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燕 張倩 劉恒戈
住院患者退藥現象在臨床科室較為常見,也是各家醫院面臨的問題,其不僅增加了住院藥房的工作量及藥品管理的難度,還為醫患糾紛制造了機會[1]。為了規范藥品管理,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藥品一經發出不得退換[2]。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的退藥情況,對本院2011年1~6月份住院退藥單進行統計,并分析其存在的問題,為加強我院藥品規范管理和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對本院2011年1~6月住院藥房退藥原因、退藥品種進行統計分析。
2.1 退藥原因統計 調查發現,退藥原因涉及9種,主要原因為患者拒用,患者對藥品療效產生懷疑,或因經濟承受能力不足等而退藥,占退藥總數的33.22%。其次為更改醫囑,醫師因各種原因對患者的用藥進行調整,造成退藥,占17.76%。藥品不良反應也是退藥的原因之一,占17.16%,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較復雜,臨床表現多以靜脈輸液反應以及變態反應為主。退藥原因統計見表1。

表1 退藥原因統計
2.2 退藥品種統計 調查發現,涉及的退藥品種數共計176種,詳見表2。

表2 退藥品種統計
我院是一家腫瘤專科醫院,收治的患者以晚期姑息治療為主,使用的抗腫瘤藥物一般價格昂貴,且胃腸道等不良反應常見,患者因無法耐受化療藥引起機體的不適反應或者因經濟承受能力不足而拒絕使用藥物,另外,隨著醫藥等科普知識的普及,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患者拒用藥物成為住院退藥的主要原因。其次因為患者病情變化或治療效果不明顯,醫師根據患者病情發展需要修改醫囑造成退藥。還有藥品的不良反應也是退藥的原因之一,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較復雜,涉及很多因素,主要包括藥物方面、機體方面及其他方面(給藥方法,溶媒選擇,滴速控制、藥物相互作用等),臨床表現為靜脈輸注藥品引起的輸液反應,藥品使用時引起的變態反應及胃腸道反應等。
從表2的退藥品種來看,主要以抗腫瘤藥、抗感染藥物及抗腫瘤輔助藥物為主,這與我院收住的患者疾病種類以惡性腫瘤有關,而腫瘤患者經過化療后常存在感染的高危因素,如免疫力低下,骨髓抑制,中性粒細胞缺失等,需要使用抗感染藥物進行預防或者治療。由于可供臨床使用的品種多,選擇范圍大,成為退藥的原因之一。
建議采取的措施:①規范退藥程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醫院的退藥規定,超出規定的藥品一律不退,由醫師自行負責,促使其制定及更改醫囑的嚴謹性,減少退藥行為;②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醫師為患者診斷完病情后,應對患者或其家屬充分解釋和告知所用藥物的治療目的、治療計劃、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甚至藥品的價格、是否醫保報銷等信息,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③做好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及時分析上報,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可靠的依據。
[1] 吳麗華,吳喜英等.從患者退藥談醫院用藥須關注的問題.中國醫藥導報,2008,5(23):132-133.
[2] 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