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莉
2011,膠市冰火激蕩
■文/王 莉
2011年,橡膠市場演繹了一出冰與火的碰撞,在宏觀政策與橡膠行業調控預期下走出“獨立”行情。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膠”不同。2011年,橡膠市場演繹了一出冰與火的碰撞,在宏觀政策與橡膠行業調控預期下走出“獨立”行情。下面針對主要產品做一下簡要分析。
滬膠期貨2011年2月創出歷史性新高之后開始一路走低,在6月末筑底之后,發起一波明顯反彈。7月27日,創出2月下跌以來的新高36491元/噸。但此后又繼續一輪跌勢,9月19日開始的9個交易日內,每噸下跌近7000元,并在9月29日跌至年內新低26012元/噸,讓市場人士不禁心生寒意。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猜測是否已經跌至底部之后,十一假期之后滬膠接連幾個跌停板直接讓市場陷入草木皆兵的狀態。
2011年一季度,天膠期現貨市場便延續著去年四季度的牛市腳步一舉跨入了4萬元時代,并創出了43500噸的歷史性新高,但隨后頻頻表現出 “高處不勝寒”的特征。分析原因,強勢的基本面是主導,但背后資金的興風作浪才是推動橡膠價格持續走高的直接動能。而隨后在國內調控政策和國際局勢不穩的影響下,膠市急速回落。但一季度東南亞各產膠國處于低產季節,供應相對有限,對市場形成一定的支撐,膠市不至于一落千丈。不得不提的是,3月12日的日本大地震放大了全球橡膠市場的需求憂慮,使本身就處于跌勢的天膠雪上加霜。隨后在日本政府注資、泰國政府干預救市等支持下,膠市止跌反彈,重回正常。

◎膠市上演冰火兩重天,22001111年行情的方向盤很難把握。 供圖//東方IICC
進入二季度,在利好利空勢均力敵的較量下,滬膠基本維持在30000元~37500元/噸之間寬幅震蕩。此時基本面上供應呈趨增態勢,而需求則繼續低迷。日本地震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正逐步顯現。宏觀政策經濟面上,國內加息、提高存準等一系列緊縮調控措施持續發酵。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高位運行,物流成本高企也抑制了終端用戶的消費需求。不過盡管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次數更為頻繁,緊縮力度加強,但對市場的影響似乎已經逐漸減弱。
三季度伊始,天膠期現貨市場便呈現出震蕩上揚、價格底部區間逐漸被抬高的態勢。然而由于天膠供應處于高峰期的季節中,期價越往上攀升,市場的謹慎心態也越明顯。似乎為了印證高處不勝寒的警句,此時美國債務上限、希臘債務問題進入人們的視線,開始為投資者所關注,主導全球金融市場,基本面暫居二線。真正的下跌是在9月19日,業者盼望的“金九銀十”沒有到來,反而迎來了膠市的持續暴跌。而所謂的堅挺基本面在大環境面前不堪一擊。橡膠進入季節性采購時節以及降雨增加,都已被市場忽略,二次探底已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擔憂而正逐步為現實所證實。
十一假期歸來,天膠期現貨市場直線暴跌,歐元區債務危機依然是此輪暴跌的導火索。同時,外圍因素的不確定性給予了空頭發力的時間和空間,經濟基本面的問題浮出水面,泡沫逐漸退潮。橡膠也在所難免,成為首先回歸的產品。
更為重要的是,進入四季度后,國內會習慣性進入流動性緊張階段,對資金敏感型的天然膠價格形成更直接沖擊。雖此時海南的臺風、泰國的水災對膠市形成一定的利好,但局部利好難以掩蓋整體虛弱的本質,無論是下游還是貿易商的信心均如驚弓之鳥。伴隨著行情的暴跌,下游的困境也在凸顯,面臨著銷售整體放緩和年底資金日趨緊張的嚴峻局面,工廠不得不采取謹慎的態度避免庫存累積。
年初兩個月,國內合成膠市場便以高姿態示人,市場整體走勢向上。中石化、中石油各銷售分公司出廠價的上調使市場價格持續走高。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相關產品天膠價格、原料丁二烯價格上漲的利好支撐,以及市場現貨流通資源緊張造成持貨者惜售而主動提高價格等原因造成的。但是面對供應廠家的頻繁調價行為,市場反應的熱度有所降溫。下游企業雖有詢盤,但多以按需采購為主。且春節前后,下游輪胎、橡膠制品、制鞋等企業多因難以承受橡膠原料持續漲價造成的成本壓力而停工休假。需求的疲弱使得2月中下旬開始,合膠行情步入下行期,低迷行情持續至3月底。
4月開始,國內合成膠丁苯、順丁兩大膠種走勢出現分歧。首先表現為丁苯膠自此出現持續上漲姿態。國內廠家蘭州石化裝置的檢修使得市場貨源供應面拉緊。適逢此時,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出口量放大,外盤美金價格亦持續高漲。其次,原料丁二烯、苯乙烯價格瘋狂走高,對成本面支撐力度增強。順丁膠4月卻表現平平,行情于5月開始急劇下滑。社會庫存偏高,而下游輪胎、橡膠制品企業有效需求低迷,并伴隨相關產品天膠行情下滑,以上利空拖拽順丁膠行情大幅走低。
進入三季度,國內合成膠市場才統一步伐,共同攜手上行。雖然途中偶現弱勢下跌行情,但上行主線不改。主要利好支撐為:原料丁二烯外盤市場堅持展現瘋狂上行姿態,于7月初到達今年最高價位。FOB韓國價格漲至4300美元/噸左右,提振下游合成膠市場。丁苯膠市場供應面持續緊張,供應廠家仍為前期簽訂的出口訂單而供貨。貿易商因開單受限而貨源緊缺,導致市場幾近封盤,市場價位反超順丁膠,帶動順丁行情提升。7月起,國內順丁市場進入密集檢修期,國內各個生產廠家基本均報出為期一個月時間的檢修計劃,對市場貨源供應影響持續到11月。受此因素影響,順丁膠7月開始進入瘋狂上行階段,價位的持續密集調漲使得順丁價格數度高出天膠現貨價格1000元/噸或者更高。丁苯、順丁漲勢的互推互助,造就了三季度國內合成膠的寬幅度走高姿態。因買漲不買跌心態驅使,市場投機行為增多,使得原本處于下游需求淡季的6-8月,合膠呈現淡季不淡的市場行情。

丁二烯與合成膠價格走勢對比
8月國際環境突發狀況,歐美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和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主權信用等級,國際大環境重重受壓。8月下旬國內合成膠市場遭遇一段猛跌行情,兩周內價格跌幅高達2500元/噸。其中丁苯市場上浙晨、陸港的低價貨源也成為拖拽行情走低的必不可少因素。而此時順丁膠因供貨緊缺的利好,支撐合成膠價位仍堅守堅挺價位。
9月下旬,因備受關注的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束而QE3未出,其“扭轉操作”規模小于預期并遭到投資者質疑,引發國內外大宗商品行情紛紛跳水下挫。天膠期貨跌破30000點,國內丁二烯價格一次性暴跌4000元/噸至22000元/噸。外界環境跌勢的大爆發,也正式宣告橡膠行情轉入下行通道,市場貿易商開始恐慌拋貨。嚴重倒掛的行情迫使上游供應商一再調低供應價格,從而進一步拉低市場價位。在快速瘋狂下跌的行情中,市場操作商紛紛清倉離市,走貨為主,停止報盤,以買方遞盤為主導,眾商家基本于十一假期之前清倉完畢。
假期歸來,合成膠市場持續下跌走勢。利空影響有以下幾點。
其一,原料丁二烯外盤價格崩盤下挫,其中CFR中國價格由月初的2650美元/噸跌至目前的1875美元/噸,跌幅高達800美金左右。其二,相關產品天膠反彈受阻,期貨盤面數度跌停,壓制整個橡膠行業走勢。其三,因跌勢大且頻繁,用戶虧損過多,市場資金面流通日趨緊張,多以承兌方式居多。市場用戶操盤意向薄弱,整個交投行情持續清淡。下游工廠小單量采購為主,導致國內生產廠家庫存量高企,銷售壓力加大。
布魯塞爾時間10月27日凌晨,歐元區首腦最終達成解決債務危機一攬子決議。全球金融市場受此提振,橡膠期貨市場持續反彈走高,一定程度上平復國內合成膠市場商家看跌心態。然而因市場買氣依然欠佳,下跌行情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