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暉
(北京衛生學校,北京 100053)
淺議提高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就業率的做法
李 暉
(北京衛生學校,北京 100053)
北京衛生學校與首都醫科大學合作開辦高職醫學檢驗專業以來,為醫學檢驗崗位輸送了大量應用型人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就業形勢的變化以及就業難度的增加,近2年來,畢業生仍能夠保持96%以上的高就業率和高對口率,通過對2008~2009兩屆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就業對策的分析,總結出提高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高職;醫學檢驗;就業指導
北京衛生學校作為首都醫科大學的教學點,與首都醫科大學合作開辦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已有近十年的歷史,培養出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二百余人,為首都衛生行業輸送了一批醫學檢驗崗位上的應用型人才。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從計劃經濟過渡到了市場經濟,以及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來臨[1],加之臨床醫學對醫學檢驗技術的依賴和需求日益增強,現代實驗室科學的發展促使原來的醫學檢驗工作的內容、方式及人員結構和管理工作各方面都起著顯著的變化,人才的專業化、儀器的自動化、試劑的商品化、方法的標準化、管理的科學化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些變化對大學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實際的要求,對大學生的包括專業理論與實踐水平在內的人文社會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壓力更大了。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我們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的改變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地進行就業指導,使近年來高職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仍然保持了96%以上的高就業率,現對2008~2009屆2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加以分析,總結我們在指導學生順利就業過程中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2008~2009屆醫學檢驗專業共有學生59人,就業情況見表1。

表1 2008~2009屆醫學檢驗專業就業情況統計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近2年仍保持96%以上的高就業率,特別是最近的2009屆學生就業率已達100%,就業崗位仍以各級醫院檢驗科或實驗室為主,兩屆畢業生在三級醫院就業率均超過60%,其次為二級醫院,分別占到了20.0%和13.8%,畢業生就業率及對口率高,就業質量好。兩屆學生中未就業學生只有1人,主要是其個人原因造成的,該學生是一名女生,身高不足1.6米,體重卻超過200斤,輔導員先后曾為她推薦過八九家醫院,均因該生太胖而未被錄用。
2006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為突出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實用型、技能型的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培養的學生滿足社會需求、適應崗位要求,我們一直堅持醫學檢驗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堅持緊密結合行業特點、主動適應市場需求。
2.1.1 以工作過程為基礎搭建課程體系 通過調研、論證,按照臨床檢驗實際工作崗位整合課程門類,建立了符合專業培養方向、工作過程引領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按照臨床檢驗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進行組織,形成了圍繞工作過程的新型教學項目,形成了專業核心課程標準;按照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本著“必需、夠用、實用”的原則優化課程內容,融入職業標準,突出技能訓練,編寫了專業核心課程的紙質校本教材。
2.1.2 以學生為本位進行教學內容和形式改革 在教學上不僅有一定的理論教學,而且有大量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在實施教育的參與對象上,既有學校的專職教師,又有校外兼職教師和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是主動探求者,教和學成為雙向式教學過程;在教學手段上實現現代化,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2]。同時開展廣泛的市場調研,開設新課程,以適應市場需求,近2年,我們就臨床實驗室管理越來越規范、衛生部各種臨床實驗室管理條例的相繼出臺等情況,開設了臨床實驗室管理和實驗室生物安全等課程,針對醫院反映學生不會撰寫SOP文件,甚至交接班記錄都寫不清楚的情況,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的內容滿足了臨床崗位的需要,同時提高了學生職場應對能力。
從學生進入學校第一天起,就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就業指導,通過課堂德育滲透、社會實踐體驗多個途徑強化職業道德培養;通過文化基礎學習、專業思想啟蒙、學習習慣養成、責任意識滲透、合作精神培養、溝通技巧訓練多個方面強化職業素質提升;通過責任到位、措施得力、全員參與體現職業指導工作落實;通過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實訓、畢業就業實習多方強化專業能力提高,這些工作綜合的結果就是學生的就業實力提高,勝任工作崗位職責,得到用人單位認同。
2.2.1 就業指導辦公室全方位的服務 學校就業指導辦公室從學生入校開始,就不定期對學生進行就業、政策理念的講座,就大學生的就業特征、就業形勢、我校的就業政策以及職場必備的基本能力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解析,使學生對就業形勢有了新的認識,轉變了學生的就業理念,也使輔導員進一步了解了就業政策,為輔導員的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外,從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開始,每2周定期召開輔導員實習就業工作會議,了解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情況,幫助輔導員分析和解決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及時提供了許多招聘信息,并派人到招聘會現場指導學生進行面試。
2.2.2 就業指導課程的全方面指導 學校在第三學期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由檢驗學科主任擔任授課教師,教學內容包括了就業形勢、就業政策、面試技巧、職業生涯設計、職業意識培養、創業教育、就業的角色轉變等各個方面,教學內容注重實踐性,充分利用案例分析、職業生涯規劃、書寫求職信和個人簡歷等方法和步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形式上強調多樣性,可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模擬招聘、多媒體教學、角色扮演、模擬就業市場調研活動、小組專題討論、組織參觀人才市場等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并在參與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和心得,以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切實提高就業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3 在專業課堂教學中貫穿就業指導 專業課教師在課堂上教學中,除了教授必要的專業知識,訓練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技能外,還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就業和職業道德教育,例如介紹檢驗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對應的職業崗位、歷屆學生求職面試中可能問到的專業問題、實習過程中應如何與患者溝通的方式、技巧等,對學生順利進行職業角色轉變奠定了基礎。
每個班級從入校就配備有輔導員,輔導員在指導學生就業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2.3.1 親其師,信其道 輔導員的工作是從關愛每位學生開始的,通過關愛與學生建立感情,并且要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要使學生從心里愿意聽你的。每位學生的性格與特點都是不一樣的,要通過關愛了解和熟悉每位學生。只有平時付出了,關愛到每位學生,關心其學習、生活、性格及家庭狀況。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表揚和批評有的放矢,才能暢通實施教育。日子久了,工作到位了,學生自然就知道輔導員是真心為了他們好。就業工作的開展也就順利了。
2.3.2 抓住實習機會,向實習醫院推薦學生 近2年,我們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每周的教學時數,在整個教學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學生實習的時間,使學生提前1個月進入臨床崗位進行畢業實習,可以使實習單位早一點了解學生,增加學生在實習單位就業的可能性。同時輔導員從學生進入醫院實習開始,要求輔導員每月對每一家實習醫院都要進行走訪,保持與每家實習醫院的密切聯系,在臨近單位討論要人的時候,更要加強走訪的密度,積極向醫院檢驗科推薦學生,最終有2屆學生中都有近50%的學生是被實習單位留用的。同時在走訪實習單位的過程中,與實習學生也保持了密切聯系,可以更加及時發現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如2008屆有一名女生矮小,實習醫院反映這孩子各方面都好,就是個子太矮,不適合在窗口工作,也不適合大型儀器操作。根據她的情況,輔導員將其推薦到醫院輸血科試工,結果因其技術操作熟練,態度細致認真、任勞任怨而被留用。還有一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受到帶教教師的嚴厲批評,心灰意冷,情緒低落,工作起來也不再積極主動,被輔導員發現后,耐心做了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工作,使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在實習中有意識地加以克服,工作效果有了明顯改善,最終被這家三甲醫院錄用。
2.3.3 多渠道收集及傳遞就業信息 輔導員首先建立好與學生溝通的方式,如電話,QQ群,電子郵件或直接找學生等。其次,登記學生的就業意向與基本情況,分為可就業與暫未就業的兩大類,統計好每位學生的就業意向。再次,從網絡,報紙、招就辦等各方面收集相關就業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得到消息后,輔導員要主動與招聘單位聯系,了解招聘單位就業崗位,單位對需求人才所具備的條件等情況。然后,可有針對性地直接向單位推薦學生,并以最快的速度把就業單位相關信息轉達到適合的學生。
2.3.4 做好就業學生的跟蹤服務 學生找到工作后,輔導員的就業指導任務也不是完成了,可以說是新任務的開始。現在就業情況總體不容樂觀,學生找個工作不容易,但能夠保住工作有時候相對更難。有時候學生雖然已經進入到就業崗位,往往還以學生的身份自居,而就業單位已經把學生當作一名正式的工作人員對待和要求,對于就業單位的高標準、嚴要求,個別學生心理準備不夠充分,心理承受能力差、適應能力弱的學生,就有可能會產生接受不了、產生不想干的想法,或出現工作消極等種種思想問題。這時,如輔導員不加強后續就業指導工作,那學生就很容易剛就業就失業。在這時輔導員就要做好跟蹤服務,一方面要教育學生要學會吃苦,要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點,趁現在年輕,多學習、多磨練自己,堅持就是勝利等,同時要教會學生要客觀看待工作,踏實工作,誠信做人,并分析頻繁換工作的不利方面。另一方面與單位相關領導聯系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就業單位的真實想法,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起到橋梁紐帶作用。
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專業學科我們一直以來把就業指導工作放在學科工作的首位,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就業工作體系。就業工作一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實現全員就業為目標,并努力提高就業質量。我們認為就業的根本在于學校和科室領導的充分重視,就業工作的基礎是開展實用有效的就業指導,輔導員積極主動的工作,及時與就業單位充分溝通,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是就業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
[1]劉玉英.當代大學畢業生擇業心理分析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9,17:12~14.
[2]崔時慶.對無錫市高職教育培養目標與模式的探討[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80~83.
G40-03
A
1671-1246(2011)02-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