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我有過機會去涉及房地產、倒賣鋼材等行業,但最終都沒去做。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
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我覺得人生一輩子只能做成一件事情,不要想那么多。對我來說教育是我一輩子的事情,新東方是我一輩子的事情。
我做新東方,目標很明確:要做成中國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之一,然后我就開始給學生上課,平均每天給學生上六到十個小時的課,很多老師倒下了或放棄了,我沒有放棄,十幾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課我就感覺多撿了一塊磚頭,夢想著把新東方這棟房子建起來。
到今天為止,我還在努力著,并已經看到了新東方這座房子能夠建好的希望。
我對自己從事教育實業一直比較自信,這種自信來自于內心,而不是來自于和別人的比較,和別人比較永遠不可能帶來真正的自信。比較的結果,不是產生虛妄的優越感,就是產生強烈的自卑感。這兩種感覺和真實的你無關,也和自信無關。自信是一種自我肯定,肯定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夠做得比較出色,而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比別人好。
新東方曾經以為自己很牛,在很多領域做了嘗試,新東方曾經想過進入早教和幼兒領域,我們摸爬滾打四年,只開了兩家幼兒園,開了3家早教中心,但最后卻虧的一塌糊涂。我們年收入有接近50億人民幣,資金很充裕,但不是什么東西都可以做。
新東方有一個定位,先把企業目標定位好再往前發展,并不是有錢什么都干,教育領域不能多元化。新東方原來開辦的項目有公務員、司法考試、幼兒園等等,類似這種項目業務很多,后來才發現這不是新東方的強項,你可以說都是為了培訓人,讓人成長,但是你要專注于做你能做的事情。現在新東方做的比較專注,我們把認為不是新東方的業務都排斥掉,不做。
我們的業務是什么?是專注于4歲到22歲,大學畢業的孩子們的成長教育,這是我們現在新的定位。這個成長教育當中包含很多元素,第一,最重要的是符合社會現實需求的學習教育,包括孩子的學科學習,考試學習。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分數是要了孩子的命的,幫助孩子在學科成績不斷提高,對孩子自信心和未來有著重大的作用。
再往下,我們新東方做的事情就是關注孩子的成長,我說的是成長教育當中的學習,但是真正的成長,包括他們的數字教育、人品教育、心靈教育,完全融入到新東方的學習教育當中,學習教育是一個筐,必須往里面裝東西,必須使孩子形成一個健全完善的發展人品和人格的教育。
最后,我們認為新東方能做的是通過這樣的教育體系為千家萬戶的家庭帶來一點幸福指數的提高,孩子成長了,孩子成功了,家庭就幸福了。
我看到無數的孩子最后變成打游戲的游戲狂,最后走向邪路,父母無論有多少錢,多好的社會地位都會痛不欲生。還有貧困的家庭孩子到了名牌大學去讀書,父母是天天吃咸菜都是很滿足。我的父母都不認字,我進了北京大學,從此我父母一輩子都開心,因為有了有出息的兒子。
對于教育,我們認為,第一不要為了資本什么項目都開。就算你把項目做成了,關鍵是其符合不符合你的教育集團一貫的價值體系。對教育集團來說重要就是你的價值體系是否一致,什么東西賺錢你就去做什么事情就沒有價值體系,新東方不一定做得成。
現在,拿我們做幼兒園、親子中心、公務員來說也好,都不是新東方的核心產業,這些也都有價值體系,符合新東方整個大的價值體系。
第二個問題,這是不是你的專長,是不是你能做的,即使價值體系一致,還有一個專長的問題,不是你的專長,又何必去做呢?最后的結果就是失敗。第二可能賺不到錢,第三把你自己的品牌搞亂了。
光增長不算成功,新東方在未來三五年每年超過30%以上增長不成問題,這不是新東方牛,而是整個中國的教育市場被烘起來了。
被很多人的創業熱情、資本進入烘起來了,培訓機構增加了幾十萬家。這些人并非每一位都認為自己是想做教育,有不少人都是認為我進來只要做成了就能變成富翁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去做教育,一半來說,就算做成了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我特別希望教育機構的人不要用曇花一現的心態做教育,不要想我要變成上市公司,賺一筆錢,變成有錢人。把他當成一種創業機會是可以,進入教育領域,無論你做什么培訓,只要進入教育領域,我特別希望你能夠帶著教育理想進來。
教育理想是什么?就是你愿意為這個領域獻出自己一輩子的時間和生命,并且把對學生的成長和培養當作是你的終極目標來看待,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極有可能是雙豐收,你事業成長了,可以長久干了。資本市場追捧你了,便可以像新東方一樣上市了。如果光撈一筆錢的話,你也可能成功,但是最后也將成為回憶,背后有多少學生會因為你的短期行為受害。
其實做教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不反對大家去利用資本力量實現自己的理想。如果能幫助你的理想插上翅膀再好不過,如果資本的力量是束縛你理想的枷鎖,你使用資本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小心一點。人做事情就是做一輩子的事情,通過一輩子的事情把自己成就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對一個機構來說也是要做就把這個機構做成一輩子的事業,而不是做成一個短暫的事業,做成自己做了就賣的企業。把企業當豬賣,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很多機構都是把這個企業當豬賣,賣掉之后你是死是活跟我沒關系,這是資本家、投資者的游戲,很正常,也很有道德。因為資本家就是干這個活的,我小時候我媽養豬再肥、再可愛,長大就得賣,換錢回來養家糊口。
作為實業家、教育家,最好就是把你的機構當作兒子養,也把你的機構當著兒子一直干下去,他始終是你的兒子,抱著一種愛心做這個機構,這個事情就好辦的多。
在這個市場上打拼,我們不是國家的公立中學,有國家的大量支持,也不是國家的公立學校。我們所做的一切只要你不盈利,你就會倒閉,就會被人整掉。只要你在競爭市場上競爭不過別人,也會倒閉。
我隨時做好了新東方倒閉的準備。
我們是做教育的,也應該用企業經營思路做教育。你必須學會算總賬,收支平衡、成本節約、費用節約,把利潤分享給你的團隊、員工,還有把省下來的利潤推動你事業建設,教學點進一步擴散以及對資本和其他投資者的吸引力等。必須按照企業經營思路做教育,又不能完全按照企業經營。
教育的特殊性,表明你必須把理念安全融入到你的經營當中,你才能兩不誤。既有企業良性發展,又有教育理念和理想實施,把這兩頭抓好了,可能一個教育機構才能做長久,也可能到最終,你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像有些優秀教育機構一樣,不一定像新東方,做到雙豐收,事業豐收、金錢豐收,企業管理經營、管理的經驗也可能雙豐收。
光增長不算成功,新東方在未來三五年每年超過30%以上增長不成問題,這不是新東方牛,而是整個中國的教育市場被烘起來了。被很多人的創業熱情、資本進入烘起來了,培訓機構增加了幾十萬家。
教育理想是什么?就是你愿意為這個領域獻出自己一輩子的時間和生命,并且把對學生的成長和培養當作是你的終極目標來看待,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極有可能是雙豐收,你事業成長了,可以長久干了。