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果云霞
國際貿易實務的多媒體互動反饋教學模式探討
上海 果云霞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同時結合高職學生學習的特點,該教學模式提出按照實際工作的業務流程設計教學內容,同時在講授過程中采用互動反饋教學系統,既加強了理論教學中的實踐教學,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操作技能。
高職;互動反饋;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自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開設以來,在專業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在教學內容上,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院校缺乏明顯差別,教材不能很好地滿足外貿實踐的需要。有些高職院校選用的教材雖然是高職類學校適用的,但是教材的內容和本科院校的教材內容并沒有多大區別,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同時,有的學校雖然開設有實踐教學環節,但往往和理論教學相脫節。
其次,教學手段上,現有教學大多采用板書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日益發展,課堂教學對圖片等數字化教學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進入以計算機網絡為中心的數字化信息化時代以后,傳統板書這種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已不能完全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多媒體教學是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向,如何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是當前教學手段改革的一個難點。
最后,在教學方法上,現有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一般都是老師作為課堂的主導,后按照課本的內容和安排的順序進行按部就班的口頭講解。雖然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也有案例分析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但這些教學方法往往是彼此孤立、單獨存在的,缺少相互的融合。
在對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結合高等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目標、并引入CHINAIRS互動反饋系統的基礎上,“多媒體互動反饋”教學模式的具體行動計劃方案如下:
分析高職學生和崗位的特點——通過對高職學生和外貿崗位實際需求的分析,進而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設定教學目標,以便進一步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的選取——模擬一個仿真的國際商業環境,并將這個商業環境的具體工作流程作為教學內容。
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任何一個教學過程的實質都是將教學目的目標化,這樣可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該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不僅限于掌握書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教學目標不僅僅指知識目標,更重要的是能力目標的設定,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實際的操作能力。
課堂的具體教學過程——運用CHINAIRS互動反饋教學系統進行多媒體互動反饋式教學,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有益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不同教學方法,如情感教學、案例分析、師生角色互換互動、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淘汰比賽等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師生參與,教學互動的特點。
課后的教學反饋——通過進行課后的教學反饋,總結授課經驗,以便找到差距和不足,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
該教學計劃中,前三項(分析高職學生和崗位的特點、教學內容的選取、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為教學項目準備期,是項目成功的首要條件,是基礎;課堂的具體教學過程為教學項目的運行期,是項目成功的必要過程;最后一項即教學反饋是教學項目總結期。在具體教學活動過程中,以上各項內容主要體現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教學內容和目標層次,即在分析和考慮學習者的特征、實際工作的需求、多媒體教學環境及課堂環境的同時,設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第二是具體的教學過程層次,主要表現為學習資源和教學方法的整合活動。
第三是教學反饋層次,通過對學習效果和教學方法的評價,為下一個教學模式的循環奠定基礎。
根據高職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沒有接受業務知識的欲望,但好勝心強、愛表現的特點,并體現“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目標,結合外貿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首先模擬一個仿真的國際貿易環境,并將國貿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設定為在這個模擬仿真的國際貿易環境下,根據進出口業務的工作流程進行具體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理論的講解和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是同步進行的。
在選定教學內容之后,具體可以把教學目標定為兩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這兩個目標分別體現在國貿實務理論知識的講解和技能的訓練上。
該教學模式除了在教學內容上與一般教學模式不一樣之外,它和一般教學模式相比最重要的區別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引入了CHINAIRS互動反饋教學系統,根據學生情況適時采用情感教學、師生角色互換互動、啟發式、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導學式教學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能比較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學生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在該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變化由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知識講授型轉為教學環境營造者和管理者:即設計使用多媒體教學環境,充分發揮CHINAIRS互動反饋教學系統的優勢,協調好學生、教材、CHINAIRS互動反饋教學系統和各種教學方法的相互作用,使其發揮最大的整體效應。教師從“教”師轉變為“導”師,從“教授”學生轉變為“管理”學生。角色的轉變意味著教師職能的轉變,新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具備診斷職能——在一定的環境下幫助學生診斷具體的學習需要;動機職能——創造條件,以便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職能——適時的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以開展最有效的學習;學生的角色變化是由傳統模式下的跟隨、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互動反饋教學系統環境下的引發學習興趣后的主動式學習。學生通過思維參與、情感參與和行為參與三方面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不僅對學生加快思維速度、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幫助思維記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在教學中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實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學生注意力更為集中,從而優化了教學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教學流程圖上的教學反饋也即教學總結期是教學的終點。通過對學習效果和教學方法的評價,可以為后續的教學提供經驗和改進的依據。

與傳統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互動反饋”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創新,具體如下:
1.教學內容的創新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避免了當前很多教材片面的以合同為中心或單純的以國貿實務理論內容講解為重點的模式,而是通過模擬一個仿真的國際商業環境,并根據這個商業環境的具體工作流程進行課堂知識的傳授,把國貿實務的理論知識和有關的實踐操作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時,通過大量的模擬操作練習,學生能比較容易了解和掌握進出口交易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的操作技能。
2.教學手段的創新
互動反饋教學模式采用了交互性教學手段,引入了CHINAIRS互動反饋教學系統。這種教學手段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CHINAIRS互動反饋教學系統,實現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教師和學生比較容易實現信息交流和相互操作,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解答學生疑問,便于因材施教和實施個性化教學,而學生也可以隨時向老師反饋學習信息,及時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同時,互動反饋教學的形式多樣——CHINAIRS互動反饋教學系統自身有演示文稿、應答測試、搶答游戲、淘汰比賽、投票選擇、問卷調查、打分評選、口頭出題、電子舉手、分組活動等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靜態的課堂教學信息的枯燥模式,增加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趣味性,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3.教學方法的創新
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中心,該教學模式積極采用情感教學、師生角色互換互動、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導學式教學法等有益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并且不是單一的采用某一種教學方法,而是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融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調整了“教”和“學”的方關系,以教師引導為主線,進而使教師站在核心知識的高度,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思考內容、思考角度、思維方式與崗位工作發展動態自然而然地聯系起來,從而培養學生處理實際業務的能力。
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學生,需要具備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管理能力、學習能力、策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技能,而這些技能一定得通過實踐才能獲得;不僅如此,學生還要有一定接受能力,所以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更是一個人才培養戰略問題。多媒體互動反饋教學模式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一切都是圍繞這個目標而開展的。通過案例分析、主題討論、模擬訓練等多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可以促進了學生個性和才能的全面發展,使他們將來能更快地適應國際商務的工作。
[1]肖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模式創新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9).
[2]汪志中.淺談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五個結合”.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35).
[3]鄧志新.淺析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6).
[4]苗紅.關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經濟師,2005(9).
[5]王海鷗.互動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的探索與實踐[J].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2).
(作者單位: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