這一狀況,他強烈呼吁國家主管部門盡快修改、制定鼓勵國產醫療器械發展的法規政策。
王智彪委員認為,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領域,最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但遺憾的是,在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躍升世界第二的今天,在醫療器械領域,幾乎所有的包括大小型高精尖設備均依賴進口。他用一句看似不太恰當的語言,即醫療器械行業還處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來形容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
王智彪委員列舉了近年國內本來就為數不多的生產高精尖設備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被外國企業兼并的例子,生產高場磁共振的邁迪特被西門子兼并,東大被迫與飛利浦合作以及曾經非常著名并能與進口產品一爭天下的海鷹牌B 超機現已銷聲匿跡等等,來證明國內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的窘境。
王智彪委員說,現在國家倡導走創新道路,調整產業結構,而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也最需要走創新之路,也最需要調整產業結構。

本刊記者 高軍/攝
針對政府如何扶植國內醫療器械生產、研發走創新之路,王智彪委員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有關部門在政策方面對發展國產高精尖醫療器械不利,比如在醫院評級、多種審批中都會參考有多少多少進口設備,特別是現行的醫療器械領域的法規基本都是在大量應用進口醫療器械的環境下培育出來的。換句話說,現行醫療器械行業的標準、政策、法規,想要使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得到較大發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王智彪委員強烈呼吁,政府有關部門必須從政策、市場、應用、行政手段等方面給予國內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以高度重視,必須建立符合我國醫療器械走創新之路,調整產業結構國情的,并與促進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及審批制度。
王智彪委員特別強調,不要迷信發達國家,實際上,發達國家一直以來在醫療器械領域都實行的是有利于本國發展的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