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董本云
(1.長春工業大學 研究生學院,吉林 長春130012;2.吉林工商學院 經濟貿易分院,吉林 長春130062)
對吉林省中小企業創新績效的評價研究
李海峰1董本云2
(1.長春工業大學 研究生學院,吉林 長春130012;2.吉林工商學院 經濟貿易分院,吉林 長春130062)
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技術創新的主要需求者和積極創造者,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模型對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和比較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建立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構建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模型,并以吉林省部分中小企業為例進行實證分析。
中小企業;創新績效;主成分分析法
發達國家的發展實踐證明,中小企業由于其所特有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在創業、就業、技術革新、發展經濟等方面能夠充分發揮大企業所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技術創新的主要需求者和積極創造者,自主創新也成為中小企業不斷發展的基本保障,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模型對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和比較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評價,對于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績效評價主要從三方面進行。第一,關于創新政策體系的評價方法研究,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是OECD的《奧斯陸手冊(第三版)》所提出的創新測度指標體系。該體系把創新政策嵌入到由企業內部創新、外部創新需求以及教育研發基礎設施等構成的體系中。應用這一創新測度體系,Joe Ravetz和Kieron Flana gan(2006)在《地區創新政策——關于評價方法的認識》一文中,提出一種地區創新系統評價的概念框架,從宏觀層面建立了創新系統評價的理論指標體系;畢克新從微觀角度建立了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能力指標體系來評價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績效;這些指標體系的建立為定量評價創新績效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但從創新績效的實際指標體系來看,因為數據的不可獲得性及部分指標難以量化等原因,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種客觀經濟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統計數據的降維處理及要素的因素分析與綜合評價研究的多元統計分析中。在實際分析過程中,因為影響因素(變量)過多,這些因素(變量)在都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分析問題的某些信息,而這些因素(變量)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通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把具有相關性的多因素(變量)通過線性變換轉成另一組不相關的變量并進行降維,這些新的變量按照方差依次遞減的順序排列。而且使這些較少的綜合指標既能盡量多地反映原來較多變量指標所反映的信息,同時他們之間又是彼此獨立的。
在數學變換中保持變量的總方差不變,使第一變量具有最大的方差,稱為第一主成分,第二變量的方差次大,并且和第一變量不相關,稱為第二主成分。依次類推,I個變量就有I個主成分。它借助于一個正交變換,將其分量相關的原隨機向量轉化成其分量不相關的新隨機向量,這在代數上表現為將原隨機向量的協方差陣變換成對角形陣,在幾何上表現為將原坐標系變換成新的正交坐標系,使之指向樣本點散布最開p個正交方向,然后對多維變量系統進行降維處理,使之能以一個較高的精度轉換成低維變量系統。
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即考察中小企業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的關系,因此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構成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模型的主要評價指標。我們將創新投入分解為資金投入和人力投入。R&D經費投入總量反映了該企業創新規模的大小,而R&D經費占總收入的比例表示該企業創新資金的投入強度。我們可以用R&D經費投入總量和R&D經費占總收入的比重這兩個指標來衡量創新經費投入。人力資源是體現企業創新能力最重要的資源,它直接決定了企業創新能力的強弱。反映企業系統人力資源的指標主要是年末企業R&D人員總數,它反映企業創新人力資源的總體實力;研究開發人員數量占年末從業人員比例,即R&D人員比例,它反映了企業人力資源的投入強度。
中小企業的創新產出可以通過科技成果和經濟效益兩類指標來進行評價。反映科技成果的指標即專利申請授權數,體現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反映經濟效益的指標包括新產品銷售收入、新產品出口創匯額。這兩個指標反映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方面取得的經濟效益。

表1 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在實際進行創新績效評價時新產品創匯收入、技術轉讓收入這兩個指標的原始數據可根據可獲得性來決定是否使用,如果這些數據無法獲得,只能使用其他指標來進行評價。
1.績效評價數學模型

其中EIIS為某個企業的創新績效評價得分;Ii為第i項一級指標得分;Ii,j為各項指標標準化數據處理的值;Wi,j為各指標權重,∑Wi,j=1。
2.績效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指標權重的設定對于績效評價至關重要。從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看出共有8個評價指標,變量較多,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來進行指標的降維處理,并確定創新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此計算過程通過使用SAS9.0統計分析軟件來進行。
主成分分析法的具體步驟主要包括:第一,原始數據的標準化;第二,求相關系數矩陣;第三,對應于相關系數矩陣,求特征方程的p個非負的特征值和對應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第四,求由特征向量組成的主成分;最后根據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解釋主成分物理意義。我們設定總權數為1,根據主成分分析得到各指標的權重系數,見表2。

表2 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3.創新績效評價模型。在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了三個指標的權重后,我們得到創新績效評價模型為:

其中EIIS表示某中小企業創新績效得分,I1表示標準化處理后該企業的R&D人員總數,I2表示標準化處理后該企業的R&D經費,I3表示標準化處理后該企業獲得的專利授權數。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吉林省上市公司共有38家,這38家企業的經營范圍和主營業務大不相同。為使對吉林省中小企業創新績效的評價更為有效、可信,在具體評價時的樣本選取就顯得尤為重要。應選取業務范圍相近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對它們的評價績效結果進行評價和比較才具有說服力。
在吉林省上市的中小企業中選取長春一東、通化金馬、通化東寶、紫鑫藥業、啟明信息五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樣本,進行創新績效評價。這五家企業數據中的R&D人員數據來自各公司2010年報,研發投入數據根據2010年報數據整理得來,專利數據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局。將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代入模型(2)中,得到五個企業創新績效評價分值,見表3和圖1。

表3 吉林省部分中小企業創新績效評價結果

圖1 吉林省部分中小企業創新績效比較
根據創新績效得分,可以將吉林省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動劃分為創新低級階段、創新初級階段、創新中級階段和創新高級階段四個階段。創新績效得分在0.10以下的企業,其創新活動處于低級階段;得分在0.10~0.40的企業,其創新活動處于初級階段;得分在0.40~0.80的企業,其創新活動處于中級階段;得分在0.80以上的企業域,其創新活動處于高級階段。參見表4。

表4 中小企業創新階段
這五個企業的創新績效得分均在0.40以上,即都處于創新活動的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從樣本數據分析來看,沒有處于創新活動低級階段和初級階段的企業。
1.中小企業創新的低級階段。筆者認為,在創新活動處于低級階段的中小企業,其科研開發力量相對分散,研發活動相對無序,企業與研究機構的合作開發比較脆弱和隨機,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還很不突出。
2.中小企業創新的初級階段。在創新活動處于初級階段的中小企業,新產品不斷上市,企業技術引進和購買專利等行為相對有序,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企業技術改造速度加快。在這一階段,市場和政府共同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政府通過實施各種鼓勵政策和激勵措施,減少企業技術創新負擔。
3.中小企業創新的中級階段。在創新活動的中級階段,還可以細分為創新成長前期和創新成長后期兩個階段。如果企業的創新績效得分0.40≤EIIS<0.60,則企業處于創新成長前期,如果0.60≤EIIS<0.80則企業處于創新成長后期。
從表4中我們發現,通化東寶、長春一東、紫鑫藥業、通化金馬都是處于創新成長期的中小企業,其中通化金馬的創新績效得分為0.427860655分,略高于0.40分,說明這家企業剛剛進入創新成長期,屬于創新成長前期,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通化東寶、長春一東、紫鑫藥業都處于創新成長后期,長春一東、紫鑫藥業的創新績效得分分別為0.689397670和0.646408948分,說明這兩家企業的創新效果較好。通化東寶的創新績效為0.742429285,說明其創新成長較快,已經進入創新成長后期,快要進入創新成熟期的高級階段。在創新活動的中級階段,創新活動由政府單獨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逐步轉變為政府、市場多元主體共同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明顯,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加強,中介機構開展發揮作用。政府的作用逐步從管理走向服務,產業聯盟在創新活動中開始發揮作用,中小企業的創新成果如專利等開始實現產業化。
4.中小企業創新的高級階段。從表4的評價結果來看,處于創新活動高級階段的企業只有啟明信息,其創新績效得分為0.852252264分,大于0.80分。近三年來,啟明信息的創新投入由2008年的5222萬元增加為2009年的7831.79萬元,2010年的8689.2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4.81%增至2009年的5.64%,2010年的5.95%(數據來源于啟明信息2010年報)。在創新活動的高級階段,企業的創新資源豐富,啟明信息的研發人員2010年達到1172人,占員工總數的78.71%。進入這一階段后,政府的創新導向作用已讓位于市場,退居次要。企業的創新活動體現為市場主導型創新,市場在組織、調整、配置創新資源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中介機構十分發達。
對于創新活動處于較低階段的吉林省中小企業來說,創新資金投入相對不足,創新人員較為缺乏,這已經嚴重制約了其創新進程。吉林省中小企業要想解決創新瓶頸問題,一方面要從創新資金、創新人員投入入手,增加投入;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資金和人員投入中擴大產出,提高新產品產出率,提高專利授權數量。通過采取這些措施,企業才能從創新低級階段逐步提升直至進入創新活動的中、高級階段。
[1]姜啟源.數學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楊啟帆,邊馥萍.數學模型[M].江蘇:浙江大學出版社,1990.
[3]啟明信息2010年報[EB/OL].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11-03-22.
李海峰(1972-),男,社會學碩士,長春工業大學研究生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主要從事民營經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