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臻
務實創新求發展和諧共贏惠天下訪天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陸建沖
文/張臻
天歌控股有限公司總裁陸建沖
一系列的名頭冠在陸建沖的身上,并沒有讓他覺得沉重,反而讓這個企業家走得更遠、更好。
2011年1月,上海天歌控股(集團)在滬宣告成立,這是一家綜合了房地產開發經營、工程建設、材料供應的大型企業集團。旗下擁有下屬子公司七個,參股公司五個,涵蓋開發建設、建筑材料、工程裝潢、營銷策劃、物業服務等多個方面。
本刊記者專訪上海天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陸建沖。這位知名在滬企業家、南通市通州區政協委員、慈善地產家,一系列的名頭冠在陸建沖的身上,并沒有讓他覺得沉重,反而讓這個企業家走得更遠、更好。
1955年,陸建沖出生在江蘇通州合興村,少年時期磨難重重。剛出生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小學5年級,又趕上了“文革”,在人生學習的黃金階段因祖輩所謂的“歷史問題”而被迫失學。
盡管失學在家,但少年陸建沖有個念頭卻十分堅定:不能吃白飯,男子漢一定要學手藝養活自己。年紀輕輕的他十分有主見,堅決否定了長輩為他挑選的幾個工種,卻獨獨對泥瓦活產生了興趣。他自己跑去拜村里的巧匠為師,當起了學徒。
“師傅從來是這樣的,你在做活時自己發現了問題去請教,他會告訴你,但他從來不會主動把經驗傳授給你,全靠自己主動去發現去請教?!?/p>
陸建沖在平時跟班中,暗暗記住師傅的一招一式。幾個月后,當師傅應邀來學徒小陸家吃晚飯時,小陸靦腆地請師傅驗收他的處女作:一口獨立砌好的灶臺。這令師傅吃了一驚:復雜的“封灶”技巧,連一般成熟的泥瓦匠都難以掌握,沒想到自己稚嫩的學徒卻能獨立砌出一口漂亮的灶臺。從此,師傅對勤奮好學的陸建沖另眼相看,傳授給他不少業內的技術。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陸建沖又毅然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上海闖蕩。
初來上海的他,干起了最苦最累最臟的泥瓦工。憑著聰穎和誠信,陸建沖在企業隊伍中迅速脫穎而出。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從泥水匠到工程隊副隊長、到公司項目經理、再到常務副總經理,陸建沖穩扎穩打,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黃金段”,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2002年,他整合了上海東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上海東苑瑞興置業有限公司、南通叁和地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樂城建筑裝潢工程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資源,成立了今天上海天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上海天歌置業有限公司。
在陸建沖的精明領導下,公司早期主要瞄準閔行地區的開發,十余年的打拼,使公司在閔行地區的住宅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信譽度、口碑度和品牌度。特別是2000年動工的東苑半島花園,更是一鳴驚人,因其創新的開發理念和超前的規劃設計,在當時一成不變的住宅市場上一經推出,即刻成為了眾相關注的明星樓盤,當之無愧地成為顧戴路板塊的標桿作品,并且直接帶動了“顧戴路的板塊效應”,東苑半島花園的成功開發將陸建沖的事業推向了一個高峰。
東苑半島花園所在的閔行區顧戴路,當時還是一條十分偏僻的小道,周圍既沒有像樣的樓盤,更談不上商業和娛樂等配套設施。陸建沖在拿地的時候,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質疑。而深深相信品質提升價格的陸建沖不為所動,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后,大膽出擊,將東苑半島花園定位為中高檔高尚綜合住宅,以水景為賣點,在社區內引入島的概念,營造坡地綠化;建筑本身采用低凸窗臺和陽光八角窗,通風采光良好,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整個社區不僅規劃設計品質高,且更為科學,更為合理;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在當時普遍住宅和商業設計為上下一體容易造成雨污水不暢、交通不便、品位不高的情況下,東苑半島推出了創新的社區旁商業,并作為上海的社區典范接待了國家商業部的參觀。之后項目一經推出,市場反響更是極為熱烈,東苑半島的優秀品質家喻戶曉,一期二期累積的人氣在三期開盤時達到了頂峰,曾創下震撼上海樓市的排隊七天六夜、開盤日售198套搶購一空的傲人紀錄,東苑半島也先后榮獲了“創新風暴全國住宅設計金獎”、“全國人居經典住宅及商務建筑規劃設計綜合大獎”等多項重量級榮譽。從一期時的3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到現在23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單價。
成功卻沒有使陸建沖停下腳步,天歌置業先后又開發了半島豪門花園等項目,同樣以超前的設計理念、小區規劃的人性化、高尚的環境配套與合理的價格,贏得了市場的一片贊譽。
2008年,樓市一度低迷。陸建沖卻在此時高調出擊。2008年8月,位于浦東張江的高尚社區——金領國際開盤了。
整個社區建筑面積20多萬平方米,坐落于素有“上海新金融中心”之稱的浦東張江高科板塊銀聯卡產業園區內,匯聚了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交通銀行等幾十家銀行的結算中心,進駐金融精英將達到10萬多人。
只有認真調研,才能做出非同尋常的判斷。在這座社區正式動工之前,陸建沖率領骨干人員進行了系統的市場調研,認為浦東張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眾多的工業園區為這個板塊的金融中心形成提供了優越的先天條件。
陸建沖自豪地說:“為了符合這部分消費者的居住需求,項目從規劃、用材、房型等方面,都一一遵循高品質高品位的開發理念?!比缃?,步入綠意盎然、規劃大氣的小區,一種宜居之氣迎面撲來。的確,以獨到的眼光、用心地去打造人性化社區,是陸建沖一貫的堅持。
談及陸建沖的慈善事業,他總是說:我做的不是慈善,而是讓愛在人與人的生命間傳承。在陸建沖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專門的箱子,里面存放著厚厚幾百封信,10年下來,他收到的信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每當陸建沖收到他們的來信,都會抽出時間細細品讀。10年來,陸建沖對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了如指掌。他說:“這些孩子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他們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每年在學生放假的期間,陸建沖都要組織一次學生見面會,并在年終邀請這些學生參加公司的年會,為他們早日了解社會搭建舞臺。在陸建沖的言傳身教下,這些在各大名牌學校讀書的學子們,比一般孩子對愛心的理解更為深刻,也更懂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率先回報社會。
已在中倫律師事務所工作的潘政勇,這位被“建臣幫困獎學金”大家庭的學弟學妹們尊稱為“潘老大”的復旦高才生,將第一個月的工資的一半拿出來,捐給了“建臣獎學金”。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但他卻非常樂意抽出時間,熱心聯絡分散在國內國外的獎學金受益者。他說:“從陸伯伯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樸素的為人處世之道,真誠與感恩是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
“我不是要捐助一點金錢,我是要傳遞一種慈善精神。金錢是少的,而精神將為社會創造無窮的財富。”陸建沖說,“我準備拿出1000萬元來捐贈100位貧困大學生,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學習,將來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讓愛在生命之間延續。”樸實的話語里透露出殷切的期盼,這就是陸建沖——不拋棄自己理想的實干家、不放棄自己追求的踐行家、不斷奉獻的慈善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1月,天歌集團在總裁陸建沖先生的帶領下,各方面公益活動捐款數額達1200萬元,陸建沖個人捐款達到500多萬元。其中,受陸建沖先生的善舉改變了自己一生命運的貧困學生達78人,他們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名牌大學。陸建沖先生也因此于2005年榮獲“上海市十佳福善使者”稱號。2009年11月17日,更被上海市評為第四屆上海市“慈善之星”,接受了上海市市委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俞正聲,上海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等市領導的親切接見。
如今的陸建沖雖然早已貴為企業集團老總,但是不知疲倦的他,依然馬不停蹄地奔走在自己的每一個樓盤。在未來的歲月里,他計劃帶領天歌控股集團,打造學習型企業,走多元化發展道路,立足上海,進軍全國,用智慧和汗水將美好的生活呈現給人們,將優質的產品呈現給顧客,將對人生的點滴感悟傳遞到千家萬戶。
編輯:盧勁杉 lusi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