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唐,張勝林,楊天慶,崔笑梅,丁建輝,楊 磊
(蘭州理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50)
甘肅省男大學生身體成分分析
李小唐,張勝林,楊天慶,崔笑梅,丁建輝,楊 磊
(蘭州理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50)
甘肅省;男大學生;身體成分
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國內(nèi)外大量學者對人的身體組成成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成果涉及身體成分模型、測定方法以及對人體體質(zhì)和健康的影響等方面。身體成分是反映人體內(nèi)部結構比例特征的指標。人體主要由肌肉、脂肪、骨骼和水分等成分構成,不同性別和年齡者身體成分含量不同。隨著生長發(fā)育等活動的進行,身體成分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其中脂肪含量的分布和變化對體質(zhì)狀況和健康水平有重要影響。根據(jù)生理功效的不同,可分為體脂(Fat Mass,FM)和去脂體重(Fat FreeMass,F(xiàn)FM),其對人體的生理特性、身體健康均有一定影響,當體脂超過一定比例(不同地區(qū)判定標準略有差異),即判定為肥胖。研究發(fā)現(xiàn),至少有23種疾病與肥胖有關。身體成分的結構和比例是否合理,對有效控制體重,維持機體正常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課題分析大學生身體成分,不僅有助于了解大學生能量消耗、能量存儲和脂肪代謝等過程的變化特征,還有利于了解其身體各成分的變化規(guī)律,為科學、合理地安排體育鍛煉,使他們保持身體健康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對象
分別對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西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8所院校隨機抽取200名20~24歲男大學生進行測試。
1.2 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nèi)外學生體質(zhì)和身體成分研究方面的相關資料,以指導研究。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For Windows 12.0和Excel軟件進行分析。
2.1 體脂百分比(見圖1)
統(tǒng)計表明,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最高為30.90,最低為10.20。20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平均為26.81,21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平均為20.04,22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平均為23.67,23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平均為24.56,24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平均為20.52。

圖1 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均值
2.2 脂肪重量(見圖2)
統(tǒng)計表明,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脂肪重量最高為25.90kg,最低為5.10kg。20歲男大學生脂肪重量平均為15.38kg;21歲男大學生脂肪重量平均為11.09kg,22歲男大學生脂肪重量平均為12.93kg,23歲男大學生脂肪重量平均為14.78kg;24歲男大學生脂肪重量平均為12.34kg。

圖2 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脂肪重量均值
2.3 去脂體重(見圖3)
統(tǒng)計表明,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最高為66.70 kg,最低為44.90kg。20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平均為41.26kg,21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平均為44.03kg,22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平均為41.00kg,23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平均為45.78kg,24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平均為47.09kg。

圖3 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均值
2.4 水分體重(見圖4)
統(tǒng)計表明,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水分體重最高為48.00kg,最低為32.30kg。20歲男大學生水分體重平均為29.70kg,21歲男大學生水分體重平均為31.68kg,22歲男大學生水分體重平均為29.53kg,23歲男大學生水分體重平均為32.95kg,24歲男大學生水分體重平均為33.92kg,見圖4。

圖4 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水分體重均值
2.5 體質(zhì)指數(shù)(見圖5)
統(tǒng)計表明,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體質(zhì)指數(shù)最高為31.50,最低為19.80。20歲男大學生體質(zhì)指數(shù)平均為23.13,21歲男大學生體質(zhì)指數(shù)平均為21.52,22歲男大學生體質(zhì)指數(shù)平均為20.30,23歲男大學生體質(zhì)指數(shù)平均為22.11,24歲男大學生體質(zhì)指數(shù)平均為21.84。

圖5 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體質(zhì)指數(shù)均值
2.6 基礎代謝率
統(tǒng)計表明,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最高為1 773.00J/M2/S,最低為1 287.00 J/M2/S。20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平均為1 218.88 J/M2/S,21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平均為1 258.10 J/M2/S,22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平均為1 207.00 J/M2/S,23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平均為1 340.67 J/M2/S,24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平均為1 354.08 J/M2/S。

圖6 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均值
3.1 結論
(1)測試過程中,學生對身體成分的認識不足,導致對工作的配合不夠積極。同時,由于時間、抽樣、測試儀器等原因,造成測試數(shù)據(jù)不能完全反映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身體成分,但反映出絕大部分男大學生身體成分的真實情況。
(2)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體脂百分比雖低于肥胖水平,但明顯高于正常值(13.0%~16.9%),且與正常值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3)去脂體重(瘦體重)=體重(W)-脂肪重量(F),計算得出,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去脂體重略低于正常值,與正常值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4)人體內(nèi)的水分大約占到體重的65%時為正常值,即體水分=標準體重×65%[1]。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水分重量在正常范圍內(nèi),與正常值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5)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肥胖標準(在10%~20%之間為超重;20%~30%之間為肥胖;30%~40%之間為輕度肥胖;40%~50%之間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2]比較,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體重基本屬于正常。
(6)甘肅省20~24歲男大學生基礎代謝率基本屬于正常。
3.2 建議
(1)體重較輕的學生,應注意提高熱量及蛋白質(zhì)的攝入,并適當加強力量訓練,如俯臥撐、仰臥起坐、舉啞鈴、杠鈴練習等。
(2)體重超過正常范圍的學生,在合理膳食的同時應進行適量的中強度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3)各高校體育部門或?qū)W生處(團委)應增設營養(yǎng)與健康課程,讓學生掌握一定營養(yǎng)與健康知識,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1]張榮欣,薛長勇,鄭子欣,等.成人BMI與體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關系[J].營養(yǎng)學報,2002,(2):144~147.
[2]陸大江,陳佩杰,李效凱.身體成分測定方法介紹[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2,5(3):332~336.
G478.4
B
1671-1246(2011)01-0107-02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廳碩導基金項目(0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