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邵凡原著郭忠呈改編 潘鴻海繪畫

五十一 日耕夜讀堅持了三年,毛澤東讀了很多書。他讀了一本論述中國有被列強瓜分之危險的書,第一句就是:『嗚呼!中國覆亡有日矣!』這使毛澤東對于祖國的安危、民族的存亡,感到非常憂慮。他開始意識到:救國是每個人的天職。

五十二 讀了這些觸及時事的書,使毛澤東耳目一新,受到很大的啟發。一天,他去請教新派讀書人李漱清先生,提出了他想了很久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他說:“假如人活著就是為了吃穿,就是為了妻兒老少,那就太沒有意思了。”

五十三 李先生吃驚地問:“你為什么要提出這樣大的問題?我倒很想聽聽你的看法。”毛澤東激動地說:“如今國家多難,外賊逞兇,中華民族在危急萬分之時,我們莘莘學子,正在有為之年,怎么能株守家園,無所作為呢?”

五十四 “是呀!你說得對。”李漱清看看毛澤東,“可是眼前這個世界,救國無門,求學無路。有什么辦法呢?我在外頭東奔西走,四處碰壁,回到韶山,本想棄廟興學,啟迪民智,結果……”他嘆了口氣,說不下去了。

五十五 毛澤東安慰他說:“李先生,你就先搞個維新的私塾,招幾個學生,講幾本新書。如果你收學生,我就算一個,我確實想跟你扎扎實實讀幾年書,將來有機會,再去尋找救國救民的出路,你看好不好呢?”

五十六 李漱清搖搖頭,苦笑著說:“大人先生們不讓我開館講維新派的文章。潤之,你十五歲了,我勸你還是到外面去闖一闖,找個好學堂,再讀幾年書,練出一身本事來。救國救民,要有真才實學才行哩!”毛澤東點點頭。

五十七 不久,毛澤東到烏龜井讀書。先生是位退職小官吏,學識有限,但他對毛澤東另眼相看,不加約束。這樣一來,毛澤東可以按照自己的計劃,專門鉆研中國古典文學,兼讀時務文章。

五十八 次年春天,知識淵博的毛麓鐘老先生從外地回到韶山,在家里開館授徒。毛澤東也到那里學習。他除了跟老先生學習先秦諸子、駢文散文之外,還在唐詩宋詞上面狠下了工夫。

五十九 夏天,父親突然要他退學,到湘潭一爿米店去當學徒,學做生意。毛澤東聽說到湘潭去,心里又驚又喜,但說:“要去,就到那里去讀書,做生意我是不學的。”

六十 后來,經棠佳閣的兩位舅舅和德高望重的先生毛麓鐘等人的勸說,毛順生才同意兒子到湘鄉東山書院去讀書。那里不要很多錢,只要交十五串銅錢,連伙食費都夠了。毛澤東自挑行李,離別了親人。

六十一 毛澤東好不容易來到了湘鄉縣城的東山書院。他向看門人行了一個躬,賠著笑臉說:“我是湘潭來的考生,勞煩大哥通報一聲,讓我進去。”“早考過了。”看門人瞟了他一眼說,“我們這里哪有穿土布衫、穿草鞋的學生。”

六十二 真把毛澤東肺都要氣炸了。他眼看太陽快下山了,急得挑起行李,徑直闖進黑漆大門。看門人急了,連忙拖住他的扁擔。一個要往里面走,一個要往外面拖,就在大門口大吵大鬧起來。

六十三 正吵得不可開交,一個四十開外的先生走了出來,看門人連聲喊他堂長。原來,這位先生是李樹人,表字元甫,是個維新派,思想比較開明,熱心教育事業,在湘鄉學界很有名氣。

六十四 毛澤東向堂長行了一個禮,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李元甫看了看他的儀容和打扮,又看了看他身邊的那擔行李,稍微躊躇了一下,說:“好吧!考期是過了。不過,你要是確有真才實學,也可以考慮錄取。”

六十五 李元甫走進號房,寫下了《言志》這個題目,交給毛澤東,說:“你先做一篇文章給我看看,還要填一張考生登記表。”他又轉向看門人,說:“幫這位相公準備筆墨紙硯,再給他一盞燈。”看門人急忙點頭答應。

六十六 毛澤東眼看離天黑還有吃一餐飯的時間,就在條桌前面坐下來,鋪開了十行箋,立即動手做起文章來。

六十七 看門人拿來了美孚燈,毛澤東連忙說:“不必點燈了,我已經做好!勞煩你把這篇文章呈送給堂長過目,就說學生毛澤東在號房等候。”

六十八 看門人雖然看不懂文章,但見滿紙蠅頭小楷,工整清秀,臉上露出了驚奇的神色。他翹起大拇指,奉承說:“哎呀咧!嘖嘖!你文章做得這么快,字寫得這樣好,堂長一定會喜歡你,我這就送去。”

六十九 毛澤東在號房等了好久,才見看門人引著一位十六七歲的學生來相見。經交談,才知道他叫譚世瑛,是國文教員譚詠春的兒子,是堂長叫他來陪自己到學生宿舍去住的。

七十 他們來到了學生宿舍。毛澤東說:“還不知道收不收我哩!如果只住一夜的話,鋪蓋就懶得打開了。”譚世瑛大聲說:“他們不收,你就賴著不走。”他把從堂長那里聽到的情況告訴了毛澤東……

七十一 原來,堂長李元甫看到毛澤東的文章中洋溢著救國救民的滿腔熱情,連聲叫好,馬上把先生們都請到監督室來,高興地對大家說:“列位先生!你們看,今天我們發現了建國的棟梁之材!”

七十二 先生們看了文章,也都贊不絕口,很多人主張錄取。可是有個姓張的經學教員,是學堂的董事,他說毛澤東是湘潭縣人,堅決反對錄取。因為東山學堂是湘鄉縣的地主豪紳們創辦的最高學府,是用來培養自己的子弟的。

七十三 毛澤東聽了,擔心地說:“照這樣講,只怕那位張先生卡我,硬不準入學哩!”譚世瑛安慰說:“李元甫先生十分愛才,還有賀嵐光先生,我父親也剛直不阿,只要他們堅決主張破例錄取,張先生也奈何不得。你放心睡吧!”

七十四 次日早晨,譚世瑛走進房來,大聲喊道:“恭喜!恭喜!澤東兄,你已經被錄取了。”毛澤東聽了,自然高興。

七十五 譚世瑛還說,昨天夜里,為了你的入學問題,十幾位先生爭吵到后半夜。最后,堂長李元甫氣得捶桌子,憤憤地說:“中國學生可以去外國留學,湘潭人反而不準到湘鄉來讀書,這真是海內奇談!”

七十六 下午,學監正式通知毛澤東,錄取他為東山小學堂學生,編在戊班。

七十七 在東山小學堂里,毛澤東讀的書也多了,聽到的事也廣了。有個留學日本的蕭先生常常給學生講日本見聞,還講了日俄對馬海戰、中日甲午海戰的經過,講了日本的明治維新。

七十八 蕭先生說:“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從明治天皇以來,就非常認真學習西洋的科學技術,振興實業,只用了幾十年時間,現在就變得強盛起來了。”

七十九 蕭先生十分沉痛地說:“可是我們中國還在閉關自守,吹噓自己是文明大國、禮樂之邦。慈禧太后把火車頭都看成是妖怪,要推到海里去……這樣下去,我堂堂中華,必定要成為砧板上的肉,讓人家切割。”

八十 蕭先生又激昂地說:“我們在東京的留學生,大多數是熱血青年,都為我軒轅黃帝的子孫后代之命運擔憂,都擔心列強來瓜分我華夏之邦,亡我國,滅我種,我們決心回國喚醒同胞,救亡圖存。”

八十一 毛澤東聽了蕭先生的這番話,又讀了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還有康有為的著作,非常激動,覺得眼前的世界更加開闊了。但是有許多事還搞不清原因,于是他更加發憤讀書了。

八十二 陰歷八月的一個傍晚,毛澤東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有個不愛讀書,卻喜歡挖空心思嘲弄別人的姓熊的同學,故作謙虛地說:“毛學長發憤讀書,果然名不虛傳。不知看的什么好書,借一本給小弟開開眼界好不好?”

八十三 毛澤東頭也不抬,話也不答,眼睛也不離開書本,只是順手從抽屜里拿出一本書來,交給了這位熊君。熊君一看,是梁啟超著的《飲冰室文集》。

八十四 他打開書,卻不怎么看得懂,便裝作謙恭地說:“毛學長博覽群書,定是文章魁首,如果能拜讀大作,那更是小弟的榮幸了。”毛澤東仍不作聲,眼睛不離開書本,從抽屜里隨手拿出自己的作文本子,擲給了熊君。

八十五 熊君翻看了毛澤東的文章,好像撿到了什么寶貝似的,大聲叫道:“列位學長,請看看我們毛才子的文章,篇篇打二十分,可他還很會雜學旁搜,連喝茶、吃飯的書都讀,嘿嘿!你們看,這就是一本《飲水室文集》哩!”

八十六 同學們都走過來了。譚世瑛是十分敬佩毛澤東的,他見熊君故意搗亂,就接過書來,冷笑說:“熊學長也真才高膽大,竟敢把梁啟超先生的《飲冰室文集》篡改成《飲水室文集》了!”同學們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八十七 這時毛澤東從位子里站起來,說:“算了!還是讓我收起來吧!”一個同學卻說:“慢點!讓我看看你的作文,為什么只打二十分。”接著,很多同學都圍攏來看毛澤東的一篇新作,他們被準確的論證和生動的文筆吸引住了。

八十八 一個同學驚喜地叫道:“好文章!好文章!是康梁體。”“是呀!康梁體有什么不好?為什么只打二十分?”“我們找先生去。”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八十九 毛澤東連忙攔阻,說:“作文打二十分有什么關系?就是打十分零分也不要緊嘛!只要我自己學懂了,弄通了就行,大家莫講它算了。”可是譚世瑛他們堅決不依,要找李元甫堂長評理。

九十 李元甫正在堂長室召集教員們開會,戊班的一些學生一涌而入。譚世瑛指著毛澤東的作文本說:“堂長先生,看看這些文章怎么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