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云 黃欽海
摘要:高校班干部是高校班級管理的主要實施力量,班干部的工作滿意度水平對班級工作甚至班風走向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調查發現高校班干部在班級工作中自我評價和滿意度并不高,尤其對自己能力的信心不足。其主要原因除了個人思維方式的主觀原因之外,還與高校學生工作直接管理者關注不夠鼓勵不足,以及班級同學不夠信任有直接聯系。
關鍵詞:班干部;滿意度;自我評價
大學班級管理與大學前班級管理模式有本質的區別。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管理主體變化。大學之前,學生班級管理主要在班主任主導下由班干部實施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是管理主體,班干部是管理實施者,其他同學是管理對象。進入大學后班集體變成一個自主管理組織,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管理的主體對班集體建設都有發言權,班干部既是管理主體又是實施者。而班主任和輔導員則轉變為服務者和引導者角色。第二,班干部角色變化。大學以前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傳話筒和管理助手。而在大學班集體民主管理模式下,班干部的作用大大加強。主導著班集體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實施。總之,高校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了解和掌握班干部的工作現狀和滿意程度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一、當前班干部工作現狀調查
社會認知理論認為,自我評價對個體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自覺性、主動性、能動性具有重大影響[1]。班干部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班干部對班級工作中的滿意水平和對自我的評價對班干部接下來的工作具有定向作用。評價滿意則自我激勵比較好,接下來會更加努力完善工作;而評價滿意度低,則可能會采取怠慢的消極態度。了解班干部對自己的認可度以及對工作成就的評價可以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滿意水平,幫助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管理人員了解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和分析問題,幫助班干部正確認識自己,從而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2010年5月-6月,課題組主要通過問卷形式,對安徽科技學院10個學院16個專業28個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班干部自我評價及其滿意度水平。
接受本次調查的176名班干部中,主要班干部74名,其他班干部102名,分別占班干部總數的42.05%和57.95%。在高中時候擔任過班干部的有174人,占97.8%。說明高中階段班干部經歷對大學班干部競選影響較大。如表1顯示,從性別情況來看,男生87名,女生89名,各占一半。74名主要班干部中男生34名,女生40名,其他102名班干部中53名,女生
49名,比例基本持平。說明大學班委會組成中,班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在性別上沒有特別偏好。從專業性質中性別比例來看,文史類專業班干部中無論是主要班干部還是其他班干部,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而理工類班干部中情況相反,男生比例相對于文史類要稍高。這與文史類女生比例高于理工類女生比例有關。
二、班干部氣質對班級工作的影響分析
社會心理學認為,影響自我認知除了主觀思維方式因素外,他人的需要、期望以及評價也是重要因素。班干部生活在相對穩定的高校工作環境里,作為班級事務代理者主要接觸學生工作主管老師(如班主任、輔導員)和同班同學兩大類。因此班主任或輔導員和同班同學對其評價是班干部自我認知最主要的客觀影響因素。
(一)主觀因素
自我認知是自己對自己的多方面認識。根據社會認知加工心理學的觀點,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用不同的判斷標準做行為參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自我認知類型。經常以個體內部需要做行為參照者傾向于形成場獨立型自我認知;反之,經常以他人需要和社會期望做行為參照者傾向于形成場依存型自我認知[2]。兩種不同的自我認知類型在接受調查的班干部中很普遍。獨立型認知方式的班干部傾向于按照自己需要來參與班級工作,一般具有較高目標,一旦不能滿足自己需要,往往會產生消極應付心理。而依存型班干部把他人滿意作為評價自己工作的標準,一旦評價低下同樣會受挫,自信下降。對自己和他人工作評價也會相應下降。調查中,具有依存型認知方式特征的班干部相對較多。總之,班干部自我評價受主觀認知思維方式的影響較大。[3]
(二)客觀因素
1、班主任和班級同學對班干部評價較低
班主任作為班干部的管理方和班級活動的引導者,其對班干部的評價對班干的自信程度有著重要影響。從調查結果來看(見表2),只有9.7%的班干部經常得到過班主任的表揚和鼓勵。而34.1%的班干部從來沒得到。相反有4.5%的班干經常受到批評,34.7%的班干有時會受到班主任批評。此外還有很大部分既沒有得到表揚也沒得到批評。總的來說,班主任對班干部的工作關注不夠,鼓勵不足。
班級同學作為班干部服務對象,其評價對班干部對自己工作的自信程度尤其是依存型班干部有重要影響。從調查結果來看(見表3),評價大學生班干部在大學里的重要性時,65.3%認為很重要,認為一般重要的占32.8%。說明絕大多數同學認為,班干部工作在大學不可或缺。但同時,只有29.9%的同學對本班班干部工作給出非常滿意的評價,而63.8%的同學對班干部只打了及格分。還有6.3%的少數班級同學對本班班干的工作表示不滿意。
班主任關注不夠鼓勵不足,班級同學不夠信任不夠滿意,導致班干部在班級工作中的自信不足。由此可見,高校班干部接觸對象的評價低下是造成班干部自我評價低下的最直接的客觀原因。
2、班級同學的期望與當任班干部工作追求目標錯位
班級同學在評價班干部時,通常會根據班干部長期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個人品質來進行打分。品質是一種軟實力,作為大學班干部應該具備一些優秀品質,優秀班干部通常就是通過這些優秀品質來引領和感染周圍同學,從而促進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班級同學對班干部工作的滿意程度和班干部的受歡迎程度取決于班干部擁有這些品質的高低程度。表4是本次調查得出的大學生對班干部各項品質排序結果。其中得分項按加權計算方法確定。根據計算結果,最后得分排名見表4最后一列。排名順序為A-D-E-B-F-G-C-H-I。從列舉出的八項品質來看,排名前三位的品質是自律嚴格要求自己、友善有親和力和合作全局意識。而后三位分別是責任意識、公正耿直和樂觀向上。由此可以看出,嚴格自律、有合作和全局意識而又具有親和力的班干部最受歡迎,而是否樂觀向上、是否公正耿直以及是否有責任意識被放到了靠后的位置。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班干部的品質需求情況。
另一方面,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由于高校要求班級參與的活動比較多,班干部尤其是低年級的班干部大部分認為只要認真負責把工作做好是第一位的,而對自身嚴格要求以及人際關系處理放在了其次。因此在工作中僅僅為了工作效果而不顧班級同學的感受情況經常出現。如強制要求班級同學參加某些集體活動等。班干部追求的工作目標與同學們期望目標不一致,最終的結果是班干部因工作而導致人際關系處理不好。最終班干部再怎么努力也只能獲得低評,從而影響班干部自我評價。從根本上來說,是班級同學的期望與班干部的追求目標錯位所引起的。
參考文獻
[1]肖潔.女性待遷移民自我認知的特征及影響因素——對三峽庫區526名女性待遷移民的調查分析[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4(01)
[2]廖鳳林,車文博.自我認知類型引導認知方式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 2005(03):541-543
[3]鄒宏秋.論高職人才培養中的學生自我認知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4]廖沖緒,班集體建設—談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4(3):74-7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