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讓患者吃藥,是為了讓醫生吃飯。”
——針對目前“以藥養醫”的現狀,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如是說。
▲“醫療機構限制抗生素品種數量后,各大醫院都用名牌藥、進口藥,就會扼殺國產藥的發展。”
——北京友誼醫院藥學專家王汝龍教授如是說。
▲“檢驗和臨床必須攜手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檢驗醫師應該參加會診、提供咨詢、與臨床科室溝通以及為臨床解決問題,這樣才是醫學檢驗價值的真正體現。”
——解放軍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叢玉隆如是說。他認為,檢驗應當與臨床相結合,從而知道臨床需要什么。
▲“一個放射醫生應該配三個物理師,
放射醫生為患者作出治療方案后,三個物理師要計算一周時間,才能作出一套好的方案。而現在只按照放射醫生經驗設計出的放射劑量與范圍,很有可能導致患者身體受損,嚴重者甚至死亡。”
——國內某生物醫學工程專家如是說。
▲“目前,很多種治療近視的手術都是不夠成熟的,手術潛在的風險和危害遠超過患者的受益。廣大近視患者,尤其是輕度近視者,如不慎重對待,將會造成嚴重后果。”
——針對各類媒體中出現大量治療近視的手術廣告,一位眼科專家如是說。

“中藥不能人人吃,人人吃受不了。”
——針對目前野生藥材資源大量減少,而人們在日常保健和烹飪中,不分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針對病證,大量使用名貴藥材的現象,國藥泰斗、首都國醫名師金世元教授如是說。
▲“抗生素濫用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衛生部獨自能解決的。”
——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藥事管理研究部主任、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衛生部首席藥學專家吳永佩教授如是說。
▲“醫療腐敗鏈條不破,群眾看病貴的問題便難解,醫改便難言成功!”
——福建省總工會職工法律援助律師孫瑞灼如是說。
▲“絕大多數全科醫生的醫療水平是有限的,即使對其培訓,也起不到太多的作用。”
——針對目前專科醫生通過到不同科室培訓以后,轉為全科醫生的現象,北京宣武醫院普通外科專家周繼盛如是說。
▲“現代科技還不能明確地分析出傳統中藥的全部作用機理,但中華民族的繁衍已經證明了中醫中藥的科學性,我們應該先繼承,再探索其原因。”
——著名中藥專家李京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